-
公开(公告)号:CN1197114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39759.9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雅江清洁能源科学技术研究(北京)有限公司
IPC: E02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静力触探反力装置与试验方法。触探机构放置在待探测的土体上,反力支撑机构可绕着触探机构轴向转动地安装在触探机构的底部,下端插入土体,形成密闭空腔,反力支撑机构中部开设有通孔,反力锚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反力支撑机构上,另一端穿过反力支撑机构开设的通孔后伸入到土体内部,反力锚用于固定反力支撑机构和土体,触探机构中的触探杆伸入到土体中,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本发明装置可通过调整反力支撑机构的长短和方向来适应不同的地形环境,同时对反力支撑机构底部空腔抽真空增大了反力装置可提供的反力,以达到测试要求深度,从而快速、连续、精确地直接测得土的贯入阻力、侧摩阻力等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4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4351.3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1/0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特高坝施工主汛期隧洞堵头长度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传统技术中隧洞堵头长度的设计方案存在的增加工程投资、施工期延长以及对隧洞堵头的可靠度分析不够全面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通过工程基本参数分析,确定隧洞控制性滑动界面,并初拟隧洞堵头长度;然后建立特高坝施工主汛期隧洞堵头抗滑稳定失效风险模型;接着确定影响水荷载和抗滑力的主要随机因素的分布参数;然后基于初拟的隧洞堵头长度,结合影响水荷载和抗滑力的主要随机因素的分布参数,进行主汛期大坝防洪最高洪水位产生水荷载和隧洞堵头能产生的总抗滑力的随机模拟;并根据随机模拟结果,估算堵头抗滑稳定失效风险率;最后根据估算的抗滑稳定失效风险率,优化隧洞堵头长度,直至满足收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60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1097346.X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特高堆石坝的导流洞与放空洞结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导流洞和放空洞,所述放空洞包括放空洞非结合段、放空洞相交段和放空洞结合段,所述放空洞非结合段、放空洞相交段和放空洞结合段连通,所述导流洞包括导流洞进口控泄闸室和导流洞非结合段,所述导流洞进口控泄闸室与导流洞非结合段连通,所述导流洞非结合段与放空洞非结合段相交于放空洞相交段并与放空洞结合段汇合形成Y字形。本发明优点是:可在其不同运行阶段形成不同的结构,进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作用,结构布置实现简单,施工方便,实现了同时具备汛期导流,蓄水期生态供水、蓄水控泄的多重功能;共用一段结合段结构,可大幅降低工程量,节省工程投资,压缩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361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48283.8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3DE平台的施工总布置表格快速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3DE平台施工总布置图中的各类三维模型,并在各类三维模型中创建模型的项目类别参数;获取预先设计的各类表格模板,从各类表格模板中读取相关表格信息,并将表格创建在3DE平台的2D Layout模块中;基于选择的三维模型,从对应三维模型中读取模型信息,并对模型信息进行统计和计算;将统计和计算结果作为表格内容填入2D Layout模块中创建的表格,在3DE平台施工总布置图中形成与模型信息匹配的最终表格;将最终表格导出以进行其他方式的展示。相比传统人工成表和肉眼读取统计,大大减少了重复性的体力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差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59815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810833311.4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优化设计技术,其公开了一种高拱坝导流洞尺寸的优化设计方法,实现降低导流工程投资、缩短工期、保证水电工程施工度汛安全的目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构建高拱坝导流洞尺寸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b.初拟高拱坝导流洞尺寸;c.获取高拱坝坝体全过程各月浇筑和接缝灌浆高程动态仿真成果;d.对高拱坝导流洞尺寸进行调整优化。本发明中的高拱坝导流洞尺寸优化设计方案降低了导流工程投资、缩短了工程工期,适用于高拱坝水电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9598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810833312.9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风险分析技术,其公开了一种高拱坝施工初‐中期导流风险率检测方法,准确合理量化高拱坝施工初‐中期导流风险率,为水电工程施工度汛安全风险评估、导流风险决策、分配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进行高拱坝施工初‑中期挡水度汛面貌仿真分析,获取挡水度汛面貌数据;b.构建高拱坝施工初‑中期导流风险数学模型;c.对施工洪水、导流洞泄流能力随机因素进行参数分析,确定各随机因素的分布参数;d.进行防洪度汛洪水位变化过程的随机动态模拟;e.进行高拱坝施工初‑中期导流风险率计算;f.对高拱坝施工导流洞设计方案进行风险判别。本发明适用于高拱坝施工初‑中期导流风险率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25847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82817.X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特高堆石坝主汛期度汛的生态导流洞结构及其运行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用以解决生态供水洞无法参与汛期度汛导流的问题。所述生态供水洞结构,包括生态供水洞,所述生态供水洞分别连通堆石坝坝体的上游河道和下游河道,所述生态供水洞包括闸室前洞段、闸室段和闸室后洞段,在闸室段内设置有闸室;还包括旁通洞,所述旁通洞的进口端与闸室前洞段连通,旁通洞的出口端与闸室后洞段连通。本发明通过旁通洞能够绕过生态供水洞的闸室段,使其具有在汛期时导流度汛的作用,拓展了生态供水洞的功能,达到一洞多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67788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840311.7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林坝及其导流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桩林坝结构的采用灌注桩施工方式,不利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的问题。所述桩林坝包括坝基、桩体和连接横梁;所述坝基的底部嵌入到河床基础以内,并且在所述坝基内设置有导流通道;桩体与坝基为混凝土浇注成型的一体结构。通过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坝基和桩体,由坝基结构提供对桩体的固定支撑作用,无需通过灌注桩方式施工形成桩体;可有效地适用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本发明所述的导流施工方法,将河道分为左右两半部分先后进行施工,充分利用坝基内的导流通道进行导流,实现了干地施工;并且具有施工方便、效率高以及造价低廉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31378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731369.3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一种高坝生态供水洞封堵段衬砌结构,包括从供水洞上游往下游依次设置的上直洞段衬砌、下嵌段衬砌和下直洞段衬砌,所述下嵌段衬砌的底部设有向下凹陷的石渣区,所述石渣区的表面设有混凝土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以往的楔形体衬砌结构的边墙和顶拱扩挖改变为仅仅对底部进行扩挖,在施工难度上大大降低,布置石渣区和纤维混凝土板,既满足了水库蓄水期底板过流的条件,也降低了后期封堵时混凝土破碎和石渣清理的难度,同时也避免了以往衬砌结构突扩和突缩会降低泄流能力的缺点,同时也提高了封堵结构的施工质量,有效克服了以往楔形体堵头结构上层混凝土施工难度大,混凝土收缩后出现缝隙而漏水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05421296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1004911.2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沟水处理的排水隧洞及检修方法。对于用于沟水处理的排水隧洞,包括隧洞本体,隧洞本体的底部沿隧洞本体长度方向设有隔墙,使得隧洞本体形成两个过水通道,隧洞本体的进口设置有闸室,闸室中设置有两道闸门,闸门与过水通道一一相对应。对于排水隧洞检修方法,采用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排水隧洞,枯水期流量较小时进行检修;检修时,先下检修一侧的闸门,水流从隔墙另外一侧过流,待这侧检修完毕后,再提起这侧闸门,下另外一侧闸门,进行排水隧洞中隔墙另外一侧的检修。本发明可较方便地进行检修,且采用单隧道结构,造价低,易于实施,尤其适用于长期过流、枯期汛期流量相差较大的沟水处理排水隧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