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4124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199550.2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油井产液等动能取样装置,包括上接头、主管道活接头、密封垫片、等动能分流器、产液出口、取样入口、旋流阀、取样管道活接头、取样桶、液体电极电容传感器、含水在线计量系统。本发明从根本上克服了各个取样支路与中心管阻力特性不相同对取样的影响,实现气液两相流体在不同流量下的均匀相含率的分配;取样流量和相含率无调节阀,无需人为干预,能进行自适应调节;整体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无运动部件,无需维护,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5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52554.9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油气集输领域,公开了一种原油及原油伴生气集输的处理系统与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预分水分离单元;破乳、加热反应单元;三相分离单元;脱水换热掺输单元,包括与三相分离单元的污水出口连接的站内掺水管道、与预分水分离单元的游离水出口连接的站内污水处理管道;其中,所述站内污水处理管道与站内掺水管道通过预分水分离器出水进掺水管道连接,用于将预分水分离单元分离出的游离水部分或全部经过预分水分离器出水进掺水管道进入到站内掺水管道与三相分离单元分离出的污水进行混合换热升温得到升温后的污水,升温后的污水一起通过站内掺水管道外输至油井井口进行掺水得到进站来液。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4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932580.7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E21B43/24 , E21B43/04 , E21B33/129 , E21B33/128 , E21B34/06 , E21B17/10
Abstract: 一种水平井注防一体化封隔装置,涉及油田采油工艺井下工具技术领域。本装置的上接头设在本装置的上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液压部分、锁紧部分、耐高温密封部分、卡瓦锚定部分、充填部分、关闭部分、密封座部分和注汽部分及补砂部分,下部设有下接头。本发明适用于水平井水平段稠油热采,充填作业完成后,不需要再下注汽封隔器,即可进行注汽作业;能够对地层进行有效封堵,进行反洗井时,洗井液不会流入地层对地层产生冷伤害;自喷采油后进行转抽作业时,如果地层再次亏空,需要充填砾石进行防砂作业时,插入补砂插管,即可进行补砂作业;密封效果好,减少注汽损失;节约能源,减少作业占井时间6~8天,提高油井生产时率,降低采油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34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13968.6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均相驱后剩余油定量预测方法,该非均相驱后剩余油定量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整理单元地质静态资料及开发状况动态资料;步骤2,筛选影响单元非均相驱后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步骤3,根据筛选的主要控制因素,进行非均相驱后剩余评价体系构建;步骤4,应用层次分析方法,对非均相驱后剩余油定量预测表征;步骤5,结合取心井及数值模拟结果对剩余油定量表征结果进行评价。该非均相驱后剩余油定量预测方法通过对提出应用层次分析法,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对非均相驱后的剩余油进行了定量表征评价,提高了非均相驱后剩余油的分布认识,为变流线非均相驱后剩余油挖潜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9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10539527.0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现代河流融合的地下辫状河储层构型定量表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现代辫状河地貌观察,总结心滩的地貌样式与规律;(2)基于现代辫状河地貌参数数据统计,建立现代辫状河构型数据库与参数关系模型;(3)基于现代辫状河参数关系模型的密井网区构型单元的定量表征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地质、测井、现代辫状河地貌三个方面相融合,建立了一种地下辫状河储层构型定量表征的方法,避免了人为圈定构型单元规模的随意性,能够更为准确判定构型单元的规模,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对于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669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49241.9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气田集输处理系统的动态增压方法及气田集输处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集输处理系统的总处理气量逐渐下降的条件下,动态地降低处理系统的运行压力,并确保降低后的处理系统的运行压力高于且接近于处理系统的最低运行压力;在动态地降低处理系统的运行压力的过程中,对集输系统的增压方案进行调整,以降低集输系统的总增压生产成本。本发明采用“增压集输与降压处理相结合”的动态增压方法,动态地降低处理系统的运行压力,同时动态调节集输系统的增压方案,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增压集输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6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88126.6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脱碳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脱碳的吸收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吸收溶剂包括主剂、活化剂和消泡剂,其中,所述主剂选自N‑甲基二乙醇胺,所述活化剂选自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甲基一乙醇胺、哌嗪、羟乙基哌嗪、2‑哌啶乙醇和叔丁胺基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疏水性二氧化硅和二甲基甲酰胺组成的复合消泡剂。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天然气脱碳保证脱碳吸收溶剂的稳定性,为脱碳系统正常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5023817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67608.3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集输总厂
IPC: H01H7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万能断路器延时起跳装置,该万能断路器延时起跳装置包括控制变压器,直流整流电路和贮能电容,该控制变压器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低压交流电,该直流整流电路连接于该控制变压器,将该控制变压器输出的该低压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并将该低压直流电提供给失压脱扣器,该贮能电容并联在该直流整流电路与失压脱扣器构成的回路中,并在闪电时为失压脱扣器供电。该万能断路器延时起跳装置提高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能,有效地保障了闪电后轻烃装置连续稳定生产,闪电对轻烃装置的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8669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67750.4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运输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气井外输装置及方法,气井外输装置包括外输管路(1)和甲醛存储器(3),外输管路(1)的一端用于与气井油管(2)连接,外输管路(1)的另一端用于与集气站连接,甲醛存储器(3)的顶部设有通过第一管路(5)与气井油管(2)的套管(4)连接的套管气入口(31),甲醛存储器(3)的底部设有通过第二管路(6)与外输管路(1)连接的甲醛出口(32)。本发明气井外输装置,依靠气井油管的套管与气井油管之间产生的压力差,使得甲醛存储器内的甲醇可以持续不断地注入外输管路中的气液混合物中,有效防止外输管路发生冻堵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694580.4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焙烧炉多段加热状态监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流采样模块,用于将电流按比例进行电流值大小变换,并将按比例变换后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送入加热状态监测模块的电流输入端;加热状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加热状态,若监测到运放输出端为零电平,则确定电焙烧炉为故障加热状态;控制器,用于若在加热状态下实时电流与额定电流相异,则对故障类型进行确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焙烧炉多段加热状态监测装置,可以对故障及其类型进行快速准确地判断,实现对多回路多段加热运行状态的集中监测,监测画面直观准确,监控过程安全可靠,避免了因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检测无电流产生的故障误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