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80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82486.6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用一体化收放起落架,包括机轮、轮胎、扭力臂、一体化缓冲器、电磁换向阀、内置贮油箱的一体化撑杆、应急放气瓶、油箱、电机泵、控制盒和液压管路,其中:一体化缓冲器的上端与机身接头固定,下端通过扭力臂与机轮、轮胎连接,一体化缓冲器通过液压管路与撑杆的内置贮油箱连接;电磁换向阀装在撑杆上,电磁换向阀与油箱、撑杆的内置贮油箱、应急放气瓶连接,电机泵与油箱连接,控制盒与电机泵、电磁换向阀接通;一体化撑杆的外筒端部铰接在一体化缓冲器的外筒侧面上,一体化撑杆的内筒端部铰接在机身的接头上。本发明提出的起落架结构具备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系统可靠性高的突出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773288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61334.1
申请日:2015-04-07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性能稳定的滑橇式起落架轮载信号装置,包括,微动开关支架、微动开关、卡箍、橡胶垫、触板、可剥垫片,微动开关通过微动开关支架固定在机身结构上;可剥垫片和触板固定在一起,触板通过卡箍和橡胶垫安装在滑橇横梁上;触板位于微动开关触点的正下方;在滑橇横梁变形时,微动开关的触点处于被可剥垫片触动状态,在滑橇横梁未变形时,微动开关的触点处于自由状态。本发明的滑橇式起落架轮载信号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微动开关来对飞机着陆或起飞时起落架的形变进行感知,性能更稳定,并且后期维护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21065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24967.2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25/34
Abstract: 一种摇臂起落架,属于航空直升机、飞机起落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1)与圆管接头(5)通过叉形接头铰接,将收起过程分解为摇臂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是通过具有主动伸缩功能的缓冲器的收缩,带动摇臂与圆管接头一起绕横管转动,起落架向上收起;另外通过收放机构运动,带动摇臂绕圆管接头转动,起落架向内收起。放下过程与收起过程相反。本发明可以在较小的收放空间以实现外“八”字型大结构尺寸摇臂起落架的收放设计,其结构紧凑,对收放空间要求极低;收放效率高;圆管接头设计实现摇臂绕两个方向转动,不需要横管有利于重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21065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25019.0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25/04
Abstract: 一种起落架的连接结构,属于直升机起落架设计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栓、垫圈、弹簧挡圈、法兰盘、裂口衬套、锥形衬套和螺桩,法兰盘中间开有圆形内孔,两侧分别开有一个通孔,内孔向内有一凸起,用于固定裂口衬套;裂口衬套内孔为锥形,一端部外沿开有环形凹槽,用于安装弹簧挡圈和法兰盘;锥形衬套外表面为锥形,内孔是螺纹孔,外表面开一螺纹孔用于安装镙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起落架连接结构属圆锥面过盈连接,是利用包容件和被包容件相对轴向位移压紧装配来获得过盈结合的,其轴向位移和压紧通过螺栓连接来实现,由于圆锥面过盈连接的压合距离短,装卸方便,且装卸时配合表面不易被擦伤,可多次装拆。
-
公开(公告)号:CN1166542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38501.7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25/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起落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吸能缓冲器,包括低压活塞杆、中间筒和高压活塞杆,低压活塞杆和高压活塞杆分别设在中间筒的两端的孔内,中间筒两孔之间的腔室为压油腔;低压活塞杆朝外的内腔为低压气腔,低压活塞杆朝中间筒的内腔为低压回油腔,低压回油腔与低压气腔之间通过低压腔浮动活塞隔开,低压回油腔通过低压腔节流阀组件连通压油腔;高压活塞杆朝外的内腔为高压气腔,高压活塞杆朝中间筒的内腔为高压回油腔,高压气腔和高压回油腔之间通过高压腔浮动活塞隔开,高压回油腔通过高压腔节流阀组件与压油腔连通。