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235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79976.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新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调剖堵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层油气藏用交联用改性纳米石墨和纳米石墨杂化交联冻胶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交联用改性纳米石墨通过采用含有磺酸芳基活性自由基对天然纳米石墨进行改性,得到初步改性纳米石墨;所述初步改性纳米石墨与含有羟基芳基活性自由基进行交联得到。通过改性纳米石墨直接参与杂化交联反应,提升杂化交联冻胶的交联密度和化学键能,研发出一种耐高温(≥130℃)、抗高盐(≥20万mg/L)、长期热稳定性,能够适应深层油气藏储层非均质调控的杂化交联冻胶堵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0816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67190.8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新疆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青岛华杰硅碳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2/225 , C09K8/504 , E21B33/13 , E21B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领域,公开了超深层油气藏湿相可膨胀改性石墨控水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无机强酸、氧化剂、有机酸和膨胀剂;其中,所述氧化剂选自高锰酸盐、重铬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选自C1‑C5的一元酸;所述膨胀剂含有过硫酸盐和弱酸,所述弱酸选自C2‑C8的二元酸和C2‑C8的多元酸中的至少一种。采用该组合物或方法制备的可膨胀石墨体系,能够在温度高达240℃、矿化度达30万mg/L的超深层油气藏湿相环境中,实现有限程度的膨胀,保证膨胀后的高强度,可以在地层中保持长期稳定,对超深层油气藏窜流通道具有高封堵率,实现超深层储层非均质高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63480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69541.6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C09K8/584 , C09K8/512 , C09K8/508 , E21B33/138 ,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工程领域,公开了用于低渗‑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和窜流控制方法。所述体系含有100重量份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和0.15~0.6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自生长冻胶分散体由纳米强化铬‑醛双基团交联整体冻胶剪切研磨制得,纳米强化铬‑醛双基团交联整体冻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功能聚合物、酚醛树脂交联剂、有机铬交联剂和纳米强化剂加入水中混合,然后熟化。该体系可简易、快速制备,通过调整冻胶分散体颗粒尺寸实现易于深部注入、作用范围广,稳定性强、作用有效期长,可避免储层污染、不影响储层产液能力。冻胶分散体颗粒可在低渗‑致密储层裂缝中实现自生长,强化裂缝窜流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98041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195531.0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C09K8/58 , C09K8/584 , C07C263/16 , C07C265/12 , C07C265/08 , C07C265/04 , C07C303/02 , C07C309/14 , C07C51/41 , C07C65/19 , C01B3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接枝位点纳米碳材料和活性纳米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超低渗油藏用驱油体系。所述多接枝位点纳米碳材料包括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羟基和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其中,R选自甲苯基、二苯基甲烷基、异佛尔酮基和二环己基甲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该超低渗油藏用驱油体系具有较高界面活性,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达10‑2mN/m数量级,能够显著提高洗油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2476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810368352.0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致密油储层的CO2敏感的压裂‑排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该体系包括由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水组成的基液;以及,富含在基液中的液态或/和超临界CO2。该体系在完成压裂施工后不返排,焖井一段时间后进行破胶液排驱,提高致密油采收率。本发明发挥压裂‑排驱体系在不同开发生产阶段的携砂、CO2增能驱油、表面活性剂渗吸排油的“一剂多用”功能,实现扩大致密油的动用程度和提高致密油的排驱效率的双重目标,可有效降低成本,实现油气田统一、高效、绿色开发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842476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68352.0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致密油储层的CO2敏感的压裂-排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该体系包括由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水组成的基液;以及,富含在基液中的液态或/和超临界CO2。该体系在完成压裂施工后不返排,焖井一段时间后进行破胶液排驱,提高致密油采收率。本发明发挥压裂-排驱体系在不同开发生产阶段的携砂、CO2增能驱油、表面活性剂渗吸排油的“一剂多用”功能,实现扩大致密油的动用程度和提高致密油的排驱效率的双重目标,可有效降低成本,实现油气田统一、高效、绿色开发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63480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369541.6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C09K8/584 , C09K8/512 , C09K8/508 , E21B33/138 ,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工程领域,公开了用于低渗‑致密储层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活性流度控制体系和窜流控制方法。所述体系含有100重量份的自生长冻胶分散体和0.15~0.6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自生长冻胶分散体由纳米强化铬‑醛双基团交联整体冻胶剪切研磨制得,纳米强化铬‑醛双基团交联整体冻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功能聚合物、酚醛树脂交联剂、有机铬交联剂和纳米强化剂加入水中混合,然后熟化。该体系可简易、快速制备,通过调整冻胶分散体颗粒尺寸实现易于深部注入、作用范围广,稳定性强、作用有效期长,可避免储层污染、不影响储层产液能力。冻胶分散体颗粒可在低渗‑致密储层裂缝中实现自生长,强化裂缝窜流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812192.6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纳米粒子材料仿真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活性纳米粒子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按照第三数量和第一配置参数,生成活性纳米粒子的基底;按照第二数量,生成包含第二数量个分子结构的修饰结构;对修饰结构进行预设操作,得到处理后的修饰结构;将处理后的修饰结构中的连接位点与活性纳米粒子的基底的修饰位点连接,得到活性纳米粒子的分子模型;基于分子模型对应的化学环境的力场参数,确定分子模型中每个原子携带的电荷;基于分子模型中每个原子的原子坐标、每个原子携带的电荷、以及力场参数三者对分子模型进行弛豫处理,得到活性纳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14106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04304.3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滑溜水压裂液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包括:(1)在酸的存在下,将硅酸酯、乙醇和水进行第一反应,得到中间产物体系;(2)将所述中间产物体系与二羧基聚乙二醇进行第二反应,并将得到的产物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纳米二氧化硅。将该纳米二氧化硅与减阻剂、助排剂、防膨剂及水制备成特定配方的纳米复合滑溜水压裂液,该滑溜水压裂液能够兼具压裂携砂性能和渗吸排油性能,减阻率较高,耐温耐剪切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285510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0292189.6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西安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储层滑溜水压裂液渗吸采收率预测方法以及预测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实验参数,实验参数包括第一实验参数、第二实验参数、第三实验参数和第四实验参数;基于第一实验参数生成第一中间参数,以及基于第一中间参数和第二实验参数生成第二中间参数;基于第二实验参数和第二中间参数生成第一参数方程;基于第二实验参数和第三实验参数生成第二参数方程;基于第一中间参数、第四实验参数和第一参数方程对第二参数方程进行处理,生成预测模型;基于预测模型执行预测操作,获得对应的预测结果。通过根据多个岩心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从而获得同类岩心的渗吸模型,从而有效提高预测精确性和预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