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5013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711380625.5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排量连续供液不同流体间快速切换装置,包括A流体汇流管、B流体汇流管、缓冲管汇、直推式切换阀,直推式切换阀阀体侧壁两端设置有与内腔相通的2个上液流端口和2个下液流端口,A流体汇流管、B流体汇流管一端分别连接于阀体两端的上液流端口,缓冲管汇为三通管路,两个端口分别与阀体两端的下液流端口连接,阀体内的两顶端分别设置有“V”形密封垫,控制液流切换的阀芯体为一柱状活塞体,两端带有锥形体,与“V”形密封垫锥形座配合形成密封,阀芯体和阀体上设有带动阀芯体移动实现液流切换的手动控制组件。本发明采用手动方式,借助于档杆的移动转换切断,可以在2‑3秒内完成切换,实现了对油气井大型酸压连续供液不同流体间快速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815013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380625.5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排量连续供液不同流体间快速切换装置,包括A流体汇流管、B流体汇流管、缓冲管汇、直推式切换阀,直推式切换阀阀体侧壁两端设置有与内腔相通的2个上液流端口和2个下液流端口,A流体汇流管、B流体汇流管一端分别连接于阀体两端的上液流端口,缓冲管汇为三通管路,两个端口分别与阀体两端的下液流端口连接,阀体内的两顶端分别设置有“V”形密封垫,控制液流切换的阀芯体为一柱状活塞体,两端带有锥形体,与“V”形密封垫锥形座配合形成密封,阀芯体和阀体上设有带动阀芯体移动实现液流切换的手动控制组件。本发明采用手动方式,借助于档杆的移动转换切断,可以在2-3秒内完成切换,实现了对油气井大型酸压连续供液不同流体间快速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209630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28326.4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17/042 , F16F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PDC钻头的缓冲瞬时减压短节,包括:减压键槽本体、缓冲弹簧、缓冲减压键本体、止退压盖,止退压盖通过螺纹与减压键槽本体链接,将缓冲减压键本体限制于减压短节内;减压键本体与减压键槽本体经两端弹簧固定销弹簧连接。在PDC钻头切削井底岩石过程中,因PDC钻头切削地层因粘滑效应以及地层不均质性,PDC复合片与井底岩石之间发生冲击,PDC复合片以次将冲击传至钻头、减压键槽本体、缓冲弹簧以及缓冲减压键本体,缓冲弹簧被压缩,在减压键槽底部顺时针降低坡度滑道的作用下,减压键槽本体以及钻头得以瞬时短距离上移降低钻压,大幅降低PDC复合片因高压冲击导致的崩损。
-
公开(公告)号:CN11252131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27952.9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7C309/14 , C07C303/32 , C09K8/035 , C09K8/60 , C09K8/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子表面活性剂型粘土稳定剂及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粘土稳定剂使用效果差的问题。其制备方法包括,先将乙二胺与1,3‑丙烷磺内酯反应后得到的物质A,再将物质A与溴代烷烃进行反应,得到最终产品。该表面活性剂制备工艺可靠,成本较低,使用浓度低,范围广,用法简单,能长效抑制地层中粘土矿物的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1209630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128326.4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17/042 , F16F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PDC钻头的缓冲瞬时减压短节,包括:减压键槽本体、缓冲弹簧、缓冲减压键本体、止退压盖,止退压盖通过螺纹与减压键槽本体链接,将缓冲减压键本体限制于减压短节内;减压键本体与减压键槽本体经两端弹簧固定销弹簧连接。在PDC钻头切削井底岩石过程中,因PDC钻头切削地层因粘滑效应以及地层不均质性,PDC复合片与井底岩石之间发生冲击,PDC复合片以次将冲击传至钻头、减压键槽本体、缓冲弹簧以及缓冲减压键本体,缓冲弹簧被压缩,在减压键槽底部顺时针降低坡度滑道的作用下,减压键槽本体以及钻头得以瞬时短距离上移降低钻压,大幅降低PDC复合片因高压冲击导致的崩损。
-
