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油热转化所需供热量评价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2620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54895.X

    申请日:2016-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油热转化所需供热量评价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相同条件下对相同质量的参考样和第一待测样同时进行热转化,得到各自的残渣油收率;在上述相同条件下对相同质量的参考样和第二待测样同时进行热转化,得到各自的残渣油收率和经修正的第二待测样残渣油修正收率;分别测定第一待测样和第二待测样的残炭值,得到各自的残渣油极限收率;根据第一待测样的残渣油收率与残渣油极限收率的差值和第二待测样的残渣油修正收率与残渣油极限收率的差值,评价第一待测样与第二待测样热转化所需供热量。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能够评价重油热转化所需供热量,从而为不同原料的延迟焦化优化工艺操作参数提供依据。

    延迟焦化产品分布的预测系统和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61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821679.0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迟焦化产品分布的预测系统和预测方法。延迟焦化产品分布的预测系统包括:延迟焦化装置库,延迟焦化装置库包括多个延迟焦化装置以及各延迟焦化装置上具有至少一种工业原料的延迟焦化产品收率数据;重油热加工性能评价装置,用于得到试验产品收率数据;参考装置选择模块,参考装置选择模块选择任意一种工业原料的最小欧式距离对应的延迟焦化装置作为该工业原料的参考装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计算各延迟焦化产品的参考装置的延迟焦化产品收率数据与试验条件对应的试验产品收率的比值,用于计算各试验产品收率与各产品对应的比值的乘积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预测产品分布。上述预测系统适用任何常规工业原料,适应性和准确性较高。

    一种延迟焦化加热炉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82524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54752.4

    申请日:2010-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延迟焦化加热炉,包括炉体、对流室、辐射室、炉管、炉管吊架、燃烧器,对流室设置在辐射室的上方,对流室内水平排列有炉管;炉管吊架设置在辐射室中部,将辐射室隔为两个对称区域,炉管吊架上设置有水平排列的炉管并通过弯头彼此相连,辐射室内壁上也安装有水平排列的炉管并通过弯头连为一体;燃烧器位于辐射室两对称区域的靠炉壁底部,沿辐射室内炉管的轴向均匀设置;辐射室中部内壁上设有导流挡板;炉管吊架位于辐射室内上部的炉管在不到出油口的位置提前在弯头前进行同心护径,变径后的同心扩径炉管至少有两根。本发明在保持现有传焦化炉总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传热效率,可使在役加热炉至少增加20-30%的处理量,延长一倍的运行周期。

    重油生焦形态原位表征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033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51530.4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重油生焦形态原位表征装置与方法,所述重油生焦形态原位表征装置包括加热单元10、反应器20、油气管线30和液收器40。其中,加热单元10包括设有带孔穴的蓄热体101、电加热炉102、温度传感器103和温控器104,蓄热体101孔穴内加热反应器20;反应器20包括顶盖201、生焦试片202、支撑环203和反应器本体204,顶盖201与油气管线30相连;反应产生的油气进入油气管线30,依次经过油气引出线301、压力传感器302流入液收器40,油气在液收器40内完成分离,气体再经背压阀303和放空管线304排出。本发明将重油生焦反应过程制备的生焦试片直接用于原位显微表征,避免了现有技术粉碎和抛光过程对样品组织结构的破坏,表征结果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和时效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