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546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81958.3
申请日:2021-12-07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成都理工大学 , 长江大学
发明人: 许红 , 付和平 , 马骁 , 闫桂京 , 张海洋 , 张威威 , 罗进雄 , 马亚增 , 陈舒 , 魏凯 , 纳琴 , 陶萌 , 董刚 , 苏大鹏 , 王勇 , 邱隆伟 , 闫琢玉 , 李绪深 , 张道军 , 刘新宇
IPC分类号: G01N23/20 , G01N23/2005 , G01N2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白云石的判别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铁白云石的初步判别;铁白云岩镜下观察与不同价位铁白云石区别;然后对铁白云岩形成期次研究;以含铁百分含量对角图为标准进行铁白云岩、铁质白云岩、含铁白云岩的判别;再进行铁白云岩晶格特征透射电镜测试分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铁白云石晶格特征分析以判别铁白云石成因机制;基于原生铁白云石判别分析最新一期铁白云石的形成。本方案通过X光粉晶衍射获得的谱图D值范围就可以进行铁白云石以及相应铁白云岩的初步识别,利用对角图进行对铁白云岩、含铁白云岩和铁质白云岩的分类;结合TEM技术判断铁白云石原子尺度晶体特征、成因环境和机制,实现对于铁白云石的准确判别与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66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1481958.3
申请日:2021-12-07
申请人: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成都理工大学 , 长江大学
发明人: 许红 , 付和平 , 马骁 , 闫桂京 , 张海洋 , 张威威 , 罗进雄 , 马亚增 , 陈舒 , 魏凯 , 纳琴 , 陶萌 , 董刚 , 苏大鹏 , 王勇 , 邱隆伟 , 闫琢玉 , 李绪深 , 张道军 , 刘新宇
IPC分类号: G01N23/20 , G01N23/2005 , G01N2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白云石‑铁白云岩的判别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铁白云石的初步判别;铁白云岩镜下观察与不同价位铁白云石区别;然后对铁白云岩形成期次研究;以含铁百分含量对角图为标准进行铁白云岩、铁质白云岩、含铁白云岩的判别;再进行铁白云岩晶格特征透射电镜测试分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铁白云石晶格特征分析以判别铁白云石成因机制;基于原生铁白云石判别分析最新一期铁白云石的形成。本方案通过X光粉晶衍射获得的谱图D值范围就可以进行铁白云石以及相应铁白云岩的初步识别,利用对角图进行对铁白云岩、含铁白云岩和铁质白云岩的分类;结合TEM技术判断铁白云石原子尺度晶体特征、成因环境和机制,实现对于铁白云石的准确判别与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4146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70204.7
申请日:2022-01-21
申请人: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长江大学
发明人: 许红 , 苏大鹏 , 陈舒 , 张威威 , 马骁 , 付和平 , 罗进雄 , 邱隆伟 , 马亚增 , 董刚 , 闫桂京 , 魏凯 , 卢树参 , 纳琴 , 陶萌 , 赵新伟 , 朱玉瑞 , 季兆鹏 , 刘新宇 , 张道军 , 李绪深 , 闫琢玉 , 张子瑾
IPC分类号: G01N23/046 , G01N15/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维层析成像的藻礁白云岩判别与物性分析方法,首先对植物藻礁属种判识,确保分析观察全面;然后基于三维层析成像CT扫描仪扫描分析岩心内部生物类型、分布特征与结构构造,确认生物化石形成生物骨架,并描述其特征;据此分析分类确定骨架结构构造,根据骨架结构构造特征命名岩石类型;然后利用三维层析成像直观透视扫描数据,重建CT图像;最后利用扫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岩心样品的孔隙度、面孔率等物性参数,完成对植物藻礁判别物性分析。本方案基于三维成像技术对植物藻礁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特定分析方法,直观判断岩心内部古生物化石骨架特征,对于植物藻礁的判别分析以及油气储层地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5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481956.4
申请日:2021-12-07
申请人: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成都理工大学 , 长江大学
发明人: 许红 , 董刚 , 马亚增 , 纳琴 , 张威威 , 陶萌 , 马骁 , 付和平 , 陈舒 , 罗进雄 , 邱隆伟 , 苏大鹏 , 闫桂京 , 闫琢玉 , 李绪深 , 刘新宇 , 张道军 , 张子瑾
IPC分类号: G01N23/2254 , G01N23/2251 , G01N23/2206 , G01N23/2202 , G01N23/2055 , G01N23/20008 , G01N23/046 , G01N21/84 , G01N15/08 , G01N27/626 , G01N1/30 , G01N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期成因致密白云岩的判别分析方法,首先根据致密白云岩标志性形态特征对致密白云岩进行初步判别;进行孔渗物性测试,判定白云岩的致密性程度;研究全岩样品、微区‑围岩性质、岩石学与岩相学特征、围岩和填屑物形态特征、白云岩形成期次,过白云化作用以及去白云化作用特征;然后进行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环境特征分析,最后对目标岩心稀土元素形态测试,研究其配分模式及其成因演化特征,提出成因机制,通过稀土元素配分特征分析,确定孔隙中白云石晶体与围岩白云石晶体异同,通过稀土元素演化分析,确定孔隙中白云石晶体的成因,为储油白云岩实际是致密白云岩的勘探部署提供更科学权威的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58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481956.4
