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253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153563.5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7/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控制点的三维空间水平井层位标定方法,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方法为:利用由地震资料得到的平均速度场确定水平井轨迹在地震剖面上的粗略位置,由导眼井与周围已钻井合成记录标定确定水平井目的层在地震剖面的可能位置,分析水平井轨迹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与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关系;通过已钻井与导眼井的合成记录制作,求得井点处的平均速度;通过地质分层与解释层位求取控制点处的平均速度。利用井点处与控制点处的平均速度对平均速度场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三维速度场,实现水平井的空间层位标定。本发明既适用已钻水平井,又适用待钻水平井轨迹及靶点的设计,指导水平井钻遇过程中目的层的钻遇率,提高轨迹的控制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61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490620.3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退积型滩坝砂体发育区确定方法、油藏识别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依据目标区古地貌背景和湖平面变化特征,建立沉积模式,确定受鼻状凸起控制的退积型滩坝砂体的发育位置;根据发育位置的三维地震资料,找到真实尖灭点,编制发育位置目的层段的地层厚度图;利用地层厚度图标定目的层段鼻状凸起分布范围,即确定有利退积型滩坝砂体发育区;在该发育区内,根据地震资料获取湖泛面,以任意相邻两期湖泛面作为的顶、底界面,提取顶、底界面之间的层段振幅属性,选取振幅属性大于设定值的区域,作为岩性圈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利滩坝砂体的发育区确定比较困难,对此类油藏进行识别的精度差、不可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49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774904.2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层顶薄储层的识别方法,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于勘探区内的多口钻井,得到每口钻井中高速层上的薄储层能够得到识别时的有效最低频率,结合每口钻井的有效最低频率,利用插值方法得到勘探区区域上的有效最低频率分布;获取勘探区的地震资料,将所述地震资料进行时频分解,得到时频谱道集;利用有效最低频率分布剔除时频谱道集中的低频部分,得到地震资料高频分量的时频谱;对地震资料高频分量的时频谱进行时频分解的反变换,得到地震资料高频分量;利用地震资料高频分量中的振幅值反映勘探区高速层顶薄储层的分布特征。本发明既能够准确识别高速层之上的薄储层,又能够反映薄储层的横向变化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21623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212496.0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时频旋回的沉积演化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多道频率扫描技术进行时频特征分析,结合钻井资料进行连井时频旋回对比,确定层系的界面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沉积环境对应的时频旋回模型;依据地震资料频率扫描出的多道时频变化规律,分区块匹配目的层段所对应的沉积模型,进行未钻井处的纵向沉积演化分析。然后横向上连片对比多口已钻井和未钻井区域处沉积演化规律,完成多级旋回控制下的平面沉积演化分析。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利用地震资料在旋回对比中的横向控制作用,从而提高沉积演化的分析精度,为油田的勘探开发寻找到有利储层发育区。
-
公开(公告)号:CN11070332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64709.6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中小偏移距道集的FVO反演方法。本发明的基于中小偏移距道集的FVO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地层AVO特征确定有效偏移距范围;(2)利用有效偏移距范围内的地震道集计算接收点质心频率;(3)依据有效偏移距范围内的道集数据和接收点质心频率进行FVO反演。本发明在地震道集资料中优选能够准确反映地层AVO特征的有效的中小偏移距范围,利用该范围内的地震道集数据计算接收点质心频率,并开展FVO反演,从而避免地层的大偏移距道集数据中存在的误差,提高反演结果的准确程度。得到的结果可以用于浅埋藏储层的含油气分析,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43700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00151.8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相储层的预测方法及装置。该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沉积微相分析,确定不同沉积环境中发育的不同储层结构类型;研究储层的岩石物理特征,筛选敏感特征曲线;针对不同储层结构类型,选出相控优选敏感曲线;建立低频模型,然后针对所述不同目的层段分别进行地震波形指示的所述相控优选敏感曲线反演,再结合质控分析完成圈闭识别刻画,确定有利储层发育区。本发明在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储层结构类型,优选合适尺度的敏感特征曲线进行波形指示反演预测储层,解决了纵波阻抗无法区分砂泥岩区域的储层预测难题,预测的储层精度高、效果好,可以识别出隐蔽的岩性圈闭。
-
公开(公告)号:CN11296510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64198.7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反射屏蔽下的储层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完全被其下方强反射界面的强反射所覆盖时,储层与其下方强反射界面之间的距离λ;根据距离λ和储层的平均速度v,获得频率fd;利用频率fd进行AC曲线重构,获得重构后的AC曲线;利用重构后的AC曲线和DEN曲线得到波阻抗曲线;利用波阻抗曲线进行反演得到地震反演数据体,根据所述地震反演数据体进行储层预测。本发明能够准确识别地震响应特征完全淹没在其下方强反射界面的强反射中的储层。
-
公开(公告)号:CN11070332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13468.3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本发明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通过离散界面和目标层段储层,明确界面和目标储层储层产生的主峰与旁瓣振幅的叠加效应,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选取研究区目的层段储层已发育的测井数据,通过等比例改变目的层段储层厚度进行试验,将确定目的层段储层厚度为0时的振幅值作为门槛值对原始地震平面振幅进行过滤,确定油藏的真实分布,避免了储层不发育的弱振幅在上、下方储层的旁瓣振幅影响下形成假圈闭,提高了油藏边界确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51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0164198.7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反射屏蔽下的储层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完全被其下方强反射界面的强反射所覆盖时,储层与其下方强反射界面之间的距离λ;根据距离λ和储层的平均速度v,获得频率fd;利用频率fd进行AC曲线重构,获得重构后的AC曲线;利用重构后的AC曲线和DEN曲线得到波阻抗曲线;利用波阻抗曲线进行反演得到地震反演数据体,根据所述地震反演数据体进行储层预测。本发明能够准确识别地震响应特征完全淹没在其下方强反射界面的强反射中的储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23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02625.3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页岩油气甜点预测方法,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得到实际裂缝分布数据;2)确定约束系数:至少将裂缝分布数据分为两个区间,第一区间的裂缝密度大于第二区间的裂缝密度;若实际裂缝分布数据属于第一区间,则将第一约束系数作为约束系数;若实际裂缝分布数据属于第二区间,则将第二约束系数作为约束系数;3)将约束系数代入频率衰减计算中,实际裂缝分布数据落入第一区间时,代入约束系数后计算出的频率衰减数值上小于实际裂缝分布数据落入第二区间时的频率衰减;4)若代入约束系数后计算出的频率衰减数值上小于设定程度时,为油气甜点。通过结合裂缝密度和频率衰减,实现了对油气甜点的准确刻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