本发明最大程度提高了缓冲器的效率,落震过程中回油腔压力和气腔压力基本相同,利于超载保护装置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57696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0931324.X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柱式起落架,包括缓冲支柱、撑杆(5)、上扭力臂(2)、下扭力臂(4)和机轮(3),其中支柱式起落架通过缓冲支柱的外筒(1)的上部关节轴承和撑杆(5)一端的两个耳片与机身连接,撑杆(5)另一端的两个耳片与上扭力臂(2)连接,上扭力臂(2)与外筒(1)连接,下扭力臂(4)与缓冲支柱的活塞杆(6)连接,上扭力臂(2)与外筒(1)的连接位置位于缓冲支柱的靠机轮(3)侧,下扭力臂(4)与活塞杆(6)的连接位置位于缓冲支柱另一侧,上扭力臂(2)和下扭力臂(4)连接,机轮(3)固定在活塞杆端部的轮轴上。本发明的支柱式起落架通过缓冲支柱、撑杆和扭力臂的布局,能够解决支柱式起落架横向轮距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5881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11256532.1
申请日:2017-12-03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C2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落架缓冲器,其包括活塞杆、内筒、外筒、第一分离活塞、第二分离活塞、节流阀及收放活塞,活塞杆与内筒构成一级吸能的低压腔,第一分离活塞将低压腔分为低压油腔、低压气腔两个独立腔体;内筒与外筒构成二级吸能的高压腔,第二分离活塞将高压腔分为高压油腔、高压气腔两个独立腔体,活塞杆、外筒和收放活塞组成收放油腔,收放油腔与机身液压系统连通,通过机上液压系统控制起落架的收放。本发明起落架缓冲器将收放与缓冲功能集成在缓冲器中,实现起落架在狭小空间内的收放,有效的减轻起落架重量和全机风阻,提高起落架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缓冲器能够用于采用摇臂构型的直升机前、尾起落架或主起落架。
-
公开(公告)号:CN110576966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931324.X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柱式起落架,包括缓冲支柱、撑杆(5)、上扭力臂(2)、下扭力臂(4)和机轮(3),其中支柱式起落架通过缓冲支柱的外筒(1)的上部关节轴承和撑杆(5)一端的两个耳片与机身连接,撑杆(5)另一端的两个耳片与上扭力臂(2)连接,上扭力臂(2)与外筒(1)连接,下扭力臂(4)与缓冲支柱的活塞杆(6)连接,上扭力臂(2)与外筒(1)的连接位置位于缓冲支柱的靠机轮(3)侧,下扭力臂(4)与活塞杆(6)的连接位置位于缓冲支柱另一侧,上扭力臂(2)和下扭力臂(4)连接,机轮(3)固定在活塞杆端部的轮轴上。本发明的支柱式起落架通过缓冲支柱、撑杆和扭力臂的布局,能够解决支柱式起落架横向轮距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100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381976.4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IPC: F16F15/023 , B64C2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升机起落架缓冲器,包括活塞杆、外筒和内腔,其中:活塞杆的一端通过密封结构活动式装配到外筒一端内,并通过固定套与安装在外筒内的节流阀固定连接,活塞杆内置有第一浮动活塞,用于将活塞杆内部的低压气腔与回油腔分离;内腔置于外筒内,内腔的内部设置有高压气腔,内腔的一端穿过节流阀连接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活动式装配在内腔的外部,高压气腔通过第二浮动活塞与活塞杆的回油腔分离;外筒与内腔之间的空腔为压油腔,压油腔通过注油嘴注入液压油,其与活塞杆的回油腔之间通过节流阀控制油液流动;外筒端部均布有爆破隔膜,并与内腔的高压气体连通。本发明能有效提高缓冲器的吸能效率,可控制缓冲器的峰值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403059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111382114.3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放摇臂式起落架,其中整体式收放缓冲器上端分别与第一机身接头铰接,下端分别与摇臂铰接;其被配置为吸能和收放两种功能模式;机轮分别装在摇臂的下端,摇臂上端分别与横管连接,摇臂的端部采用套筒的形式与横管进行安装,使得摇臂可绕横管轴线转动,也可沿轴线方向移动;横管分别与第二机身接头铰接;横管的端部均设置有连接叉耳,过轴销将横管上的连接叉耳连接,横管可绕轴销轴线转动;收放作动筒一端与销轴铰接,另一端与第三机身接头铰接;收放作动筒具备上位锁和下位锁功能。本方案可在保证缓冲器性能的基础上,增加收放功能,更好地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