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7440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627993.0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B09B3/35 , B09B3/40 , B09B3/38 , B09B3/70 , B09B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飞灰与重金属废水合成方钠石同步封装重金属的方法,所述方钠石的合成原料为: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废水和氢氧化钠添加剂;所述重金属来源于垃圾焚烧飞灰和重金属废水;所述方钠石在合成的过程中,能够同步封装重金属。所述垃圾焚烧飞灰为方钠石的合成提供硅元素和铝元素;所述重金属废水为方钠石的合成提供水溶剂;所述氢氧化钠添加剂为方钠石的合成提供钠元素。所述重金属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重金属被方钠石封装之后,将稳定地存在于方钠石结构中,不可迁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节省了合成方钠石的原料成本,降低了重金属废水的毒性,以及降低了垃圾焚烧飞灰和重金属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441526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0768371.4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煤矸石和氧化钙复合稳定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的方法,属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领域,利用煤矸石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无定形SiO2和Al2O3在碱激发剂的条件下发生地质聚合反应,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无机聚合物,同时添加氧化钙,在养护时固化体中形成大量的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铝酸钙和水化硅铝酸钠凝胶,通过物理包封、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方式与重金属反应,以达到无害化处理飞灰中的重金属,保证飞灰‑煤矸石‑氧化钙聚合固化体的重金属浸出浓度满足填埋安全标准。本发明使用煤矸石和氧化钙复合稳定生产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进一步提高了飞灰中重金属的固化效率,又降低了固化成本,满足以废治废的环保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344152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68371.4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煤矸石和氧化钙复合稳定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的方法,属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领域,利用煤矸石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无定形SiO2和Al2O3在碱激发剂的条件下发生地质聚合反应,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无机聚合物,同时添加氧化钙,在养护时固化体中形成大量的水化硅酸钙、水化硅铝酸钙和水化硅铝酸钠凝胶,通过物理包封、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方式与重金属反应,以达到无害化处理飞灰中的重金属,保证飞灰‑煤矸石‑氧化钙聚合固化体的重金属浸出浓度满足填埋安全标准。本发明使用煤矸石和氧化钙复合稳定生产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进一步提高了飞灰中重金属的固化效率,又降低了固化成本,满足以废治废的环保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177440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27993.0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B09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飞灰与重金属废水合成方钠石同步封装重金属的方法,所述方钠石的合成原料为: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废水和氢氧化钠添加剂;所述重金属来源于垃圾焚烧飞灰和重金属废水;所述方钠石在合成的过程中,能够同步封装重金属。所述垃圾焚烧飞灰为方钠石的合成提供硅元素和铝元素;所述重金属废水为方钠石的合成提供水溶剂;所述氢氧化钠添加剂为方钠石的合成提供钠元素。所述重金属以离子的形式存在,重金属被方钠石封装之后,将稳定地存在于方钠石结构中,不可迁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节省了合成方钠石的原料成本,降低了重金属废水的毒性,以及降低了垃圾焚烧飞灰和重金属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163553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53974.8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C08H7/00 , A62D3/33 , A62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质素基三氨基三乙胺盐类垃圾焚烧飞灰重金属稳定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环保技术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技术领域。所述稳定剂相对分子量为3000~20000,具体为木质素基三氨基三乙胺钠盐或木质素基三氨基三乙胺钾盐。首先将碱性木质素氧化降解,暴露反应位,使氧化后的胺化剂与木质素发生曼希尼反应,在木质素上接入胺基,缩合反应增加分子量,螯环增大;通过酯化剂接入C=S双键,得到木质素基三氨基三乙胺类衍生物。本发明能有效降低飞灰中Pb、Cd等重金属浸出浓度,促进重金属向着生物毒性低的形态转变,能耗低、重金属稳定化效率高、减容效果好、适合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的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9980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910160787.0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炉排炉中干化造粒污泥与垃圾协同焚烧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污泥干化及造粒系统、垃圾炉排炉焚烧系统和烟气除尘净化及污水处理系统;自垃圾焚烧炉排炉的配套余热锅炉引出饱和蒸汽至间接换热式单轴搅拌干化机,冷凝水排放口和冷凝器的凝结废水排放口分别通过管路接至污水处理单元;湿污泥储存仓顶部通过管路和引风机接至垃圾焚烧炉排炉的炉膛,后者烟气排出口接至烟气除尘及净化装置和烟囱。本发明采用全封闭系统,减少污泥臭气的二次污染;解决了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和运输成本高、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等问题,能够产生明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6885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1637218.4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床温汽温双调的侧向布风的热灰回送流量控制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四个小型热灰回送装置,分别布置不等的受热面,利用下降管和副床底部的侧向吹送风调节落入各装置内的灰量,并顺利吹送至各主床内,避免热灰的堵塞或反窜。主床内的隔板将其分为主床一室和二室并分别布置受热面,隔板顶部和底部留有两室间的通路,便于热灰流动,换热后从各返料管流出的热灰汇入返料主管路返回炉膛。本发明可有效调控管束吸热量和灰温,进而调节床温,实现对床温、烟温的双重精准调控;可布置多类换热器,避免将受热面布置在尾部烟道而遭受SO2、HCl等高温烟气和积灰腐蚀,可稳定运行并降低运维成本,适用于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58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033123.0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尘浓度异常监测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激光雷达诊断滤袋破损的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接收探测单元和控制与成像单元;激光发射单元包括依次布置的计数器、激光驱动电路、脉冲激光器和准直透镜;接收探测单元包括依次布置的镜筒、反射镜、滤波片和探测器阵列;脉冲激光器、激光驱动电路和计数器通过信号线依次连接至控制与成像单元,探测器阵列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与成像单元;控制与成像单元包括数模信号转换器和计算机。本发明能够用于实时监测布袋除尘舱室,不会对破损滤袋的漏报误报现象,完全不影响垃圾焚烧电厂日常工作的运行。系统操作简单、维护工作量小、监测时间短,反馈能力强、效率高,能有效避免了漏检。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58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33123.0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粉尘浓度异常监测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利用激光雷达诊断滤袋破损的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接收探测单元和控制与成像单元;激光发射单元包括依次布置的计数器、激光驱动电路、脉冲激光器和准直透镜;接收探测单元包括依次布置的镜筒、反射镜、滤波片和探测器阵列;脉冲激光器、激光驱动电路和计数器通过信号线依次连接至控制与成像单元,探测器阵列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与成像单元;控制与成像单元包括数模信号转换器和计算机。本发明能够用于实时监测布袋除尘舱室,不会对破损滤袋的漏报误报现象,完全不影响垃圾焚烧电厂日常工作的运行。系统操作简单、维护工作量小、监测时间短,反馈能力强、效率高,能有效避免了漏检。
-
公开(公告)号:CN10989980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60787.0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炉排炉中干化造粒污泥与垃圾协同焚烧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污泥干化及造粒系统、垃圾炉排炉焚烧系统和烟气除尘净化及污水处理系统;自垃圾焚烧炉排炉的配套余热锅炉引出饱和蒸汽至间接换热式单轴搅拌干化机,冷凝水排放口和冷凝器的凝结废水排放口分别通过管路接至污水处理单元;湿污泥储存仓顶部通过管路和引风机接至垃圾焚烧炉排炉的炉膛,后者烟气排出口接至烟气除尘及净化装置和烟囱。本发明采用全封闭系统,减少污泥臭气的二次污染;解决了投资高、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和运输成本高、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等问题,能够产生明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