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磁共振约束常规测井的三水导电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3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2344.2

    申请日:2025-02-12

    Inventor: 朱学娟 邓少贵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三水导电模型参数过多,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岩心实验数据如压汞、岩电实验、粘土分析、阳离子交换容量等才能确定模型参数的技术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约束常规测井的三水导电模型参数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将核磁共振测井解释得到的自由流体孔隙度、微毛管水孔隙度和粘土水孔隙度代入常规测井参数表示的三水导电模型的公式中,与常规测井解释出的孔隙度、泥质含量、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结合,最终达到在不依赖实验数据的情况下仍能完成所有模型参数的计算,参数计算时,依靠测井数据本身具有大数据样本的特点,采用多组数据的最优化算法辅助,提高了计算精度。

    模拟浅层未成岩未胶结储层的柱塞岩样制备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0022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9224.5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拟浅层未成岩未胶结储层的柱塞岩样制备方法与系统,其步骤为:获取靶层特征参数及分布范围,制定柱塞岩样制备方案,按设计要求比例混合矿物颗粒,加入蒸馏水润湿并充分混合,将混合物填入模具压制成型后低温烘干,取出并切割打磨初始岩样,采用“纱网+铜环帽+热缩膜”组合方案加固初始岩样,二次低温烘干初始岩样至完全干燥,测量岩样岩石物理响应,筛选符合靶层孔、渗特征且外观完好,具有设定承压强度的柱塞岩样。本发明模拟浅层未成岩未胶结储层的柱塞岩样制备方法与系统易于操作,可重复性高,制作成本低,可用于模拟海上浅层极细粒沉积物、未成岩未胶结储层、特高孔渗物性特征的岩石物理性质。

    模拟浅层未成岩未胶结储层的柱塞岩样制备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002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9224.5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拟浅层未成岩未胶结储层的柱塞岩样制备方法与系统,其步骤为:获取靶层特征参数及分布范围,制定柱塞岩样制备方案,按设计要求比例混合矿物颗粒,加入蒸馏水润湿并充分混合,将混合物填入模具压制成型后低温烘干,取出并切割打磨初始岩样,采用“纱网+铜环帽+热缩膜”组合方案加固初始岩样,二次低温烘干初始岩样至完全干燥,测量岩样岩石物理响应,筛选符合靶层孔、渗特征且外观完好,具有设定承压强度的柱塞岩样。本发明模拟浅层未成岩未胶结储层的柱塞岩样制备方法与系统易于操作,可重复性高,制作成本低,可用于模拟海上浅层极细粒沉积物、未成岩未胶结储层、特高孔渗物性特征的岩石物理性质。

    基于类激活图联合物理约束的页岩横波速度智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58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79616.2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类激活图联合物理约束的页岩横波速度智能预测方法,涉及地球物理测井技术领域。本发明将Voigt‑Reuss‑Hill边界平均模型和Biot‑Gassmann方程相结合,构建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约束的横波速度模型计算目标井段的横波速度后,再通过敏感性分析选取横波速度敏感测井参数,将各深度处的横波速度敏感测井参数标准化处理后与基于物理模型约束的横波速度转换为单通道二维特征图形成样本数据,构建包括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样本库,基于双层卷积神经网络建立页岩横波速度智能预测模型,利用训练集训练页岩横波速度智能预测模型后,再利用验证集验证其性能,并用于计算待计算井段的横波速度。本发明将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相结合,有利于复杂页岩储层的勘探开发。

    基于数值几何因子的阵列电阻率测井响应快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2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51118.7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几何因子的阵列电阻率测井响应快速计算方法,涉及测井技术领域,包括输入三维地层模型M和测量点位置;获得M1;建立阵列电阻率测井径向数值几何因子,对M1中地层等效处理,获得M2;将M2中测量点上/下侧多层围岩简化为一层,获得M3;构建纵向数值几何因子,计算M当前测量点第i个探测模式视电阻率值;获得M第i个探测模式的阵列电阻率测井响应;对所有探测模式处理,获得阵列电阻率测井响应曲线。本发明利用径向/纵向数值几何因子将三维地层模型等效为三层径向均质、纵向非对称地层模型。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训练出不同三层地层模型和纵向数值几何因子之间的网络关系,快速实现复杂地层环境阵列电阻率测井响应的计算。

