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20153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119955.5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0G5/00 , B01D50/00 , B01D17/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料天然气放空分离、凝析油稳定一体化设备,包括筒体,在筒体轴中心顶部侧面设置有含油水混合液入口;在筒体轴向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放空气进气口、压力表开口、注水口和气相出口,通过压力表开口安装有压力表;在筒体轴向底部设置有排油口和排污口;在筒体轴向封头的中下部设置有加热器接入口,通过加热器接入口设置有加热装置;在筒体内设置有堰板。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将常规的放空分离器和凝析油稳定罐合二为一,优化并简化了凝析气田地面工艺流程,减小地面工程的占地面积,节省了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1822932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199212.9
申请日:2010-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家洪 , 宋德琦 , 陈运强 , 向波 , 王远江 , 胡平 , 张津 , 杨晓秋 , 秦兴述 , 郭成华 , 卢任务 , 孙林 , 冼祥发 , 李海荣 , 杜通林 , 胡益武 , 陈彰兵 , 李唯 , 缪晖 , 杜毅 , 陆永康 , 康洪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天然气中二氧化碳的复配型脱碳溶剂,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N-甲基二乙醇胺溶剂为91.00%~96.45%;活化剂为3.4%~8%;阻泡剂为0.05%~0.4%;缓蚀剂为0.05%~0.3%;抗氧化剂为0.05%~0.3%。本发明的复配型脱碳溶剂提高了与二氧化碳的反应速度,增大吸附量;减小了脱碳溶液循环量,降低溶液循环能耗;降低脱碳溶剂降解,减少脱碳溶剂的损耗量;同时,提高脱碳溶液的抗腐蚀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发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33544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80054.3
申请日:2013-07-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赵淑珍 , 李唯 , 李尹建 , 胡道华 , 王海波 , 阙燚 , 陈玉梅 , 薛文奇 , 万霜 , 周丁 , 陈海鹏 , 陈凤 , 孙蔺 , 孙在蓉 , 李春艳 , 吴靖寰 , 黄文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驱动压缩机余热利用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烟气型溴化锂制冷机组、管壳式换热器和冷却装置;通过在燃驱烟气管道上设置第一电动调节阀和第二电动调节阀,两个调节阀互为联动,实现对烟气的全量或部分量的余热进行回收,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同时将回收的热量转换成冷量用于降低工艺气的输送成本;本发明还通过设置冷水旁路调节阀,可根据需要实现对外输天然气的温度进行控制。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能最大限度地回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减少热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了天然气的热值,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外输天然气的温度,提高了外输量,降低了单位外输气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0588608C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710049014.2
申请日:2007-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 Y02P20/584
Abstract: 一种硫磺回收工艺方法,涉及硫磺回收装置的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在主燃烧炉内将含硫酸气与空气混合进行克劳斯反应,余热锅炉第一管程的过程气作为再热热源。本发明设置有气/气换热器,将硫磺回收装置余热锅炉第一管程的过程气或焚烧炉出口烟道上600℃烟气的热量作为后续反应器的再生热源;二级至四级反应器和三级至五级硫磺冷凝冷却器通过切换阀程序控制,每个切换周期均有两床反应器处于低温吸附态,一床反应器经历逐步升温和稳定再生、逐步预冷、稳定冷却几个阶段;本方法对反应器进行预冷,待再生后反应器完全过渡到低温吸附态时,下一个需要再生的反应器中催化剂才吸附饱和切换至再生,本发明的两床反应器处于低温吸附,有效避免了切换期间的硫磺回收率波动,提高了总硫磺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117214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049014.2
申请日:2007-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 Y02P20/584
Abstract: 一种硫磺回收工艺方法,涉及硫磺回收装置的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在主燃烧炉内将含硫酸气与空气混合进行克劳斯反应,余热锅炉第一管程的过程气作为再热热源。本发明设置有气/气换热器,将硫磺回收装置余热锅炉第一管程的过程气或焚烧炉出口烟道上600℃烟气的热量作为后续反应器的再生热源;二级至四级反应器和三级至五级硫磺冷凝冷却器通过切换阀程序控制,每个切换周期均有两床反应器处于低温吸附态,一床反应器经历逐步升温和稳定再生、逐步预冷、稳定冷却几个阶段;本方法对反应器进行预冷,待再生后反应器完全过渡到低温吸附态时,下一个需要再生的反应器中催化剂才吸附饱和切换至再生,本发明的两床反应器处于低温吸附,有效避免了切换期间的硫磺回收率波动,提高了总硫磺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79500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217288.8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制氢的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系统及工艺,主要包括SO2发生器、两级还原气体发生器、余热锅炉、过热段冷凝器、两级冷凝冷却器、三级过程气预热器、两级催化反应器、加氢反应器、急冷塔、吸收塔、富液泵、贫富胺液换热器依、再生塔、焚烧炉等。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加氢硫化物的氢源由本发明设施内部产生,避免了SCOT工艺采用的外部氢源;特别设置功能复合的两级还原气体发生器,确保了完全还原硫化物所需的较大富裕量的氢气;把还原气体发生器设置在硫磺回收区而非加氢反应区,更能保证加氢反应需要的温度不致过高,确保加氢反应更完全。
-
公开(公告)号:CN10397950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17288.8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1B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制氢的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系统及工艺,主要包括SO2发生器、两级还原气体发生器、余热锅炉、过热段冷凝器、两级冷凝冷却器、三级过程气预热器、两级催化反应器、加氢反应器、急冷塔、吸收塔、富液泵、贫富胺液换热器依、再生塔、焚烧炉等。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加氢硫化物的氢源由本发明设施内部产生,避免了SCOT工艺采用的外部氢源;特别设置功能复合的两级还原气体发生器,确保了完全还原硫化物所需的较大富裕量的氢气;把还原气体发生器设置在硫磺回收区而非加氢反应区,更能保证加氢反应需要的温度不致过高,确保加氢反应更完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393443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110233839.6
申请日:2011-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腐蚀试验橇,克服了实验室内腐蚀试验的局限性,能提供现场CO2的腐蚀试验,试验压力范围大、温度范围广,功能包括:CO2的相态变化观察试验;观测温度和压力变化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流速对CO2输送管材腐蚀影响试验;不同试验区块产出液腐蚀性能评价;CO2封存和注入地面管道设备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腐蚀筛选;模拟CO2封存和注入工况条件下缓蚀剂的筛选评估等试验。同时,本发明采用橇装化设计,结构紧凑、形状规则、占地面积小、可整体式运输、易于搬迁等特点,还能实现提前预制,以缩短野外施工的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943657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21705.9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氧控温注水橇及方法,通过橇装化设计方式,将水源除氧后,设置电加热器控温,达到常温~95℃温度无极精确控制,并通过设置柱塞计量泵升压,达到0.3~50MPa压力无极精确控制。本发明具有加注水压力范围大、温度范围广的特点,可用于生产流程或试验流程,能为现场生产提供保障,为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提供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39344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33839.6
申请日:2011-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腐蚀试验橇,克服了实验室内腐蚀试验的局限性,能提供现场CO2的腐蚀试验,试验压力范围大、温度范围广,功能包括:CO2的相态变化观察试验;观测温度和压力变化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流速对CO2输送管材腐蚀影响试验;不同试验区块产出液腐蚀性能评价;CO2封存和注入地面管道设备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腐蚀筛选;模拟CO2封存和注入工况条件下缓蚀剂的筛选评估等试验。同时,本发明采用橇装化设计,结构紧凑、形状规则、占地面积小、可整体式运输、易于搬迁等特点,还能实现提前预制,以缩短野外施工的工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