申请日:2021-12-07
申请人: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成都理工大学 , 长江大学
发明人: 许红 , 董刚 , 马亚增 , 纳琴 , 张威威 , 陶萌 , 马骁 , 付和平 , 陈舒 , 罗进雄 , 邱隆伟 , 苏大鹏 , 闫桂京 , 闫琢玉 , 李绪深 , 刘新宇 , 张道军 , 张子瑾
IPC分类号: G01N23/2254 , G01N23/2251 , G01N23/2206 , G01N23/2202 , G01N23/2055 , G01N23/20008 , G01N23/046 , G01N21/84 , G01N15/08 , G01N27/626 , G01N1/30 , G01N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期成因致密白云岩的判别分析方法,首先根据致密白云岩标志性形态特征对致密白云岩进行初步判别;进行孔渗物性测试,判定白云岩的致密性程度;研究全岩样品、微区‑围岩性质、岩石学与岩相学特征、围岩和填屑物形态特征、白云岩形成期次,过白云化作用以及去白云化作用特征;然后进行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环境特征分析,最后对目标岩心稀土元素形态测试,研究其配分模式及其成因演化特征,提出成因机制,通过稀土元素配分特征分析,确定孔隙中白云石晶体与围岩白云石晶体异同,通过稀土元素演化分析,确定孔隙中白云石晶体的成因,为储油白云岩实际是致密白云岩的勘探部署提供更科学权威的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41460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070204.7
申请日:2022-01-21
申请人: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长江大学
发明人: 许红 , 苏大鹏 , 陈舒 , 张威威 , 马骁 , 付和平 , 罗进雄 , 邱隆伟 , 马亚增 , 董刚 , 闫桂京 , 魏凯 , 卢树参 , 纳琴 , 陶萌 , 赵新伟 , 朱玉瑞 , 季兆鹏 , 刘新宇 , 张道军 , 李绪深 , 闫琢玉 , 张子瑾
IPC分类号: G01N23/046 , G01N15/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三维层析成像的藻礁白云岩判别与物性分析方法,首先对植物藻礁属种判识,确保分析观察全面;然后基于三维层析成像CT扫描仪扫描分析岩心内部生物类型、分布特征与结构构造,确认生物化石形成生物骨架,并描述其特征;据此分析分类确定骨架结构构造,根据骨架结构构造特征命名岩石类型;然后利用三维层析成像直观透视扫描数据,重建CT图像;最后利用扫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岩心样品的孔隙度、面孔率等物性参数,完成对植物藻礁判别物性分析。本方案基于三维成像技术对植物藻礁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特定分析方法,直观判断岩心内部古生物化石骨架特征,对于植物藻礁的判别分析以及油气储层地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00323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510319919.1
申请日:2015-06-11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分类号: E21B43/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与CO2废气回注处理一体化的装置,包括生产井和注入井,生产井和注入井的依次穿过海平面上和天然气水合物层,其底部均设置于地热层内,生产井的顶部依次连接有气水分离器、集气罐、工厂车间、第二高压泵组和注入井;气水分离器依次连接有第一高压泵组和注入井;生产井的顶部连接有地面控制台。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地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与CO2废气回注处理一体化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可再生的地热资源,热能来源广且获取过程省时省力,控制大气中CO2的排放,从而达到控制温室效应,保护环境的目的;避免由于地层压力下降造成地层固结性变差,进而引发地质灾变的严重后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00323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19919.1
申请日:2015-06-11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分类号: E21B43/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与CO2废气回注处理一体化的装置,包括生产井和注入井,生产井和注入井的依次穿过海平面上和天然气水合物层,其底部均设置于地热层内,生产井的顶部依次连接有气水分离器、集气罐、工厂车间、第二高压泵组和注入井;气水分离器依次连接有第一高压泵组和注入井;生产井的顶部连接有地面控制台。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地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与CO2废气回注处理一体化的方法,充分利用了可再生的地热资源,热能来源广且获取过程省时省力,控制大气中CO2的排放,从而达到控制温室效应,保护环境的目的;避免由于地层压力下降造成地层固结性变差,进而引发地质灾变的严重后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