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切片层间信息的陆相沉积体识别与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2098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402771.8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切片层间信息的陆相沉积体识别与预测方法,包括:数据加载的步骤;测井相识别及测井特征描述的步骤;地震相特征的标定与描述的步骤;制作地层切片的步骤;层位转换的步骤;转换层位的地质意义解释的步骤;层间地球物理信息提取的步骤;沉积体横向展布范围预测的步骤;沉积体纵向演化规律刻画的步骤;以及规律总结及储层预测的步骤。采用本发明方法,对沉积体的有效识别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种开发井网下曲流河单一点坝储层构型地质建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1850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285358.2

    申请日:2016-05-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发地质领域,涉及开发井网下的曲流河点坝储层构型地质建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单砂层内部进行单井储层构型界面划分;制作连井骨干剖面,进行点坝内部侧积层对比与组合;在骨干对比剖面上计算每期侧积体的侧积夹层倾角;利用岩心及测井曲线确定每期侧积夹层厚度;利用井点分层数据,建立单砂层构造层面;在单砂层构造模型内,逐期模拟点坝侧积体的侧积夹层顶面和底面,得到侧积夹层层面模型;利用点坝内部侧积夹层层面模型,生成单一点坝内部侧积体和侧积夹层地质模型。利用本发明方法建立的曲流河单一点坝储层构型模型,在粗化处理时,侧积夹层不会因厚度薄而消失,能准确反映点坝内部结构,满足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的需要。

    一种开发井网下曲流河单一点坝储层构型地质建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4185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610285358.2

    申请日:2016-05-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发地质领域,涉及开发井网下的曲流河点坝储层构型地质建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单砂层内部进行单井储层构型界面划分;制作连井骨干剖面,进行点坝内部侧积层对比与组合;在骨干对比剖面上计算每期侧积体的侧积夹层倾角;利用岩心及测井曲线确定每期侧积夹层厚度;利用井点分层数据,建立单砂层构造层面;在单砂层构造模型内,逐期模拟点坝侧积体的侧积夹层顶面和底面,得到侧积夹层层面模型;利用点坝内部侧积夹层层面模型,生成单一点坝内部侧积体和侧积夹层地质模型。利用本发明方法建立的曲流河单一点坝储层构型模型,在粗化处理时,侧积夹层不会因厚度薄而消失,能准确反映点坝内部结构,满足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的需要。

    一种碎屑岩油气储层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的工业化流程

    公开(公告)号:CN10504130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36038.8

    申请日:2015-07-2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碎屑岩油气储层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的工业化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划分n个开发阶段,按照钻井时间所处开发阶段将井分成n组;2)划分研究区数据网格;3)用井组1中井点渗透率参数插值,得到开发阶段1的渗透率平面分布网格;4)利用步骤3)的方法依次得到n个开发阶段的渗透率平面分布网格R1,R2,…Rn;5)利用步骤4的结果计算每个网格点渗透率值随开发阶段变化的变异系数,得到变异系数网格P;6)Rn减去R1,差值为正的网格点赋值1,为负的网格点赋值-1,得到网格T;7)将网格P与T相乘得到网格Q,绘制Q等值线图,等值线图中大于0.3的区域为优势渗流通道。本发明可指导油田注水开发和剩余油预测。

    一种砂泥岩薄互层层位的精细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8497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165103.8

    申请日:2015-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泥岩薄互层层位的精细标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岩相及测井相模式的指导下,确定标志层及砂泥岩薄互层的测井分层及单井相特征;2.地震、测井资料的加载;3.剖面极性判断;4.识别并分析标志层的地震剖面特征及砂泥岩薄互层的地震相特征;5.由统计性子波确定井旁道地震资料的主频,并在地震相模式的指导下,选用该主频的雷克子波进行标志层的“初次标定”;6.选用确定性子波进行“二次标定”;7.运用时变子波,完成“全井段、多目的层”的对应关系的研究;8.根据振幅与反射系数序列包络的关系,对标定结果进行验证。该方法对砂泥岩薄互层油藏的勘探、开发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一种砂泥岩薄互层层位的精细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849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65103.8

    申请日:2015-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泥岩薄互层层位的精细标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岩相及测井相模式的指导下,确定标志层及砂泥岩薄互层的测井分层及单井相特征;2.地震、测井资料的加载;3.剖面极性判断;4.识别并分析标志层的地震剖面特征及砂泥岩薄互层的地震相特征;5.由统计性子波确定井旁道地震资料的主频,并在地震相模式的指导下,选用该主频的雷克子波进行标志层的“初次标定”;6.选用确定性子波进行“二次标定”;7.运用时变子波,完成“全井段、多目的层”的对应关系的研究;8.根据振幅与反射系数序列包络的关系,对标定结果进行验证。该方法对砂泥岩薄互层油藏的勘探、开发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一种用于油田含油气性的量化评价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03207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10648608.4

    申请日:2016-0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油田含油气性的量化评价方法,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该方法根据该油田的油源条件、运聚条件、储层条件、圈闭条件、保存条件和配套条件,确定该油田的埋藏深度、孔隙度、相对物性、渗透率、顶部隔层厚度和断层泥比率SGR指数,进而将该油田的埋藏深度、孔隙度、相对物性、渗透率、顶部隔层厚度和断层泥比率SGR指数带入到含油气概率回归模型中得到该油田的含油气概率,实现了油气田含油气概率的量化计算,提高了油田含油气性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满足了油气井精细勘探的需求。

    储层非均质综合模拟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0620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098490.9

    申请日:2013-0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名称是储层非均质综合模拟实验装置,属于石油地质和开发地质领域模拟实验装置。主要解决了以往模拟地质模型简单、模拟功能单一以及成藏和开发模拟脱节的问题。本实验装置特点是实现了油气成藏和开发过程的一体化模拟,特别是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注水开发及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本装置主要由流体注入系统、地质模型建立系统和实验采集及控制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内部及系统间都配有相应的连接装置。该实验装置系统全面,综合性强,同时设计灵活,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不但可以对油藏流体运动进行直接观察,还可以动态监测油藏各处流体的变化,因此可以实现多种实验功能,用途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