    基于数值几何因子的阵列电阻率测井响应快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2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51118.7

    申请日:2024-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几何因子的阵列电阻率测井响应快速计算方法,涉及测井技术领域,包括输入三维地层模型M和测量点位置;获得M1;建立阵列电阻率测井径向数值几何因子,对M1中地层等效处理,获得M2;将M2中测量点上/下侧多层围岩简化为一层,获得M3;构建纵向数值几何因子,计算M当前测量点第i个探测模式视电阻率值;获得M第i个探测模式的阵列电阻率测井响应;对所有探测模式处理,获得阵列电阻率测井响应曲线。本发明利用径向/纵向数值几何因子将三维地层模型等效为三层径向均质、纵向非对称地层模型。利用神经网络算法,训练出不同三层地层模型和纵向数值几何因子之间的网络关系,快速实现复杂地层环境阵列电阻率测井响应的计算。

    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声电测井联合智能反演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163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70368.7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测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声电测井联合智能反演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的步骤为:构建理论储层模型,确定储层物性参数;基于声学多尺度岩石物理模型对理论储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得到理论储层模型的声学参数;基于电阻率三相物理模型对理论储层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得到理论储层模型的电阻率;构建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基于声学参数和电阻率建立的训练集训练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将训练后的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对由目标工区储层的声学参数和电阻率构建的待测试集进行迁移学习,得到目标工区储层的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本发明能够快速、精确地预测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降低了解释结果的不确定性。

    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系统、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9606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233970.2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藏成藏地质条件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流体运移过程中作用的方法、系统,基于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刻画多边形断层的分布、周边其他流体运移通道的分布、附近的振幅异常特征、以及多边形断层上下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分布,来分析多边形断层和其他流体运移通道与油气/水合物成藏的空间匹配关系,确定流体运移规律,评价多边形断层在油气成藏期的流体运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浅部油气成藏和水合物成藏的作用。本发明能够确定具体工区发育的多边形断层在垂向流体运移中的作用,有助于客观评价其对浅层油气或水合物成藏的影响,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正确认识油气/水合物成藏模式,准确寻找有利目标靶区。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地震响应特征的正演物理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61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44118.0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域勘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地震响应特征的正演物理模拟方法,针对研究区水合物体系的分布特征建立物理模型,确定天然气水合物及下伏游离气的地震响应特征,根据正演物理模拟结果修正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地震解释结果,实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正演物理模拟。本发明分析地震的振幅、波形等与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厚度、赋存区之间的关系,探索不同天然气水合物体系地质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与模式,根据正演物理模拟结果来指导地震解释工作中对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识别与表征,是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正演物理模拟处于初级阶段的背景下进行的前期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种深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采集方法及生产大棚

    公开(公告)号:CN11214513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1022625.X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水合物采集技术领域,首次公开了一种深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采集方法及生产大棚,采集方法包括:确定海底水合物稳定区向陆分布边界附近活跃的甲烷渗漏区,获取海底甲烷渗漏原位观测数据,确定甲烷渗漏速率,并评价其经济性;在海底安装生产大棚,安装完毕后,打开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海底甲烷渗漏情况和水合物生成进度,评估水合物生成量,并进行水合物采集工作;利用海上平台的天然气水合物采集系统迅速处理大棚内的天然气水合物,继续监测甲烷渗漏情况。本发明能够通过无污染收集系统,收集海底渗漏的大量甲烷;能够防止海底渗漏的甲烷进入海水甚至大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和气候影响,具有资源和环境双重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