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4601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27474.9
申请日:2019-12-04
发明人: 蒋文学 , 万向辉 , 李勇 , 吴增智 , 郑维师 , 陈平 , 金娜 , 王坤 , 谭欢 , 黄永章 , 武月荣 , 王玉功 , 柴巧玲 , 李珊 , 尹虎琛 , 徐方向 , 诗佳庆 , 李雪
摘要: 本发明涉及低压气井增产改造和储层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压气井中的低伤害压井液及配置方法,通过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可降解暂堵颗粒:10-20%;携带液:4-6%;解除剂:3-5%;其余为水。采用本发明可实现低压气井低伤害压井作业,压井液中的液相通过粘性增加携带固相颗粒,降低液体滤失,同时清洗近井筒有机和无机堵塞物,压井液中的固相颗粒通过组合桥架、自粘合形成高强度,强封堵段塞体,完成压井作业后自降解。低伤害压井液可提高修井作业效率,降低压井液滤失量,提高储层近井筒渗透性,达到低压气井低伤害压井作业的增产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93841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49987.X
申请日:2019-12-09
摘要: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冻点液态可回收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质量百分比的液态粘弹性表面活性剂5%-10%,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40%-50%,醇20%-30%,水溶性无机盐5%-10%,水溶性有机盐10%-20%,pH调节剂2%-10%,其余为水组成。本发明在-10℃至常温环境条件下保持可流动均匀液体状态,与1-2℃冰水混合20-40s可交联形成压裂液。本发明呈液态,具有低冻点、可直接混配、返排液可回收再利用等优势,解决液态清洁压裂液稠化剂冬季凝固问题,保障秋冬季寒冷季节压裂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77162.9
申请日:2019-12-12
IPC分类号: C09K8/68 , C09K8/88 , E21B43/267
摘要: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体化可回收可混调压裂液及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稠化剂0.08%-2.0%和余量的水混合而成;所述的稠化剂是质量百分比为2%-5%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和质量百分比为95%-98%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组合而成的混合物。本发明不需要提前配液、不需要连续混配车,实现直接混配连续施工,施工结束后现场无残留液体;本发明利用现场压裂返排液即可进行重复配制,解决了现场返排液难处理难题;本发明直接混配连续施工,无需连续混配车,无需配液,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0442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226851.7
申请日:2019-12-04
发明人: 蒋文学 , 金娜 , 李勇 , 郑维师 , 陈平 , 吴增智 , 汪小宇 , 谭欢 , 万向辉 , 王坤 , 黄永章 , 王所良 , 武月荣 , 李珊 , 王玲 , 李丹 , 尹虎琛 , 刘怡君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气田低压气井重复改造增产和储层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压气井压井中的可降解暂堵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主剂:45-65%;辅剂:15-25%;交联剂:5-10%;促降解剂:5-10%;抗氧化剂4-6%;固化剂4-6%;引发剂:2-4%;采用本发明可实现低压气井低伤害封堵和压井作业,低压气井压井用可降解暂堵材料在低压气井裂缝内和人工井底通过组合桥架、自粘合形成具有高强度、高摩阻、强封堵、低渗透性特点的压井段塞,阻止井底气体产出,降低作业过程中井控风险,在低压气井完成相应的井筒处理后,可降解暂堵材料缓慢降解,恢复储层渗透性,提升气藏整体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11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0241081.4
申请日:2021-03-04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9K8/5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含水油藏的堵水压裂裂缝转向剂及其制备方法,试试转向剂包括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吸水树脂颗粒20%~50%;可油溶渗透性多孔材料颗粒30%~40%;余量为无机增强剂。本发明所述适用于高含水油藏的堵水压裂裂缝转向剂可实现封堵原裂缝通道和压裂转向双重作用,吸水膨胀后可降低封固后的整体渗透率;封堵后强度高,可以实现裂缝转向;除此之外,原裂缝的可油溶渗透性多孔材料颗粒可油溶解除形成生产通道,挖潜原裂缝通道剩余油,提高单井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60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113106.3
