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852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453477.5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的水合物浆液流动压降预测方法和系统,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获取当前钻井参数和井筒多相流动参数;S20:判断含水合物相变的多相流动状态:S30:分别计算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下流体与管壁间摩擦阻力造成的能量耗散率:S40:分别计算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下水合物颗粒间碰撞造成的能量耗散率;S50:分别计算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下水合物颗粒‑管壁间碰撞造成的能量耗散率;S60:分别计算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下液相‑水合物颗粒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能量耗散率;S70:根据S30~S60中所形成的总体能量耗散率计算水合物浆液流动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241243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1178672.3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参数测量监控系统,包括主体,主体外套有保护套筒,主体下端对接有传感器短节,传感器短节分为传感器短节上段和传感器短节下段,传感器短节外套有外筒,外筒上端与保护套筒下端对接,传感器短节下段下端连接有旁通短节,外筒下端对接有信号转换短节,信号转换短节下端对接有仪器外筒,仪器外筒内部设置有探管外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时监测井下钻具的工作情况,及时掌握井下钻井工况,避免或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降低了经济损失,提速勘探开发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41243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78672.3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参数测量监控系统,包括主体,主体外套有保护套筒,主体下端对接有传感器短节,传感器短节分为传感器短节上段和传感器短节下段,传感器短节外套有外筒,外筒上端与保护套筒下端对接,传感器短节下段下端连接有旁通短节,外筒下端对接有信号转换短节,信号转换短节下端对接有仪器外筒,仪器外筒内部设置有探管外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时监测井下钻具的工作情况,及时掌握井下钻井工况,避免或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降低了经济损失,提速勘探开发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936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0809797.5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01 , E21B43/013 ,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批钻滚动式井群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采集装置和数据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富集区识别与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的甲烷储量评估,之后进行经济性评价,选择开采区块并确定钻井的井数量;(2)双水平井开路循环批量钻井;(3)压裂造缝提产和防砂稳产;(4)滚动式井群开采,采用多井组并排的井群开采方式,建立多井组共用的水下开采管网,并采用边采边钻的模式,实现滚动式开发。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天然气水合物钻井和开采成本,有效提高并稳定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产量,延长开采年限,有利于提高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经济效益,为实现商业化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93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809797.5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01 , E21B43/013 , E21B4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批钻滚动式井群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采集装置和数据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富集区识别与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的甲烷储量评估,之后进行经济性评价,选择开采区块并确定钻井的井数量;(2)双水平井开路循环批量钻井;(3)压裂造缝提产和防砂稳产;(4)滚动式井群开采,采用多井组并排的井群开采方式,建立多井组共用的水下开采管网,并采用边采边钻的模式,实现滚动式开发。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天然气水合物钻井和开采成本,有效提高并稳定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产量,延长开采年限,有利于提高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经济效益,为实现商业化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86987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095548.2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底层产气清除水合物井中出砂出水的装置。利用底层产气清除水合物井中出砂出水的装置包括:数据监测传输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和自动反应调节系统;数据监测传输系统实时监测传输井下和井口的温度、压力及流量数据;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计算携带井底出砂出水所需的气体流量及抑制水合物在生产管柱中生成所需抑制剂的量,并发出相应的气体流量调节指令和水合物抑制剂注入指令;自动反应调节系统根据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指令,自动调节井下流量控制阀,并向套管环空注入适量的水合物抑制剂。本发明能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清除水合物井中的出砂和出水,并能实现同时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和底部的天然气藏。
-
公开(公告)号:CN1068698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95548.2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01 , E21B34/04 , E21B43/02 , E21B43/12 , E21B47/06 , E21B47/065 , E21B2043/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底层产气清除水合物井中出砂出水的装置。利用底层产气清除水合物井中出砂出水的装置包括:数据监测传输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和自动反应调节系统;数据监测传输系统实时监测传输井下和井口的温度、压力及流量数据;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计算携带井底出砂出水所需的气体流量及抑制水合物在生产管柱中生成所需抑制剂的量,并发出相应的气体流量调节指令和水合物抑制剂注入指令;自动反应调节系统根据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指令,自动调节井下流量控制阀,并向套管环空注入适量的水合物抑制剂。本发明能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清除水合物井中的出砂和出水,并能实现同时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和底部的天然气藏。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72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03496.3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油气井生产管线内水合物防治设备和防治方法,防治设备包括:监测系统,包括:安装于井筒上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微振动传感器组;水合物化学剂注入系统,包括:水合物化学剂配置罐和注入泵,注入泵的一端与水合物化学剂配置罐相连通,另一端与井筒相连通,配置为将水合物化学剂泵入井筒内;计算与控制系统,与监测系统相耦接,配置为从监测系统接收压力信号和温度信号,并基于压力信号和温度信号确定井筒内水合物生成区域;与水合物化学剂注入装置相耦接,配置为从监测系统接收微振动信号,并基于微振动信号和水合物生成区域控制水合物化学剂注入系统向井筒内注入水合物化学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79376.9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振动探测油气井筒和管道内多相流动规律和流型特征的装置,涉及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钻采技术领域;而本发明包括油路管道,油路管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机架板,油路管道的外壁设有固定套环;通过使弧形滑块沿着圆形滑轨的表面滑动,弧形滑块通过空心套筒使微米振动监测仪以固定套环的轴心为圆心旋转,通过使固定套环水平移动,固定套环使空心套筒和微米振动监测仪水平移动,微米振动监测仪旋转并水平移动,同时对油路管道的外壁进行全面的微振动监测,从而方便的实现了油路管道全方位的实时微振动监测,从而实现微振动信息的即刻反馈,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监测油路管道微振动的便捷性,同时,有效的提高了监测数据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5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453477.5
申请日:2021-04-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耗散理论的水合物浆液流动压降预测方法和系统,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获取当前钻井参数和井筒多相流动参数;S20:判断含水合物相变的多相流动状态:S30:分别计算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下流体与管壁间摩擦阻力造成的能量耗散率:S40:分别计算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下水合物颗粒间碰撞造成的能量耗散率;S50:分别计算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下水合物颗粒‑管壁间碰撞造成的能量耗散率;S60:分别计算层流状态和紊流状态下液相‑水合物颗粒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能量耗散率;S70:根据S30~S60中所形成的总体能量耗散率计算水合物浆液流动压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