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状砂性土样特定含水率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6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88308.4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状砂性土样特定含水率的控制装置及方法。主控系统用于控制装置的孔压、流量和通水管的伸缩;气压控制器通过通气管与储水槽连接,气压控制器用于调控储水槽内的压力,储水槽与输水系统连接,输水系统的分流转接器设有多个分流出口,各个分流出口通过通水管分别与各个注水针管连接,注水针管伸入到土体中,储水槽中的水经分流转接器分流、注水针管引流后均匀注入到土体内部,以实现土样特定含水率的均匀调控;方法包括完成装置组装、将水注入储水槽中、启动气压控制器控制压力,储水槽中的水经注水针管均匀流入土体内。本发明可用于配置特定含水率的砂性土样,并且不破坏砂性土样原本的组构各项异性,具有较高的均匀性保证。

    一种可控制震源特性的便携式激振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5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61073.X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震源特性的便携式激振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底板、高度固定机构和摆动机构,底板布置在测试场地上,高度固定机构垂直固定布置在靠近边缘侧的底板上,摆动机构的一端与高度固定机构的上部铰接,摆动机构的另一端摆动敲击布置在测试场地上的木块;方法包括:先得到土体类型对应的剪切波频率,接着根据剪切波频率与释放高度的关系计算得到所需的释放高度,然后组装装置,每次按照计算得到的释放高度释放激励锤,从而每次敲击均产生所需相同频率的剪切波。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手动敲击木块激发剪切波不能保证测试的系统性的问题,本发明不仅能更加准确地控制了激励振源的特性,还具有安全性高,便于组装、操作简便等优点。

    增强系统稳定性并滤除电网高次背景谐波的前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44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33874.0

    申请日:2022-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系统稳定性并滤除电网高次背景谐波的前馈控制方法,包括LCL拓扑结构和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中连接有解耦项和电容电流反馈有源阻尼;所述前馈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并网电流、公共耦合点电压以及电容电流;通过锁相环获得公共耦合点电压的电压相角,通过电压相角,将并网电流、公共耦合点电压、电容电流变换到dq轴中;表示出系统的dq轴与控制回路的dq轴之间存在角度差;电网d轴电压前馈采用全前馈策略,电网q轴电压采用全前馈策略,根据d轴和q轴电压前馈的传递函数得出控制系统的占空比信号,进而通过SVPWM控制桥臂的通断。

    一种共地型五电平单相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8118.X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的共地型五电平单相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该逆变器包括直流侧两个分裂电容、五个开关管、一个开关电容、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网侧滤波器,其中开关管S2为双向开关。所述逆变器光伏负极与电网负端直接连接;开关管S1,S2和S3构成半桥T型三电平电路,并与直流侧分裂电容相连。开关管S4和S5的发射极与滤波器一端相连,集电极分别与开关电容的两端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与开关管S5集电极相连,阴极与电网负端相连。本发明所提五电平逆变器拓扑具有较少的开关器件,具备无功调节能力以及开关电容电压自平衡能力。由于光伏负极与电网负端直接相连,可实现零漏电流。通过所提的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实现了中点电压的主动平衡。

    基于神经网络对Buck变换器中PID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425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364365.7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对Buck变换器中PID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方法,包括:通过器件参数计算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小信号模型计算PID参数稳定域,从PID参数稳定域中筛选PID参数值,以及输出电压,采用ITAE对输出电压进行误差评估得到真实ITAE值;基于预测ITAE值与真实ITAE值构建损失函数,通过损失函数采用贝叶斯正则化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最终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得到最小预测ITAE值对应PID参数作为最终PID参数。该方法能够对Buck变换器的负载波动具有良好的暂态性能和鲁棒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对Buck变换器中PID控制器参数的优化装置。

    一种共地型五电平单相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6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028118.X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的共地型五电平单相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该逆变器包括直流侧两个分裂电容、五个开关管、一个开关电容、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网侧滤波器,其中开关管S2为双向开关。所述逆变器光伏负极与电网负端直接连接;开关管S1,S2和S3构成半桥T型三电平电路,并与直流侧分裂电容相连。开关管S4和S5的发射极与滤波器一端相连,集电极分别与开关电容的两端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与开关管S5集电极相连,阴极与电网负端相连。本发明所提五电平逆变器拓扑具有较少的开关器件,具备无功调节能力以及开关电容电压自平衡能力。由于光伏负极与电网负端直接相连,可实现零漏电流。通过所提的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实现了中点电压的主动平衡。

    一种改进的SOGI结构及锁相环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3729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470361.7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SOGI结构及锁相环结构,其中公开改进的SOGI结构,包括比例环节、第一积分环节、第二积分环节,电压从比例环节的输入端输入,经过第一积分环节输出一阶电压滞后信号,经过第二积分环节输出二阶电压滞后信号,一阶电压滞后信号与二阶电压滞后信号的相位差为90°,二阶电压滞后信号输出处并联陷波器。本发明提供的改进的SOGI结构在传统SOGI结构的二阶电压滞后信号输出处并联陷波器,使实际的二阶电压滞后信号为传统SOGI结构二阶电压滞后信号输出与其对应陷波器输出的差值,增强了低频段和高频段的滤波能力,有效滤除输入信号中的直流偏移。本发明还公开改进的锁相环结构采用前述的改进的SOGI结构。

    一种单相五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5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6422.0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有源功率解耦及升压功能的单相五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该五电平逆变器由光伏电池、母线电容、第一半桥换向电路、第二半桥升压电路、第三半桥T型三电平电路及滤波电路组成。第一半桥换向电路的上下端与母线电容正负极相连,桥臂中点与电网负端相连。光伏电池正极通过直流滤波电感连到第二半桥电路中点,共同组成第二半桥升压电路。第三半桥T型三电平电路的输入端与光伏电池相连,上下端与母线电容正负极相连,其中点与滤波电路的一端相连,滤波电路另一端连至电网正极。通过闭环实时控制光伏电池电压为恒定值以及并网电流为正弦值可自动实现该单相五电平逆变系统的功率解耦。所提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策略在实现多电平输出的同时具有升压及有源功率解耦功能,可有效提高光伏逆变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效率和可靠性。

    一种低短路比下提高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55182.4

    申请日:2022-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短路比下提高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包括,采样PCC点电压,并网电流,直流母线电压;并网逆变器通过PLL获取PCC点电压相位;根据PLL锁得的PCC点电压相位及电流幅值信息获得并网电流参考值,将并网电流参考值加上主动注入的间谐波电流参考得到并网电流总的参考;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提取PCC点电压和并网电流中的谐波响应分量,从而评估出电网线路阻抗,进而得到线路电感值;根据评估出的线路电感值,虚拟出感值大于的线路负电感,将虚拟的负电感与并网电流之积反馈至电流环控制器,获得最终的调制信号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作比较,生成PWM信号驱动逆变器开关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