申请日:2022-09-14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油气井井下除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缓释除硫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为:除硫本体:50‑70%;粘接剂:1‑5%;增强剂:5‑10%;余量为成型剂;一种固体缓释除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除硫本体加入反应器升温至80℃,先将除硫本体搅拌20‑30 min,然后加入增强剂搅拌20‑30 min,再加入成型剂搅拌10‑20 min,最后加入的粘接剂搅拌30‑40 min;将反应器温度升温至100℃,当温度升至100℃时,开启抽真空,反应30‑40 min,之后停止反应器加热,温度降低至90‑95℃并保持恒定;将反应器中材料输送至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90‑95℃,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和造粒得固体缓释除硫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258943.0
申请日:2021-10-28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9K8/68 , C09K8/86 , C09K8/84 , C07C291/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油气井压裂用粘弹性微纳米稠化剂、压裂液及制备方法,所述粘弹性微纳米稠化剂,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长链烷基氧化胺表面活性剂40%~50%,分散剂2%~4%,稳定剂0.5%~0.8%,水杨酸钠6%~8%,微纳米颗粒2%~5%,PH调节剂3%~6%,余量为水。所述压裂液由质量百分数为1%~5%的粘弹性微纳米稠化剂与质量百分数为95%~99%的水配制而成。本发明通过优化微纳米材料,创新提出的高厚径比的微米级材料的应用,与纳米材料性能协同互补,使得压裂液表观粘度提高3~6mPa·s,耐温能力由92℃提高至103℃,粘弹性微纳米压裂液滤失效率提高99%,压裂液重要技术指标明显提升,从而达到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061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226065.4
申请日:2021-10-21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气化增压供液系统及供液方法,该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储罐Ⅰ、二氧化碳气化增压装置、缓冲罐、压裂车、井口和仪表车,所述的二氧化碳储罐Ⅰ与二氧化碳气化增压装置连接,二氧化碳气化增压装置出口连接有二氧化碳储存装置,二氧化碳储存装置出口与缓冲罐进口连接,缓冲罐通过压裂车与井口连接;所述的仪表车与二氧化碳气化增压装置内的控制柜电连接。本发明使用气态二氧化碳驱替二氧化碳储罐Ⅱ内的液态二氧化碳,使压裂车得到持续且稳定的供液。本发明在压裂车与二氧化碳储罐Ⅱ之间加入缓冲罐,施工过程中二氧化碳储罐Ⅱ里的所有二氧化碳首先进入缓冲罐,通过缓冲罐为多路施工设备同时供液。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11869.0
申请日:2021-02-25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金属管柱材质腐蚀的实验装置,包括N2气源、补液单元、CO2气路单元、混合装置、高温高压腐蚀实验装置单元及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单元,补液单元的出口和CO2气路单元的出口均连接混合装置的入口,混合装置的出口和N2气源的出口均连接高温高压腐蚀实验装置单元的入口,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单元连接高温高压腐蚀实验装置单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研究超临界CO2流体对金属管柱的腐蚀影响时,未涉及相态变化问题,不能真实,准确的评价实际生产工况中管柱的腐蚀问题,本发明能够更真实、准确的评价实际生产工况中管柱的安全性能,同时还可以用于腐蚀机理的深入研究及配套的防腐措施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4052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012024.X
申请日:2022-08-23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一种用于高含水气井的相转化控堵水采气方法,包括含水气井排水通洗井;配制矿化剂,并向气井中注入二氧化碳和矿化剂,使二氧化碳矿化以对气井的含水孔隙进行封堵;通过注入氮气将二氧化碳矿化物推至气井的储层深部,以疏通靠近井筒的疏高渗透通道;进行焖井处理,等待形成稳定的封堵;开井生产,通过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可以计算生成的矿化剂的量,并根据生产过程中产水产气量进行作业效果评估。本技术方案基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的碳酸根与相应矿物离子结合沉淀的化学原理,实现在保留无水孔隙的前提下,针对含水孔隙进行封堵,极大程度上避免了既堵水又堵气的情况出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