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7844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1392516.7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地质勘探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天文地层旋回划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综合对比各类测井曲线特征,选取敏感测井曲线;步骤2.将测井数据进行频谱分析,找出受轨道参数控制的优势频率;步骤3.根据已知地层年代的时间控制点,求得目的层段地质历史时期天文轨道的理论曲线;步骤4.通过功率谱提取优势尺度因子,并在该尺度值下对测井曲线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步骤5.将小波分解结果与天文轨道理论曲线对比,选取可作为调谐的目标曲线来划分天文地层旋回。本发明方法提高了天文地层划分的效率及精度,降低了划分的成本,也提供了一种划分天文地层旋回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998463.7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发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山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描述的方法。所述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潜山油藏的储集空间类型,对储层的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裂缝形成机理,结合地震属性提取,初步确定平面和纵向的潜力区分布;分析油井生产动态,确定油井产量变化规律和含水变化规律,初步确定油水运移规律;根据试井的结果描述油藏性质及储层的有效连通方向;通过建立双重介质模型并结合油水运移规律进行历史拟合,确定宏观剩余油的分布,寻找潜力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地质研究、地震属性提取、开发动态分析、试井研究、数值模拟进行潜山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描述的方法,实现了潜山加区块产能,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88082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0158817.1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油田非均匀井距下井间驱替程度表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应用DTW算法,分析注采井注入水变化的时间序列和产液量变化时间序列之间距离,计算注采井间的连通程度;根据井间连通程度,建立典型井组地质模型,流线模拟计算得到流场分布;计算注采井间流线密度、流线强度;计算井间驱替程度表征系数;确定单井最优注采量。本发明方法解决了多因素影响条件下海上不同井组注采井间驱替程度难以表征的问题,为海上油田均衡驱替提供依据,并可大幅度提高海上油田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91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757370.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8/243 , G06F17/18 ,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对投产初期页岩区块的多源数据进行收集;步骤2,统计分析目标区块压裂水平井产能数据,建立压裂效果评价标准;步骤3,根据目标区块数据开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建立学习样本库;步骤4,基于目标区块建立的样本库开展协同训练,建立产油贡献率预测模型;步骤5,根据目标区块的投产数据和建立的预测模型,评价水平井的分段压裂效果。该基于协同训练的页岩油井压裂效果评价方法综合利用已投产井和待压裂井的地质、工程数据,评估生产井的压裂效果,解决投产初期页岩区块已压裂井较少,标记样本不足时无法准确评估压裂效果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47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757376.1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在线核磁共振的页岩油水两相渗透率测试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根据页岩岩心的上覆压力和流体压力情况设置页岩所受有效围压,往页岩中注入模拟油,待出口端流动稳定后测量页岩核磁信号量,计量页岩出口端流量和压力变化,计算页岩油初始渗透率;将模拟油和水按不同比例注入页岩岩相,获取模拟油和水不同注入比例下页岩含水饱和度值和页岩油水相渗透率值获取页岩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本发明方法能够实现对页岩油水相对渗透率进行精确测定,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3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65157.5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油气压裂半稳态流阶段产能计算方法,该页岩油气压裂半稳态流阶段产能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地质、压裂参数,计算支撑剂加砂体积;步骤2,根据油藏参数,计算油藏泄油体积;步骤3,定义支撑剂指数NP的概念,并计算支撑剂指数;步骤4,计算压裂后无因次产能指数;步骤5,定义压裂增产系数,并计算压裂增产系数。该页岩油气压裂半稳态流阶段产能计算方法利用最佳裂缝导流系数以及井眼等效半径的概念,通过半稳态流的渗流方程的推导,建立了N_P<1的条件下压裂产能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低渗油藏、超低渗气藏的中小型压裂,以及水平井分段压裂半稳态流阶段的产能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65100.5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该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储层地质、流体性质、压裂施工参数;步骤2,根据裂缝施工参数,计算压裂裂缝最佳导流系数;步骤3,根据步骤2中得到的压裂裂缝最佳导流系数,计算最优压裂裂缝长度;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最优压裂裂缝长度,计算最优压裂裂缝宽度。该基于裂缝导流系数的页岩油气压裂缝长缝宽计算方法实用性强、方便快捷、参数要求少、应用简单,具有较好的操作性,有效实现了裂缝参数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0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90831.3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1/00 , E21B43/20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油田天然能量开采阶段产出污水回灌至地下的方法,包括:步骤1,测算天然能量开采阶段油田每年污水产出量;步骤2,筛选地下污水回灌层;步骤3,测算污水回灌层可容纳污水量;步骤4,实施试注,对回灌层进行注水评价;步骤5,测算回灌井单井最低吸水量;步骤6,测算完成污水回灌任务所需最少回灌井数;步骤7,测算回灌井单井静态吸水能力;步骤8,测算单井注水寿命期;步骤9,测算回灌井注水寿命期内累积注水量;步骤10,重新测算回灌井数,并据此部署污水回灌方案。该方法经济节约、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方便实施,达到了保护沙漠地表脆弱生态环境、促进油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688871.7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油微尺度孔隙非线性流动特征的表征方法,包括:步骤1,测量泥页岩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分布;步骤2,测量泥页岩岩心对页岩油流体的吸附能力;步骤3,利用考虑达西流动+非达西流动+边界层厚度的微管流动模型,计算页岩油在不同大小泥页岩孔隙中随驱动压差变化的流量值;步骤4,利用计算结果绘制驱替压力梯度与流量的非线性关系曲线;步骤5,根据驱替压力梯度与流量的非线性关系曲线确定页岩油在泥页岩不同孔隙中流动的非线性特征参数。该页岩油微尺度孔隙非线性流动特征的表征方法准确描述了页岩油在通过泥页岩微尺度孔隙空间时呈现的非线性流动特征,为准确分析页岩油非线性渗流机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5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477418.1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断陷盆地含水圈闭改建储气库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断陷盆地含水圈闭静态密封性评价体系;步骤2,测试定盖层岩石的三轴峰值抗压强度,确定交变应力的上限点与下限点;步骤3,开展目标圈闭盖层动态突破压力试验,建立盖层岩石动态突破压力随交变次数变化的曲线关系;步骤4,开展目标圈闭盖层岩石的疲劳破坏试验,建立盖层岩石疲劳破坏随交变次数的曲线关系;步骤5,对盖层的动态密封性进行评价;步骤6,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断陷盆地含水圈闭上限注入压力。该断陷盆地含水圈闭改建储气库评价方法预测了含水圈闭上限注入压力,具有很强的可应用性,为断陷盆地含水圈闭改建储气库提供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