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18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6220.8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43/295 , B29C39/10 , B29C39/22 , B29L2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化钻完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塞锥式可熔管及加工方法,该塞锥式可熔管包括支撑管和可燃塞锥,支撑管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可燃塞锥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安装孔内,且与支撑管固接,可燃塞锥采用可熔合金或可熔非金属制成。上述塞锥式可熔管在高温下燃烧掉可燃塞锥后能够有效引燃煤层,同时支撑管可以避免煤层坍塌保证了点火器安全撤退,同时保证燃烧后气体通道畅通,且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331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0894663.1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基泥浆的纳米乳液冲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用于油基泥浆的纳米乳液冲洗剂包括:油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醇、聚乳酸粉末、螯合剂、乳剂和水。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油基泥浆的纳米乳液冲洗剂,通过对冲洗液的配方进行设计,利用各组分间的协同效果实现了针对高温(≥200℃)高盐度深井中的油基泥浆的高效清洗和驱替,并且该冲洗液与固井水泥以及高温钻井液有着良好的相容性,避免影响后续的固井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86691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1719882.2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地层井壁稳定性评价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实验装置包括:岩样密封容器、CT扫描系统、纳米压痕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与所述岩样密封容器连接的围压系统、轴压系统、孔隙压力系统、加热系统和钻井液循环系统;CT扫描系统用于对岩样进行CT扫描成像;纳米压痕系统包括下压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位移检测器、纳米压头;控制系统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位移检测器连接,用于确定岩样的力学参数。该实验装置可模拟深度地层的高温高压环境,使模拟实验的结果贴近实际工况,准确性高;通过CT扫描系统可观察到岩样内部孔隙及裂隙的变化情况,通过纳米压痕系统和控制系统测得岩样的力学参数,更加全面地对井壁稳定性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98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0607023.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钻探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脉冲复合冲击钻井工具包括上接头、外壳、下冲击座、下接头、旋转阀和旋转叶轮;上接头与外壳连接,下接头上部与外壳下部插接,旋转阀和旋转叶轮设置在外壳内,下冲击座与下接头上部连接,旋转阀与外壳转动连接,旋转叶轮设置在旋转阀上,旋转叶轮用于在流体经过时形成压力脉冲,压力脉冲通过下冲击座形成对下接头沿钻井工具轴向和周向的冲击载荷。本发明的工具在连接钻头时能够利用轴向冲击提高钻头破岩效率的同时,也可利用扭转冲击载荷抑制钻头的破岩粘滑,实现复合冲击破岩,对于提高钻头破岩效率和保护钻头均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67733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0176910.4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2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套管外开窗工具和方法,涉及能源开采领域,井下套管外开窗工具包括插削钻头和冲击工具,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和上部弹簧同轴设置并从上至下依次竖直的安装于冲击外壳内,上连接杆的下端设有上连接齿,每个上连接齿具有上连接螺旋齿面,下连接杆的上端具有下连接齿,每个下连接齿具有与上连接螺旋齿面相适配的下连接螺旋齿面,插削钻头的上端穿过上部弹簧并与下连接杆连接。有益效果是:通过上部弹簧弹性力以及下连接螺旋齿面与上连接螺旋齿面配合运转产生轴向往复轴向运动,插削钻头实现沿轴向往复插削运动,移动行程大、运转平稳,可传递的扭矩大、动力足。可解决复杂老井的套管外开窗难题,实现老井眼的重入或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24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0395322.X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4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鱼头探测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地面工控装置,以及具有回收电极、马龙头、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测量探管的井下工具串,地面工控装置用于:向第二电极输入高频电流,获取第二电极的第一当前电流和第一当前电压,计算探测井和目标井所在地层的视电阻率;向第二电极输入低频电流,通过测量探管采集所处位置的三轴磁场和三轴重力场;根据三轴磁场,计算待探测落鱼的鱼头相对于探测井的井底的相对方位角;根据三轴磁场、三轴重力场以及视电阻率,计算待探测落鱼的鱼头与探测井的井底之间的相对距离,由于不需要对定位结果进行二次修
-
公开(公告)号:CN1166773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176906.8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断井治理方法,涉及能源开采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套断井附近钻出一口救援井,直至钻遇下部套管;在救援井内下入救援井套管固井;在救援井内下入扩眼钻头至下部套管旁边,随后控制扩眼钻头的扩眼钻头刀翼张开,并对下部套管进行开窗;修窗;封堵套断井;或者,从救援井向下部套管下入膨胀管。有益效果是:本方案利用扩眼钻头刀翼张开并切削下部套管实现开窗,无需再设置额外的支撑或导向工具,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可以确保救援井和储气疑难老井盖层的有效封堵,保证老井眼的封堵密封性,为该区块储气库建设奠定基础,也可以实现下部套断井搭桥再利用,开采下部剩余油。
-
公开(公告)号:CN1163621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646791.4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光杰 , 付利 , 周倩 , 杨恒林 , 宋先知 , 王元 , 祝兆鹏 , 张恒 , 刘子豪 , 陈刚 , 曲帅 , 王子昕 , 何爱国 , 李臻 , 夏焱 , 郑李 , 郭凯杰 , 乔磊
IPC: G06F30/27 , G06N3/045 , E21B44/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钻柱摩阻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油气钻井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摩阻计算理论模型;根据井底钻压扭矩预测模型,确定当前钻井的井底钻压和井底扭矩;所述井底钻压扭矩预测模型是先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再根据预设钻井数据集训练后得到的;根据当前钻井的井底钻压和井底扭矩,利用摩阻计算理论模型确定摩阻系数;获取摩阻系数影响参数,根据摩阻系数和摩阻系数影响参数,训练利用神经网络建立的摩阻系数智能分析模型;根据摩阻系数智能分析模型,确定常规摩阻系数和附加摩阻系数;其中,常规摩阻系数为井壁引起的摩阻系数,附加摩阻系数为岩屑床与井眼轨迹耦合作用引起的摩阻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37030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97452.6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钻无源磁导向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钻杆、无磁构件、螺杆钻具、钻头、放电系统和无源磁导向测量系统;铠装电缆与湿接头母头连接,湿接头公头、鱼雷接头、放电系统、马龙头和无源磁导向测量系统依次连接;无源磁导向测量系统固定于无磁构件内;钻井过程中需要无源磁导向测量作业时,在钻杆顶部安装旁通短接,铠装电缆通过旁通短接的旁通口从钻杆内部穿出,通过泵送的方式将湿接头母头及其连接结构送至井下,与井下钻杆内的湿接头公头连接。本发明可以满足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作业,达到所有井型全覆盖,可随钻测量减少了起下钻和通井时间,节省成本;并且,随钻无源磁导向系统在钻具内,较常规裸眼测井可减少卡钻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01291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23676.0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47/024 , E21B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导线的磁场定位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检测到的预先设置的直导线的真实磁场信号,真实磁场信号中包括真实磁场幅值;获取钻头所在井眼的测斜数据,并根据测斜数据,确定理论磁场幅值;确定理论磁场幅值和真实磁场幅值的幅值差;若幅值差满足设定条件,将理论位置确定为钻头的目标位置;若幅值差不满足设定条件,则调整理论位置,得到新的理论位置;根据新的理论位置,重复上述幅值差的判断过程,直到根据新的理论位置确定的新的幅值差满足设定条件,将新的理论位置确定为目标位置,通过本申请的方案,提高非开挖管道穿越过程中的定位精度,减小操作难度,提高作业效率,缩短作业周期,降低作业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