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33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823638.X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油藏压裂后弹性开发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该页岩油藏压裂后弹性开发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注入系统、岩心系统、产出系统和计量系统,该注入系统连接于该岩心系统,向该岩心系统中注入不同流体,该岩心系统通过核磁共振仪测定岩心不同时刻的流体分布,该产出系统连接于该岩心系统,控制该岩心系统的出口压力,该计量系统连接于该产出系统,计量该岩心系统的油水产出量。该页岩油藏压裂后弹性开发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重复性好,误差小,实验结果与页岩油藏现场生产效果对比性强,为页岩油藏压裂后弹性开发生产规律分析、方案优化等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7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0585636.1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Q10/0639 , E21B47/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层理特征页岩储层产能评价方法,该考虑层理特征页岩储层产能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实验确定层理缝数据;步骤2,建立等效渗透率模型;步骤3,基于等效渗透率模型进行页岩产能评价;步骤4,建立渗流方程;步骤5,进行无因次,laplace变换;步骤6,进行方程求解。该考虑层理特征页岩储层产能评价方法针对层理缝的初始形成部位及其扩展延伸、分布特点,结合影响层理缝发育的主要地质因素,确定层理缝的复杂程度,基于分形理论建立表征层理缝的连通性与复杂程度渗透率数学模型,进一步进行产能评价,提高层理缝发育页岩产能评价精度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3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4366.X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1N15/08 , G01N13/04 , G01N23/2251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孔隙尺度润湿性对页岩油渗吸影响的研究方法及系统,建立了基于Comsol软件层流‑相场‑可压缩流体模型模拟孔隙尺度高压渗吸作用的方法;基于页岩岩心扫描电镜照片建立了真实岩心孔隙结构模型;根据孔隙类型识别,通过改变不同孔隙的接触角实现了复杂润湿性的有效表征;实现了亲油、亲水、混合润湿等条件对渗吸作用影响的准确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8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70428.1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井页岩油水平井甜点的测井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测录井资料,提取曲线并对曲线进行水平井校正;步骤2,计算页岩油水平井的TOC大小,评价储层含油性;步骤3,从地质的角度评价储层的可压性;步骤4,依据含油性、物性、可动性、可压性,确定地质甜点;步骤5,计算脆性指数,确定工程甜点;步骤6,结合地质+工程甜点,综合识别页岩油水平井甜点,确定射孔段位置。该水平井页岩油水平井甜点的测井评价方法解决因测井响应特征差别大,导致直井方法不适用的情况以及对水平井“四性”即储集性、含油性、可动性、可压性认识不清等问题,为页岩油水平井甜点评价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6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5701.8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27 , E21C41/24 , E21C37/12 , E21F17/18 , E21F17/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孔隙尺度页岩油弹性开发过程的模拟方法及系统,根据扫描电镜图片提取建立二维真实页岩岩心孔隙结构模型;基于Comsol软件设置基础参数和初始条件;考虑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相似转化等效计算流体密度、粘度和接触角;依次模拟压‑闷‑采过程;分析压‑闷‑采全过程流体动用规律和渗吸作用产油贡献率。具有可重复性好、模型代表性强、考虑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的影响、分析精度高等明显优势,为深入分析页岩油弹性开发动用规律和渗吸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902169.5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页岩油压力有序接替生产调控方法及系统,所述调控方法包括:在压裂模拟的基础上,数值模拟优化参数;预测闷井天数;闷井促吸,压裂后闷井促进压力向远井地带传播;控液防砂,计算临界出砂速度;快排降水,放大油嘴激活各压裂段,快速排液降低日产液含水率;保压稳产,精细控压降低裂缝闭合速度。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和人工能量、提高单井产能为目标,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页岩油压力有序接替生产调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0042.9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1N33/24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孔隙结构对页岩油渗吸影响的微流控实验方法及系统,包括:a.根据扫描电镜图片构建不同类型的孔隙结构微纳米芯片模型;b.建立微流控可视化实验流程,模拟压裂和弹性开发压‑闷‑采过程;c.根据闷井阶段含油饱和度变化计算不同孔隙渗吸效率;d.根据弹性开发阶段含水饱和度变化计算不同孔隙压裂液返排率;e.通过总体采出程度和返排率分析孔隙结构对渗吸作用和页岩油生产动态的影响。本发明的微流控实验方法实现了不同孔隙结构对页岩油压‑闷‑采过程渗吸作用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岩相中页岩油和压裂液的流动规律,明确了压裂液返排规律和渗吸产油贡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348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902166.1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高压渗吸微流控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纳米流控芯片夹持器,纳米流控芯片夹持器上设有基质型芯片模型,纳米流控芯片夹持器与水浴箱相连;基质型芯片模型上分别连通有压力跟踪泵和真空泵,且两者连通处分别依次连通有中间容器及动力泵,本发明适用于页岩油气渗流物理实验技术领域,将页岩岩心孔隙结构复刻至纳流体芯片,能够真实模拟页岩储层特征,并利用纳米流控技术模拟了页岩储层条件下压裂液注入、闷井、开井采油的全周期生产动态过程。同时,利用利用该实验装置建立微流控实验方法,实时可视化监测记录了压‑闷‑采全过程中油水两相的流动过程及分布状态,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定量计算了渗吸置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5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0037.8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藏裂缝系统应力敏感渗透率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确定方法包括:将地应力变化转换为裂缝面的剪应力与正应力变化;基于裂缝变形机理模拟求解裂缝开度变化;基于坐标变换原理求解单条裂缝渗透率张量;基于并联和叠加原理求解多组裂缝总体渗透率张量。考虑裂缝的方向性,将不同方位角,倾角,开度的裂缝综合考虑,采用全张量渗透率叠加表示,并且渗透率张量随着应力变化而变化,符合实际地层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1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72519.6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中压裂水平井井间干扰量化评价及因素权重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油田实际区块现有典型井数据计算井间干扰系数,结合井间干扰的影响因素建立数据库;步骤2,构建井间干扰系数影响各因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步骤3,进行井间干扰影响因素权重计算;步骤4,进行一致性检验。该页岩中压裂水平井井间干扰量化评价及因素权重分析方法能够准确的量化表征多口井同时生产时的井间干扰程度,而且可根据油田实际区块现有典型井数据计算井间干扰程度,结合井间干扰的影响因素建立数据库,并基于层次分析算法对各因素进行井间干扰程度的权重分析,筛选出井间干扰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井网调整及开发状况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