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卤素危废焚烧余热锅炉停机低温腐蚀保护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6033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74784.8

    申请日:2022-10-18

    IPC分类号: F23G5/46 F22D1/50 F22B37/54

    摘要: 本申请公开一种高卤素危废焚烧余热锅炉停机低温腐蚀保护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高卤素危废焚烧余热锅炉停机阶段,将经余热锅炉底部集箱内的部分余热锅炉水通过循环水泵送入除氧器内,在除氧器处使用蒸汽加热余热锅炉水至设定温度以上,再通过给水泵将经除氧器加热后的余热锅炉水送入汽包,再送至余热锅炉炉膛内受热面处水管,在停机状态下形成余热锅炉水循环,使余热锅炉各处受热面保持在设定温度以上。本发明在高卤素危废焚烧余热锅炉停机阶段为余热锅炉各受热面提供安全保护,保障余热锅炉安全稳定运行,解决高卤素危废焚烧余热锅炉停机阶段,烟气对余热锅炉内部各受热面的腐蚀情况严重的问题。

    一种含油污泥与生物质复合制备多级孔活性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85309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710499400.5

    申请日:2017-06-27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与生物质复合制备多级孔活性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油污泥离心取上层油相,与生物质颗粒混合后放入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以2‑5℃/min升温至350‑450℃并保温90‑120min,冷却至室温完成碳化过程;然后将固体与KOH均匀混合,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升温至800‑850℃保温60‑90min,自然冷却完成活化工艺;将所得固体洗涤烘干研磨得到所述多级孔活性炭。制备得到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超过1800m2/g,平均孔径3nm左右。本发明以生物质和高粘度、成分复杂的含油污泥为原料,具有原料来源广、成本低、设备简单、无污染,制备过程中的副产物能够回收利用的优点。

    三段式工艺的生活垃圾与高碱煤协同热解气化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375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0056568.9

    申请日:2017-01-25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C10J3/60 C10J3/66 C10J3/8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段式工艺的生活垃圾与高碱煤协同热解气化装置及方法。热解室、燃烧室和气化室依次连接而构成三段式生活垃圾与高碱煤协同热解处理环境,给料系统连接到热解室入口,热解室和气化室的灰渣回收口均设有灰渣收集装置,气化室经储气装置与热解室连接相通;生活垃圾物料由螺旋给料机输送入热解室,在往复式炉排上干燥并进行热解析出和挥发,挥发的热解气和焦油进入燃烧室,燃烧室在足量空气下完全燃烧,高碱煤进入气化室中心区域和燃烧生成的烟气接触反应,获得干净气化气并进入储气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生活垃圾气化炉产生的合成气中含有大量焦油和氯化氢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气化气的品质,有利于气化气的进一步利用。

    一种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协同资源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192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04820.4

    申请日:2018-11-03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协同资源化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餐饮垃圾预处理单元经卧式离心机分别连接立式离心机、湿式中温厌氧罐和压滤脱水设备;厨余垃圾预处理单元接至干式高温厌氧罐,后者底部出口连接至干式中温厌氧罐,干式中温厌氧罐的底部出口和压滤脱水设备的出口均接至沼渣处理单元;各反应罐的顶部出口均连接至沼气净化提纯单元。本发明针对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不同特点,协同处理,最大化地实现高效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产出的沼气和有机肥均符合国家标准,没有二次污染;协同干式高中温两相厌氧发酵提高了发酵效率和产出;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

    一种微波加热的高温高压水热脱毒连续运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8248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038907.1

    申请日:2018-09-06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加热的高温高压水热脱毒连续运行装置及方法。本发明通过连接器连接微波反应罐来达到连续进样的目的,独立的可密封的微波反应罐,实现了高温高压反应的安全运行。通过控制物料的传送速度来控制升温、控温时间,过渡腔分离微波升温与控温过程,实现反应温度的分段准确控制,以及微波的连续稳定运行。通过两个微波吸收腔以及微波反应罐表面的金属网,达到逐级衰减微波、防止泄露的目的。通过感应器对微波发生器启停控制,实现系统的自动启停。本发明利用微波体加热的原理,实现了垃圾焚烧飞灰(下面简称“飞灰”)高效连续脱毒降解处置,且处置产物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潜力,适用于飞灰连续微波水热的大型化、工业化应用。

    一种逆流式移动床过滤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1480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394294.9

    申请日:2018-04-27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流式移动床过滤器装置。包括给料系统、催化吸附室和出渣系统,催化吸附室主要由烟气内腔流通室、床料填充室和烟气外腔流通室构成,催化吸附室呈双筒结构,内筒为烟气内腔流通室,外筒为烟气外腔流通室,外筒与内筒之间为床料填充室,催化吸附室的床料填充室上部配备连接给料系统,催化吸附室的床料填充室下端出口设置出渣系统;烟气外腔流通室底部开有烟气入口,顶部开有烟气出口。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烟气流速均匀,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尤其对高温烟气可以直接净化,从而对余热利用和冷却设备提供有利条件。

    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炉膛出口烟气含氧量的预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645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08399.9

    申请日:2017-02-27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G06Q10/04 G06N3/12 G06K9/6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炉膛出口烟气含氧量的实时预测系统及方法,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和多种群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集成建模的方法,构建了一种快速经济且自适应更新的系统和方法对锅炉炉膛出口烟气含氧量进行实时预测,避开了繁琐复杂的机理建模工作。利用SVM算法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泛化能力和实时预测能力来表征烟气含氧量的动态变化特性;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SVM算法惩罚参数C和核参数g进行优化,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引入遗传操作算子和多种群迁移机制,加快粒子群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解的多样性,减少粒子群算法寻优算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

    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锅炉汽包水位的预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5520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0398791.7

    申请日:2016-06-06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11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生活垃圾焚烧锅炉汽包水位的预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先从汽包水位变化特性的机理出发,在合理简化假设的基础上,依据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一些基础的方程,并结合CFB生活垃圾焚烧锅炉水冷壁独特的热量吸收分布规律,建立起适度复杂的基于微分方程形式的汽包水位动态特性机理模型。然后利用ANFIS建模来挖掘运行历史数据中隐含的知识,以补偿汽包水位的机理建模过程当中,由于模型简化假设、模型降阶或线性化处理、对事物变化过程机理的认知不完备、对象特性不同以及内外扰动所带来的误差。充分发挥机理建模和ANFIS建模的优势,提升汽包水位的预测精度。

    一种煤水分离的固体管道输煤系统及其输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39984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348077.8

    申请日:2014-07-21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B65G53/30 B65G53/40 B65G53/52

    摘要: 本发明基于煤水分离式管道输煤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煤水分离的固体管道输煤系统及其输送方法。本发明包括水箱、主输送管道、注入管道装置、流量计、排气阀、球阀、调节阀和变频离心泵,所述水箱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料仓补水箱,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球阀包括第一球阀、第二球阀、第三球阀和第四球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独的注入端,避开离心泵实现固体物料的装载,无论何种形状固体,都可通过注入端进入主输送管道,随载流体高速输送。本发明固体物料目前针对圆柱状固体;固体物料输送速度明显大于流体速度,输送效率提高,输送时固体物料不与管道内壁发生摩擦,不会因为固体物料增加额外阻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