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07102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1447851.2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网配电装置,涉及电网配电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高压电网所使用的配电柜设备需要定期进行巡视检测,从而保障配电柜的正常工作运行,但频繁的巡视会增加人员的工作负担的问题。所述电网配电套柜的外表面设置有备用工作单元,所述备用工作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工作单元,且第一工作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工作单元,所述第一工作单元、第二工作单元和备用工作单元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单元箱门,且单元箱门与电网配电套柜通过合页转动,所述电网配电套柜的顶部设置有套柜顶板,且套柜顶板与电网配电套柜组合连接,所述套柜顶板的上方设置有无人巡检机,且套柜顶板的顶部设置有联控滑轨。
-
公开(公告)号:CN210444068U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21715998.8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网中的储能系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多能互补园区配电网的多端模块化综合储能系统,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多个储能子模块和储能汇集母线,该多个储能子模块分为三组,分别为连接电源侧多个系统的电源侧子模块组、连接用户侧多个用电负荷的用户侧子模块组和备用子模块组;每个储能子模块均设置一输出连接线和一母线侧连接线,每个连接线均包括断路器和联络开关;每个储能子模块的母线侧连接线均连接到储能汇集母线上,储能汇集母线通过一电网侧连接线与园区变电站连接。同一储能子模块的输出连接线和母线侧连接线必须至少一个断开。优点在于:经由汇集母线能够统一汇集储能容量、统一调度、降低备用容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人力和运维成本、节约场地。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46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210974.8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福建省闽投配售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系统与电网接口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无锁相环的虚拟同步机预同步控制方法,其要点在于,在并网前采集电网三相电压和虚拟同步机输出三相电压,根据3/2坐标变换式,获得在αβ坐标系下相位差的正弦值和电压幅值差ΔU,然后送入PI控制器,在控制稳定时输入稳态误差为0,即sinΔθ与ΔU为0,此时虚拟同步机输出电压具有与电网电压一致的电压幅值与相位,闭合并网开关,完成虚拟同步机的并网切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避免相位差符号跳变对PI控制器控制过程的影响,省去了锁相环的设计,简化了预同步控制过程,提高了控制精度和控制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08880.6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光伏组件运输技术领域,为解决运输装置在行驶运输过程中颠簸抖动,而运输装置不能对放置的光伏组件有效的进行夹持固定,且缓冲性能不佳,在运输过程中光伏组件容易与装置壳体碰撞,使得光伏组件损坏,运输装置的运输效果不佳的问题。所述运输底盘的上方设置有防护框架,所述运输底盘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架,且移动架设置在防护框架的内部,所述移动架的上方设置有载物板,载物板设置有三个,所述载物板与移动架之间设置有导向连接杆,所述载物板的上方设置有泡棉夹持板,所述泡棉夹持板与载物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泡棉夹持板和载物板相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10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10187.1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信息内嵌层的电力系统扰动最低频率预测方法,将系统频率响应物理模型最低频率表达式划分成不同部分,构建物理信息内嵌层特征,包括第一特征信息、第一权重信息以及第一偏置信息,并进一步获取物理信息内嵌层输出函数;物理信息内嵌层的输出函数和系统运行特征数据,将二者归一化后进行合并,作为输入层嵌入长短期记忆网络,构建基于物理信息内嵌层的新型电力系统最低频率预测模型。该方法将频率预测物理模型与深度学习算法深度融合,增强了数据驱动模型挖掘物理知识的能力,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扰动后系统最低频率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11801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698125.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物联网的配电网监测系统,包括所述配电网通过线缆连接有若干个配网终端,所述处理模块设置有转化电路和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对配电网用电数据24小时实时监测,所述保护模块可以在配电网用电数据出现异常时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巡检模块采用无人机巡检方式传回拍摄的视频,应用视频监控对配电系统进行监理,传回诊断数据,实现配电网全景图,该配电网监测系统可以对配电数据和配电网视频图像进行测量,并借助5G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保护,5G通信不受通道架设数量和电网网架结构限制,利用5G通信进行电网区域内的多个保护终端间的信息交互,反应更加迅速,提高了监测系统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4114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0408877.4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光伏电池防护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光伏电池在使用时,在一些容易发生冰雹天气的地点,光伏电池容易受到冰雹的冲击,轻则光伏电池玻璃发生划痕和砸痕,而划痕过多会影响光伏电池的工作,重则光伏电池玻璃被砸碎,从而造成损失的问题。所述光伏支架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光伏电池本体,所述光伏电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箱,且固定箱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箱的前端内壁和后端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箱的一侧内壁开设有通槽,所述转动轴的外壁缠绕设置有凯夫拉纤维布。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09513.8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应急响应的光储充放电站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光伏发电及储能模块、多方通信互联模块和应急响应模块;所述应急响应模块包括主动响应模块、优先级响应模块和智能响应模块;所述多方通信互联模块和应急响应模块均与光伏发电及储能模块连接;所述光伏发电及储能模块用于光储充放电站进行电能收集与储存;所述多方通信互联模块用于光储充放电站与各用电管理单位与应急用户间进行通信连接;所述主动响应模块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实时上报本光伏充放电站所具备的电能信息到各用电管理单位,以及实时接收各用电管理单位的应急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8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23098.3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逆变器虚拟惯量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其中方法包括:S1:构建虚拟同步机控制模型,搭建虚拟同步机的有功控制环;S2:改进虚拟同步机的有功控制环控制方式,在常数虚拟惯量上增加惯量调节系数,通过调整所述惯量调节系数控制故障清除角及最大摇摆角;S3:在故障期间,在已知的故障参数基础上,求解出故障期间虚拟惯量与故障清除角的关系式,并利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方法得到惯量调节系数k1;S4:在故障清除后,在已知的运行参数基础上,量化出故障清除后虚拟惯量与最大摇摆角的关系式,得到惯量调节系数k2。本发明实现了对虚拟同步机功角稳定性的有效定量控制,提高了虚拟同步机的同步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18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98125.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物联网的配电网监测系统,包括所述配电网通过线缆连接有若干个配网终端,所述处理模块设置有转化电路和处理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对配电网用电数据24小时实时监测,所述保护模块可以在配电网用电数据出现异常时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巡检模块采用无人机巡检方式传回拍摄的视频,应用视频监控对配电系统进行监理,传回诊断数据,实现配电网全景图,该配电网监测系统可以对配电数据和配电网视频图像进行测量,并借助5G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保护,5G通信不受通道架设数量和电网网架结构限制,利用5G通信进行电网区域内的多个保护终端间的信息交互,反应更加迅速,提高了监测系统的使用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