公开(公告)号:CN11208153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127823.2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10/42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PDC钻头,包括:PDC复合片、中心轴、缓冲弹簧、固定螺栓、止推螺栓等。PDC复合片与中心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固定螺栓和止推螺栓通过螺纹与中心轴链接在一起;缓冲弹簧套于中心轴上,并固定于中心轴顶部台阶与固定螺栓之间。PDC复合片在切削地层因粘滑效应与井底岩石之间发生瞬时撞击时,PDC复合片依次推动中心轴、固定螺栓和止退螺栓往钻头本体安装槽内部运动,运动时中心轴与固定螺栓之间的缓冲弹簧被压缩,对PDC复合片与井底岩石之间的瞬时撞击起到缓冲作用,大幅降低瞬时作用力,避免PDC复合片发生崩损。
-
公开(公告)号:CN207934861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21787316.5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34/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控制直推式三通切换装置,包括A流体汇流管、B流体汇流管、缓冲管汇、直推式切换阀,直推式切换阀阀体侧壁两端设置有与内腔相通的2个上液流端口和2个下液流端口,A流体汇流管、B流体汇流管一端分别连接于阀体两端的上液流端口,缓冲管汇为三通管路,两个端口分别与阀体两端的下液流端口连接,阀体内的两顶端分别设置有“V”形密封垫,控制液流切换的阀芯体为一柱状活塞体,两端带有锥形体,与“V”形密封垫锥形座配合形成密封,阀芯体和阀体上设有带动阀芯体移动实现液流切换的手动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方式,借助于挡杆的移动转换切断,可以在2-3秒内完成切换,实现了对油气井大型酸压连续供液不同流体间快速切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562363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095038.0
申请日:2016-02-2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深部地层、超深地层井漏的抗高温桥接堵漏剂,所述堵漏剂由焦炭与精细胶粉复配而成,所述焦炭4~100目,含量为70~80质量%,所述精细胶粉80~200目,含量为20~30质量%。还加入0.2质量%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增加精细胶粉的亲水性,改善在其水基钻井液中的分散性。本发明与传统的桥接堵漏技术相比,均采用粗、中、细颗粒的堵漏剂,通过架桥、填充、封堵在地层漏失通道形成致密的堵塞层,阻止钻井液流失,本发明还采用了两种新型堵漏材料精细胶粉与焦炭粒复合堵漏。本发明粒级分布可调,焦炭粒刚性强,与精细胶粉复配,刚性与弹性兼备,密度低、悬浮性好,所形成的堵层抗压强度高,致密性好,抗180度高温。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46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179675.1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相态转化的暂堵转向方法,包括:(1)确定需要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2)确定暂堵储层的转向封堵强度大于或等于地层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差;(3)通过岩心、裂缝或管流的流动实验测试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的封堵能力,计算暂堵转向体系用量;(4)通过油管内液体温度在井筒内的分布曲线,得到井底温度变化的最高点;(5)确定适用的暂堵转向体系;(6)确定顶替液用量≥井筒容积+注液管线容积;(7)组织现场施工。本发明向封堵储层、裂缝、孔洞注入液体实现有效封堵,通过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变化达到暂堵转向工艺的要求,不需要额外添加破胶剂,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4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79675.1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3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相态转化的暂堵转向方法,包括:(1)确定需要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2)确定暂堵储层的转向封堵强度大于或等于地层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差;(3)通过岩心、裂缝或管流的流动实验测试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的封堵能力,计算暂堵转向体系用量;(4)通过油管内液体温度在井筒内的分布曲线,得到井底温度变化的最高点;(5)确定适用的暂堵转向体系;(6)确定顶替液用量≥井筒容积+注液管线容积;(7)组织现场施工。本发明向封堵储层、裂缝、孔洞注入液体实现有效封堵,通过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变化达到暂堵转向工艺的要求,不需要额外添加破胶剂,应用范围广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