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3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0958006.5
申请日:2020-09-11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藏剩余气开发潜力确定方法,涉及气藏开发领域,包括S1:建立气藏数值模拟模型、S2:确定目前气藏的静动态参数场、S3:确定影响剩余气开发的主要因素、S4:建立单井可采储量与剩余气主控因素的相关性模型、S5:建立气藏剩余气开采潜力指数预测模型等步骤。本发明建立了气藏剩余气开发潜力的指数预测模型,实现了气藏剩余气开发潜力的定量预测和评价;同时,通过对影响剩余气开发潜力的影响因素的筛选,确定并建立了每一主控因素对剩余气开发潜力的关系式,明确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剩余气开发潜力的影响程度,为气藏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37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071661.X
申请日:2021-09-13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分类号: G01V1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古河道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方法,包括: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开展井震分析,明确古河道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在现代沉积与露头观测、地震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平面形态特征不同的古河道进行连井对比,明确不同形态古河道的内部结构特征及模式;定量分析不同形态古河道的宽度和弯曲度,对不同类型古河道的平面形态特征进行分形几何分析,利用计盒维数法分析不同类型古河道的分形特征;分析古河道平面形态与河道内部结构的定量关系,指导无实钻井的古河道内部结构模式判断以及古河道评价井的部署优化。本发明能够通过平面形态特征确定古河道砂体内部结构,可指导无实钻井古河道评价井的优化部署和已开发古河道剩余气的分布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958006.5
申请日:2020-09-11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藏剩余气开发潜力确定方法,涉及气藏开发领域,包括S1:建立气藏数值模拟模型、S2:确定目前气藏的静动态参数场、S3:确定影响剩余气开发的主要因素、S4:建立单井可采储量与剩余气主控因素的相关性模型、S5:建立气藏剩余气开采潜力指数预测模型等步骤。本发明建立了气藏剩余气开发潜力的指数预测模型,实现了气藏剩余气开发潜力的定量预测和评价;同时,通过对影响剩余气开发潜力的影响因素的筛选,确定并建立了每一主控因素对剩余气开发潜力的关系式,明确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剩余气开发潜力的影响程度,为气藏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提供更加清晰的思路和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97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1102902.0
申请日:2018-09-2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叠置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技术。本发明的多层叠置致密气藏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储层砂厚及展布特点,进行多层叠置致密气藏储层类型划分;进行气藏生产动态分析,对比气藏直井和水平井的动态指标,明确动态差异性;进行动态差异性原因分析,研究影响水平井产能主控因素;进行多层合采技术可行性分析,明确直井多层合采界限;形成差异性开发的结论。该开发方法能明确水平井和直井有利部署区、合理部署方式及合理生产制度,形成有针对性的开发技术对策,实现了水平井和直井参数筛选的定量化评价体系,为提高低渗致密气藏的产量和采收率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817199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610825875.4
申请日:2016-09-14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分类号: G01N15/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物理性质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多尺度孔隙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多尺度孔隙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1)开展压汞实验建立岩样毛管压力曲线;(2)利用Micro‑CT扫描建立三维数字岩心;(3)确定所述孔隙的空间位置坐标及几何结构特征参数,并将孔隙简化孔隙节点;(4)根据所述孔隙节点空间位置确定孔隙节点间的连通关系;(5)分配孔喉半径,建立初始孔隙模型,接着将该初始孔隙模型拟合成毛管压力曲线;(6)根据实测的毛管压力曲线来调整所述初始孔隙模型中孔喉参数及孔隙参数。本发明的孔隙模型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09299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811102902.0
申请日:2018-09-2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叠置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技术。本发明的多层叠置致密气藏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储层砂厚及展布特点,进行多层叠置致密气藏储层类型划分;进行气藏生产动态分析,对比气藏直井和水平井的动态指标,明确动态差异性;进行动态差异性原因分析,研究影响水平井产能主控因素;进行多层合采技术可行性分析,明确直井多层合采界限;形成差异性开发的结论。该开发方法能明确水平井和直井有利部署区、合理部署方式及合理生产制度,形成有针对性的开发技术对策,实现了水平井和直井参数筛选的定量化评价体系,为提高低渗致密气藏的产量和采收率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37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071661.X
申请日:2021-09-13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分类号: G01V1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古河道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方法,包括: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开展井震分析,明确古河道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在现代沉积与露头观测、地震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平面形态特征不同的古河道进行连井对比,明确不同形态古河道的内部结构特征及模式;定量分析不同形态古河道的宽度和弯曲度,对不同类型古河道的平面形态特征进行分形几何分析,利用计盒维数法分析不同类型古河道的分形特征;分析古河道平面形态与河道内部结构的定量关系,指导无实钻井的古河道内部结构模式判断以及古河道评价井的部署优化。本发明能够通过平面形态特征确定古河道砂体内部结构,可指导无实钻井古河道评价井的优化部署和已开发古河道剩余气的分布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03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1101773.3
申请日:2018-09-20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分类号: G01N15/08 , G01N23/046 , G01N11/00 , G01N13/02 , G01N33/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储层物性分析技术。本发明的一种低渗致密砂岩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筛选低渗致密砂岩岩样,采用物理实验方法获取岩样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根据孔隙结构参数,采用数字岩心技术建立三维孔隙物理模型;依据气藏实际给定模拟温度及压力,并确定水相和气相高压物性参数;将三维孔隙物理模型完全饱和水,设定驱替压差,模拟气驱水过程,计算驱替达到稳定后模型中含水饱和度。该方法有效预测不同温度压力下的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的束缚水饱和度,还能极大的缩短测试分析周期,克服现有实验分析方法的缺陷和不足,节约大量测试化验费用,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综合评价、渗流规律研究、储量计算等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81719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825875.4
申请日:2016-09-14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分类号: G01N15/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物理性质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多尺度孔隙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多尺度孔隙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1)开展压汞实验建立岩样毛管压力曲线;(2)利用Micro-CT扫描建立三维数字岩心;(3)确定所述孔隙的空间位置坐标及几何结构特征参数,并将孔隙简化孔隙节点;(4)根据所述孔隙节点空间位置确定孔隙节点间的连通关系;(5)分配孔喉半径,建立初始孔隙模型,接着将该初始孔隙模型拟合成毛管压力曲线;(6)根据实测的毛管压力曲线来调整所述初始孔隙模型中孔喉参数及孔隙参数。本发明的孔隙模型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9069672U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21851848.5
申请日:2018-11-09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管道取样阀门,包括紧固机构、取样机构和锁紧机构,取样时将紧固环锁紧,防止取样时天然气管道内部的气压不稳造成管道松动,旋转摇把带动旋转轴旋转,铅盖由于重力下落带动取样管向下运动,连接带对铅盖进行牵引拉扯,取样管下落时对伸缩管壁进行挤压,使得连接头可以进入天然气管道的内部进行取样,伸缩管壁在弹簧组件的压力作用下紧贴在取样管的外壁上,取样完成时通过旋转摇把,带动取样管上升,取样管对两侧伸缩管壁的压力消失,弹簧组件使伸缩管壁闭合,有效防止在取样时的天然气泄漏情况发生,在保证不影响天然气管道的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也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还保证了油气资源不会浪费和污染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