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1008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468526.8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研发(上海)中心
IPC: C10M169/04 , C21D1/58 , C10N30/12 , C10N3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温分级淬火油组合物及其用途,主要对现有技术中等温分级淬火油的冷却性能、热氧化安定性及光亮性进一步提升,以及解决淬火后不具备对工件防腐蚀性能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a)0.3~8份的催冷剂;b)0.1~3份的抗氧剂;c)0.001~1份的光亮剂;d)0.03~5份的防锈剂;e)78~98份的基础油;所述抗氧剂选自酚类抗氧剂或胺类抗氧剂的混合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耐磨钢球、锯片及汽车变速箱齿轮、齿圈、齿套、轴类等精密零件的淬火。
-
公开(公告)号:CN103710083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468526.8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研发(上海)中心
IPC: C10M169/04 , C21D1/58 , C10N30/12 , C10N3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温分级淬火油组合物及其用途,主要对现有技术中等温分级淬火油的冷却性能、热氧化安定性及光亮性进一步提升,以及解决淬火后不具备对工件防腐蚀性能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a)0.3~8份的催冷剂;b)0.1~3份的抗氧剂;c)0.001~1份的光亮剂;d)0.03~5份的防锈剂;e)78~98份的基础油;所述抗氧剂选自酚类抗氧剂或胺类抗氧剂的混合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耐磨钢球、锯片及汽车变速箱齿轮、齿圈、齿套、轴类等精密零件的淬火。
-
公开(公告)号:CN103667631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210353698.6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1/58 , C10M141/06 , C10M161/00 , C10M16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火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回火油不具备对工件的防锈性能,添加普通的防锈剂又存在与回火油中其他组份不匹配、防锈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a)0.5~8份的防锈剂;b)0.1~8份的清净分散剂;c)0.05~3份的抗氧剂;d)0.001~3份的光亮剂;e)75~98份的基础油;其中,所述防锈剂选自选自磺酸盐或十二烯基丁二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清净分散剂选自单烯基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多丁二酰亚胺或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选自酚类抗氧剂或胺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光亮剂选自咪唑啉油酸盐或甲基萜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汽车、轴承、工具行业各种零件的低温回火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57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277492.X
申请日:2012-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M161/00 , C10M173/00 , C10M141/08 , C10M141/06 , C10M141/02 , C10N3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液未同时具备对铝合金的防腐蚀性和与橡胶的相容性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a)10~30份的基础油;b)15~35份的腐蚀抑制剂;c)8~20份的乳化剂;d)1~6份的油性剂;e)5~40份的水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汽车轮胎装配用润滑液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66762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53452.9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热处理油在使用现场油雾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在130~260℃条件下,将需回火工件在热处理油组合物中回火处理0.5~8小时;所述热处理油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a)0.01~5份的油雾抑制剂;b)0.1~8份的酰胺类清净分散剂;c)0.05~3份的抗氧剂;d)0.001~3份的光亮剂;e)75~98份的基础油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低温回火热加工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97835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258848.0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1/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淬火油再生方法,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再生方法需要复杂的附加处理装置,工序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沉降或过滤、降酸值、吸附、脱水和功能调整步骤;其中,降酸值剂选自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加入量为待处理淬火油重量的0.5~3.0%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淬火油再生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59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278181.5
申请日:2012-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4 , C10N40/22 , C10N30/06 , C10N30/12 , C10N3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及其用途,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珩磨工艺用润滑油组合物有的使用含有轻柴油等组分的基础油,使用安全性难以保证;有的采用氯化石蜡极压润滑剂、含钡防锈添加剂,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a)0.5~6份的长链脂肪酸;b)1~6份的含硫极压润滑剂;c)0.5~5份的防锈剂;d)0.1~3份的抗氧剂;e)85~95份的基础油,所述基础油中不含有轻柴油;其中,所述组合物中不含有氯化石蜡或含钡防锈剂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金属珩磨加工工艺的润滑、冷却和防锈。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590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277491.5
申请日:2012-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4 , B24B33/02 , C10N4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及用途,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珩磨工艺用润滑油组合物有的使用含有轻柴油等组分的基础油,使用安全性难以保证;有的采用氯化石蜡极压润滑剂、含钡防锈添加剂,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a)0.5~6份的长链脂肪酸;b)0.1~4份的含磷润滑剂;c)0.5~5份的防锈剂;d)0.1~3份的抗氧剂;e)86~96份的基础油,所述基础油中不含有轻柴油;其中,所述组合物中不含有氯化石蜡或含钡防锈剂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金属珩磨加工工艺的润滑、冷却和防锈。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599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278175.X
申请日:2012-08-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0M173/00 , C10N30/04 , C10N3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液组合物在轮胎装配中的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聚合物型装配润滑液不具备对铝合金轮辋的防腐蚀性能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润滑液组合物在轮胎装配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润滑液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a)10~30份的基础油;b)15~35份的腐蚀抑制剂;c)8~20份的乳化剂;d)1~6份的油性剂;e)5~40份的水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汽车子午线轮胎装配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66763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53693.3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1/58 , C10M161/00 , C10M16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热处理油在使用现场油雾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a)0.01~5份的油雾抑制剂;b)0.1~8份的酰胺类清净分散剂;c)0.05~3份的抗氧剂;d)0.001~3份的光亮剂;e)75~98份的基础油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低温回火加工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