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71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34998.4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储层体积压裂裂缝的表征方法及设备,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多段压裂水平井流固耦合模型;S2,基于流固耦合模型,结合复杂构造区储层的天然裂缝和层理的发育特征,获得裂缝横向扩展模型和裂缝纵向扩展模型;S3,基于裂缝横向扩展模型,模拟裂缝缝长;基于裂缝纵向扩展模型,模拟裂缝缝高;S4,对不同参数下步骤S3得到的裂缝缝长和裂缝缝高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多段压裂缝长图版和多层压裂缝高图版;S5,建立压裂改造体积图版。本发明模拟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施工参数下的裂缝扩展行为,量化压后裂缝缝长和缝高以表征裂缝形态,快速、准确地预测压裂改造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09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070153.X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井多段压裂改造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于注入压降试井理论利用点源函数建立压裂渗流数学模型;步骤二、根据压裂渗流数学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得到井底压力响应函数;步骤三、通过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典型双对数曲线;步骤四、获取待分析页岩气井每一段压裂的停泵压降数据,构建实测双对数曲线;步骤五、对典型双对数曲线和实测双对数曲线进行拟合,确定压裂渗流数学模型的参数,得到待分析页岩气井各压裂段的改造参数。本发明的方法对各段压后的实际改造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同时快速、定量评价裂缝长度,为准确产能预测提供基础,也为合理井距论证以及压裂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39439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748328.4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藏三维岩石力学参数场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并整理研究区内气井的测井资料和压后评估成果资料;在导眼井选取岩芯,并开展三轴岩石力学试验;建立导眼井的动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杨氏模量的回归关系,建立动态泊松比和静态泊松比的回归关系;引入自然GR测井数据对纵、横波数据进行校正;计算水平段的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计算三向主应力,并进行校正;根据导眼井、水平段的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及校正后的三向主应力,建立气井的全井段岩石力学剖面;根据测井资料解释分层数据,并以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趋势约束,建立三维构造模型;结合建立的全井段岩石力学剖面及三维构造模型,建立岩石力学参数场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23280.3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6F40/177 , G06F18/24 , G06Q10/10 , G06F1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ython的油气田动态分析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S1.建立油气井开发动态分析数据库,并建立数据源表格;S2.利用SQLServer数据库创建视图表格,并为视图表格编写视图代码从数据源表格中提取数据,并进行逻辑运算,生成实时视图表格;S3.利用pymssql库获取实时视图表格中的数据,完成自动化工作流的创建,生成油气井动态分析文档;S4.依次读取实时视图表格每一行,每一行数据通过步骤S3生成该行数据相应的单个油气井动态分析文档,最终形成包括所有油气井动态分析的文档。解决了油气田开发动态分析存在工作量大、人员培训难度高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37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1071661.X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古河道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方法,包括: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开展井震分析,明确古河道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在现代沉积与露头观测、地震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平面形态特征不同的古河道进行连井对比,明确不同形态古河道的内部结构特征及模式;定量分析不同形态古河道的宽度和弯曲度,对不同类型古河道的平面形态特征进行分形几何分析,利用计盒维数法分析不同类型古河道的分形特征;分析古河道平面形态与河道内部结构的定量关系,指导无实钻井的古河道内部结构模式判断以及古河道评价井的部署优化。本发明能够通过平面形态特征确定古河道砂体内部结构,可指导无实钻井古河道评价井的优化部署和已开发古河道剩余气的分布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427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953425.X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随钻资料获取页岩储层静态参数的方法,以随钻伽玛和元素录井数据(各种元素含量)作为自变量X,以储层静态参数作为因变量Y,先使用导眼井的已知数据建立储层静态参数的预测模型Y=f(X),再使用Y=f(X)计算预测水平井的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含气量、脆性矿物含量等储层静态参数;本发明充分利用水平井的随钻伽玛和元素录井数据,能够大幅提高储层静态参数的预测精度,有效获取更多、更精准的地质信息;本发明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是在测井资料较少的情况下获取储层静态参数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应用于页岩储层非均质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676677.6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T17/05 , G06Q50/06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井套变风险预测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对页岩气井套变主控因素分析,引入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裂缝、岩相、地应力模型,明晰各因素的发育特征及空间展布情况,并利用建模成果建立“平面分区、纵向定段”的套变风险评价标准,在平面上将两向应力差值高和裂缝发育处列为I级套变区,从而确定I级套变平台和I级套变井;在纵向上,做过该井的岩相剖面,确定其岩性界面,从而确定I级套变点或套变段。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在平面上评估出套变风险区,更能在空间中精确评估到套变段或套变点,有效地提高了页岩气产建效果,从而支撑页岩气的效益开发,为解决页岩气井的套变问题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37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071661.X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古河道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方法,包括: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开展井震分析,明确古河道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在现代沉积与露头观测、地震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平面形态特征不同的古河道进行连井对比,明确不同形态古河道的内部结构特征及模式;定量分析不同形态古河道的宽度和弯曲度,对不同类型古河道的平面形态特征进行分形几何分析,利用计盒维数法分析不同类型古河道的分形特征;分析古河道平面形态与河道内部结构的定量关系,指导无实钻井的古河道内部结构模式判断以及古河道评价井的部署优化。本发明能够通过平面形态特征确定古河道砂体内部结构,可指导无实钻井古河道评价井的优化部署和已开发古河道剩余气的分布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39439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748328.4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藏三维岩石力学参数场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并整理研究区内气井的测井资料和压后评估成果资料;在导眼井选取岩芯,并开展三轴岩石力学试验;建立导眼井的动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杨氏模量的回归关系,建立动态泊松比和静态泊松比的回归关系;引入GR测井数据对纵、横波数据进行校正;计算水平段的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计算三向主应力,并进行校正;根据导眼井、水平段的静态杨氏模量和静态泊松比,及校正后的三向主应力,建立气井的全井段岩石力学剖面;根据测井资料解释分层数据,并以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趋势约束,建立三维构造模型;结合建立的全井段岩石力学剖面及三维构造模型,建立岩石力学参数场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92632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11118343.2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岩石裂缝缝面特征的方法,能够充分反映具有分形特征的粗糙表面,实现裂缝缝面形态的精确表征,有助于分析不同尺度对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规律,可以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开发领域中对压裂裂缝进行定量表征。该方法包括:输入岩石裂缝相对的第一裂缝缝面和第二裂缝缝面的高程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提取第一裂缝缝面和第二裂缝缝面的微凸体高程数据;利用多重分形方法对第一裂缝缝面和第二裂缝缝面的微凸体高程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表征第一裂缝缝面和第二裂缝缝面形态的多重分形谱,从多重分形谱提取特征参数来表征裂缝缝面形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