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281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97687.1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冲杆疲劳试验获得材料应变‑寿命曲线的方法,涉及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包括:获取材料的最大载荷‑疲劳寿命曲线;获得材料混合硬化模型参数;建立小冲杆疲劳试验的有限元模型;确定小冲杆疲劳试样的临界面并求取临界面上的应力应变历史;确定材料能量‑寿命公式;确定单轴疲劳的材料应变‑寿命曲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小冲杆疲劳试验、单次单轴疲劳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获得材料的应变‑寿命曲线;进而可以准确测试材料的疲劳性能,评估在役设备材料、局部微区材料以及新材料的疲劳性能,还可以节省大量材料,对在役设备材料、新材料以及局部微区的疲劳性能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4687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0520093.0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T型焊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射流的T型焊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处理方法,包括:构建T型焊接接头几何模型;在T型焊接接头几何模型上叠加焊缝温度场,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的T型焊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在T型焊接接头上划分焊缝区,以及基于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在T型焊接接头上划分高拉应力区、低拉应力区、压应力区;对T型焊接接头上的焊缝区、高拉应力区、低拉应力区、压应力区,以相应的预定轴心压力进行水射流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46877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20093.0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T型焊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射流的T型焊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处理方法,包括:构建T型焊接接头几何模型;在T型焊接接头几何模型上叠加焊缝温度场,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的T型焊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在T型焊接接头上划分焊缝区,以及基于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在T型焊接接头上划分高拉应力区、低拉应力区、压应力区;对T型焊接接头上的焊缝区、高拉应力区、低拉应力区、压应力区,以相应的预定轴心压力进行水射流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27006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010210306.5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全场焊接残余应力的高压水射流喷嘴及装置。高压水射流喷嘴包括进水段、空化段和出水段,进水段包括进水端口和上部空化腔,进水端口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筒状,通过进水端收缩端口与上部空化腔相通;空化段包括下部空化腔、夹持端和最终引入端上部,最终引入端上部的上段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筒状,下段为最终引入端口;空化段的上端与进水段的下端相连,将上部空化腔与下部空化腔相接形成完整的空化腔,空化腔直径为进水端收缩端口直径的3~5倍;出水段与夹持端可拆卸相连,将最终引入端上部与最终引入端下部相接形成完整的最终引入端;出口为上窄下宽的椭圆形锥形筒状,出口端半长轴距离为出口端半短轴距离的3~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127006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210306.5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全场焊接残余应力的高压水射流喷嘴及装置。高压水射流喷嘴包括进水段、空化段和出水段,进水段包括进水端口和上部空化腔,进水端口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筒状,通过进水端收缩端口与上部空化腔相通;空化段包括下部空化腔、夹持端和最终引入端上部,最终引入端上部的上段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筒状,下段为最终引入端口;空化段的上端与进水段的下端相连,将上部空化腔与下部空化腔相接形成完整的空化腔,空化腔直径为进水端收缩端口直径的3~5倍;出水段与夹持端可拆卸相连,将最终引入端上部与最终引入端下部相接形成完整的最终引入端;出口为上窄下宽的椭圆形锥形筒状,出口端半长轴距离为出口端半短轴距离的3~5倍。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02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644221.1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3/40 , G06F30/20 , G16C60/00 , G01L5/00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疲劳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焊接接头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试各区域的表面显微硬度,焊接残余应力;(2)获得焊接接头各区域抗拉强度值;(3)确定焊接接头衰减系数和焊接接头等效抗拉强度(4)计算焊接接头的等效疲劳极限;(5)确定S‑N曲线参数;(6)计算第二拐点应力幅值下的疲劳寿命N2;(7)计算得第一拐点应力幅值下的疲劳寿命N1;(8)得到应力幅值与疲劳寿命关联方程,(9)确定焊趾位置的应力值;(10)预测焊接接头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利用该方法提前预测焊接结构的疲劳寿命,保障焊接结构在服役周期内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1281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597687.1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冲杆疲劳试验获得材料应变‑寿命曲线的方法,涉及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包括:获取材料的最大载荷‑疲劳寿命曲线;获得材料混合硬化模型参数;建立小冲杆疲劳试验的有限元模型;确定小冲杆疲劳试样的临界面并求取临界面上的应力应变历史;确定材料能量‑寿命公式;确定单轴疲劳的材料应变‑寿命曲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小冲杆疲劳试验、单次单轴疲劳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获得材料的应变‑寿命曲线;进而可以准确测试材料的疲劳性能,评估在役设备材料、局部微区材料以及新材料的疲劳性能,还可以节省大量材料,对在役设备材料、新材料以及局部微区的疲劳性能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