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9333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11068478.2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媒筐及氧化还原反应装置,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技术领域。所述触媒筐包括:至少一个触媒筐筐体。该至少一个触媒筐筐体设置在反应器的内部。每个该触媒筐筐体上设置有多个孔列,每个孔列包括多个进气孔。每个孔列中靠近反应器的进口处的进气孔的孔径小于远离进口处的进气孔的孔径。在采用该触媒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减小触媒筐内靠近反应器进口处的反应量,增大远离该反应器进口处的反应量,使触媒筐内各处的反应量较为均衡。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反应器进口处局部温度较高导致触媒筐内靠近该进口处的催化剂失活的问题,确保了反应器内的反应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8036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910139099.6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结构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和化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的第一尺寸参数;根据第一尺寸参数,将第一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进行划分,使得每个分段的质量相等,获取第一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的第一结构参数;获取第二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的第二尺寸参数;根据第二尺寸参数,将第二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进行划分,使得每个分段的质量相等,获取第二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的第二结构参数;根据第一结构参数和第二结构参数,获取两个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的塔顶位移之间的比例,确定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采用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高了准确率,且操作简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168036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10139099.6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结构的获取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和化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的第一尺寸参数;根据第一尺寸参数,将第一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进行划分,使得每个分段的质量相等,获取第一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的第一结构参数;获取第二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的第二尺寸参数;根据第二尺寸参数,将第二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进行划分,使得每个分段的质量相等,获取第二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的第二结构参数;根据第一结构参数和第二结构参数,获取两个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的塔顶位移之间的比例,确定底部框架支撑式塔器采用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高了准确率,且操作简便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96103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1162223.2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格栅及氧化还原反应装置,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技术领域。所述混合格栅包括:至少一组环形格栅以及至少一组V形格栅。每组环形格栅和每组V形格栅均设置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每组环形格栅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环形格栅条,该多个环形格栅条共平面设置,每组V形格栅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V形格栅条,该每个V形格栅条的开口方向朝向反应器的进口。通过该混合格栅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待反应气体可以沿着V形格栅条的侧面流动,使其呈扇面状扩散,增加了待反应气体在混合格栅内部的湍流强度,从而可以使进入反应器内的待反应气体的浓度较为均衡,避免了反应器内部各处的反应速率不一致,反应均一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9333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811068478.2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媒筐及氧化还原反应装置,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技术领域。所述触媒筐包括:至少一个触媒筐筐体。该至少一个触媒筐筐体设置在反应器的内部。每个该触媒筐筐体上设置有多个孔列,每个孔列包括多个进气孔。每个孔列中靠近反应器的进口处的进气孔的孔径小于远离进口处的进气孔的孔径。在采用该触媒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减小触媒筐内靠近反应器进口处的反应量,增大远离该反应器进口处的反应量,使触媒筐内各处的反应量较为均衡。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反应器进口处局部温度较高导致触媒筐内靠近该进口处的催化剂失活的问题,确保了反应器内的反应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610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62223.2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格栅及氧化还原反应装置,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技术领域。所述混合格栅包括:至少一组环形格栅以及至少一组V形格栅。每组环形格栅和每组V形格栅均设置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每组环形格栅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环形格栅条,该多个环形格栅条共平面设置,每组V形格栅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V形格栅条,该每个V形格栅条的开口方向朝向反应器的进口。通过该混合格栅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待反应气体可以沿着V形格栅条的侧面流动,使其呈扇面状扩散,增加了待反应气体在混合格栅内部的湍流强度,从而可以使进入反应器内的待反应气体的浓度较为均衡,避免了反应器内部各处的反应速率不一致,反应均一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833460U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21477048.1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耸结构的激励施加系统,属于高耸结构设计领域。包括:主钢索,副钢索,动力机构和辅助检测机构;主钢索的一端与高耸结构的指定位置连接,主钢索的另一端与辅助检测机构连接;副钢索上设置有缺口,副钢索的一端与动力机构连接,副钢索的另一端与辅助检测机构连接;动力机构用于对副钢索施加拉力,直至副钢索在所述缺口处断裂。本实用新型通过高耸结构的激励施加系统对高耸结构施加激励,以测量及计算反映高耸结构的动力学性能的参数,可提高获取的高耸结构的动力学性能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88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90156.3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支井完井工艺管柱的导引施工方法,该方法基于由预开窗悬挂器硬轴、预开窗悬挂器分支尾管、重进斜向器和定位悬挂封隔器构成的分支井完井管柱导引装置实现;通过定位悬挂封隔器与重进斜向器的相互配合,确预置了重进斜向器斜面方向,再通过预开窗悬挂器分支尾管在空间限制以及硬轴刚性作用下进入到分支井眼,实现了分支井眼的完井管柱的精确进入;在特定井筒的空间尺寸里,在完井设计上,提前将空间限制因素考虑到工艺管柱的设计上,保证了管柱进入井筒的唯一性,简单、高效、经济性强,保证完井施工正常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74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64372.1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17/00 , E21B43/14 , E21B33/122 , E21B3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分层采/试油工艺管柱,整套工艺管柱置于套管之内,内层管柱由工具丢手、第一封隔器、第一机械式控制开关、第二封隔器、第二机械式控制开关、第三封隔器、第三机械式控制开关和导向丝堵依次通过油管连接构成。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油作业时,一趟管柱可实现分层采油、分层试油、和分层注水等功能。使用时,机械式控制开关无级限制,可任意频繁操控;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7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10487558.6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96 , G06N3/098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输油气管道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油气管道工程遥感解译的联邦学习系统和方法。其中一种用于遥感解译的联邦学习系统,包括一个联邦中央平台和若干个联邦成员子系统,所述联邦中央平台包含中央算法库,所述中央算法库中包含预训练模型,所述预训练模型的前端网络用于提取通识特征,后端网络用于提取目标对象的特定特征;所述联邦成员子系统包含本地算法库,所述本地算法库包含本地算法模型和从所述中央算法库获取的预训练模型,用于对本地油气管道工程遥感数据进行本地学习;所述联邦中央平台根据所述联邦成员之间的数据关系执行相应的联邦迁移学习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