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谱等效的非规则震源表征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7941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011173079.X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能量谱等效的非规则震源表征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规则网格化模型,获取震源平面投影参数,确定震源最邻近规则投影网格点索引和实际震源平面位置与最邻近网格投影方向相对偏差,输入最小近似网格半宽度参数,确定震源等效近似的规则网格点索引范围和震源等效近似的规则网格点权重函数,结合离散化波数数组,确定规则网格点权重函数二维空间傅里叶谱,对比与实际震源位置对应的空间单位脉冲函数二维傅里叶谱的能量误差,判断能量误差是否满足预设能量误差阈值,在不满足时,修正最小近似网格半宽度参数进行迭代,满足预设能量误差阈值时,确定参与规则离散化表征的网格节点索引及对应节点权重函数值。能够减少空间定位误差。

    基于能量谱等效的非规则震源表征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79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73079.X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能量谱等效的非规则震源表征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规则网格化模型,获取震源平面投影参数,确定震源最邻近规则投影网格点索引和实际震源平面位置与最邻近网格投影方向相对偏差,输入最小近似网格半宽度参数,确定震源等效近似的规则网格点索引范围和震源等效近似的规则网格点权重函数,结合离散化波数数组,确定规则网格点权重函数二维空间傅里叶谱,对比与实际震源位置对应的空间单位脉冲函数二维傅里叶谱的能量误差,判断能量误差是否满足预设能量误差阈值,在不满足时,修正最小近似网格半宽度参数进行迭代,满足预设能量误差阈值时,确定参与规则离散化表征的网格节点索引及对应节点权重函数值。能够减少空间定位误差。

    可控震源的同步激发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71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870678.X

    申请日:2022-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控震源同步激发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第一扫描信号和最大同步激发震源组数N;根据所述最大同步激发震源组数N,确定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在时间域的重复次数M;将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在时间域重复M次,得到N个相同的初始扫描信号;将N个所述初始扫描信号分别进行振幅调谐,得到N个第二扫描信号,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的频率道互不相同;获取K个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并将K个所述第二扫描信号与K个同步激发震源组匹配;控制所述K个同步激发震源组按照各自匹配的所述第二扫描信号同步激发地震波;本发明将扫描信号调谐得到多个频率道不同的扫描信号并激发多个频率道不同的扫描信号采集地震数据,降低了邻炮干扰。

    一种基于叠加响应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5670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043602.1

    申请日:2011-02-22

    Abstract: 本发明是通过分析三维观测系统叠加响应来判别观测系统的优劣的一种基于叠加响应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对初步拟定的观测系统确定观测系统的最小循环子区,选取目的层埋深的共中心点道集,抽取对应模型道集,加权叠加得到面元的叠加响应,求取最小循环子区内的平均振幅值和最小循环子区内的振幅标准偏差,比较振幅标准偏差大小确定观测系统优劣,选择观测系统。本发明利用叠加响应振幅标准差选择观测系统避免用视觉判断带来的假象,降低观测系统选择不当带来的采集“脚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保真度。

    一种基于叠加响应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5670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043602.1

    申请日:2011-02-22

    Abstract: 本发明是通过分析三维观测系统叠加响应来判别观测系统的优劣的一种基于叠加响应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对初步拟定的观测系统确定观测系统的最小循环子区,选取目的层埋深的共中心点道集,抽取对应模型道集,加权叠加得到面元的叠加响应,求取最小循环子区内的平均振幅值和最小循环子区内的振幅标准偏差,比较振幅标准偏差大小确定观测系统优劣,选择观测系统。本发明利用叠加响应振幅标准差选择观测系统避免用视觉判断带来的假象,降低观测系统选择不当带来的采集“脚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保真度。

    嵌套式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70089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10520949.X

    申请日:2013-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采集中嵌套式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首次采集的接收线距为面元横向尺寸的2n倍,激发线距为面元纵向尺寸的2n倍,二次采集接收线距不变,激发线距不变,接收线平行移动面元横向尺寸的2n‑1倍,激发线平行移动面元纵向尺寸的2n‑1倍,直到采集的线距等于面元尺寸的22倍,得到一系列相互嵌套的观测系统。本发明可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高密度数据采集,新老数据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观测系统属性均匀对称,最终成像效果达到最佳。

    一种地震观测系统参数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604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87389.9

    申请日:2014-12-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观测系统参数的优化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工区的地质资料和地震资料;建立目的工区的三维地质模型;获取目的地层的层位信息;提取目的地层的地球物理参数模型;提取目的地层的地球物理参数三维网格数据;计算三维网格中每个格点地震观测系统参数的参数值;计算整个三维网格地震观测系统参数的平均值、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确定目的地层地震观测系统参数的优化结果。基于三维地球物理模型的参数优化方法给提供了立体和平面参数优化结果,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准确地选择适合施工区域的地震观测系统参数的参数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