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898415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1533564.9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扶正装置的浮鞋,包括浮鞋本体、导引帽;所述浮鞋本体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浮鞋本体内部设有回压机构,所述回压机构可允许流体从浮鞋本体上部往下部流出,阻止流体倒流;所述导引帽为中空贯通结构,其上端与所述浮鞋本体的下部固定连接,其下端呈锥形,且所述导引帽的外壁上均布若干条一体式的扶正条。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浮鞋自带扶正功能,且比用其他方式进行扶正更为可靠,能够使得套管串更顺利的下到预定深度,提高套管的居中度,从而提高固井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2898383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1652005.X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井用双级地锚,包括外本体、活塞、弹簧及至少一组防逆流机构,防逆流机构包括单流体、浮球、浮球拦板,单流体为中空贯通结构,且设有缩颈处,浮球拦板上设有过流孔,且浮球拦板安装在单流体的贯通结构内,浮球位于浮球拦板与缩颈处之间能堵住单流体缩颈处;单流体、活塞依次套设在外本体内部,活塞通过剪销与外本体内壁固定连接,弹簧套设在活塞外壁上,其两端分别被限位;活塞侧壁及下端均周向均匀分布若干组地锚机构,通过对单流体施加轴向压力,活塞压缩弹簧,并使得地锚机构通过外本体侧壁伸出,实现地锚机构锚定;当撤销轴向压力,弹簧带动活塞回位,实现地锚机构复位。本实用新型带有复位功能、提高预应力固井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898353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1531471.2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B1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穿透性接触扶正器止动环,包括内套环、夹持环和外套环;所述外套环内壁上环向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夹持环套设在所述外套环内壁上,且其一端被所述凸起结构轴向限位,所述内套环一端伸入所述外套环内部,并与所述外套环通过锁定机构锁定,所述夹持环受到内套环伸入所述外套环内部的端面与凸起结构的内推挤压作用,发生膨胀,与套管外壁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止动环的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膨胀夹持环起到与套管夹持的作用,对套管不会造成穿透性接触损伤,操作简单;并采用锁定机构进行限位,防止内套环和外套环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减小夹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11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9018.X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连续油管的分流连接器,包括圆柱形的分流连接器本体,沿着轴向方向从分流连接器本体的顶端向内形成三段圆形内通道,双层连续油管的外层连续油管和内层连续油管分别搭在两个台阶上,最外侧的第一段内通道的管壁上形成有固定外层连续油管的第一内丝扣和安装密封圈的第一安装槽,第二段内通道的管壁上形成有固定内层连续油管的第二内丝扣和安装密封圈的第二安装槽,在第三段内通道的侧壁形成有贯通连接器本体侧壁的流入通道,沿着分流连接器本体轴向从外层连续油管顶压的台阶上延伸到分流连接器本体的底端形成有与外层连续油管相通的贯通的流出旁路,实现流体从外层连续油管流出和从内层连续油管流入的功能,满足双层连续油管带工具作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110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249018.X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连续油管的分流连接器,包括圆柱形的分流连接器本体,沿着轴向方向从分流连接器本体的顶端向内形成三段圆形内通道,双层连续油管的外层连续油管和内层连续油管分别搭在两个台阶上,最外侧的第一段内通道的管壁上形成有固定外层连续油管的第一内丝扣和安装密封圈的第一安装槽,第二段内通道的管壁上形成有固定内层连续油管的第二内丝扣和安装密封圈的第二安装槽,在第三段内通道的侧壁形成有贯通连接器本体侧壁的流入通道,沿着分流连接器本体轴向从外层连续油管顶压的台阶上延伸到分流连接器本体的底端形成有与外层连续油管相通的贯通的流出旁路,实现流体从外层连续油管流出和从内层连续油管流入的功能,满足双层连续油管带工具作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330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994752.9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工程数据压缩编码和解压缩编码方法、装置和设备,属于油气钻井领域。所述压缩编码方法包括:在预定时间内获取井下工程数据;确定井下工程数据的平均值;以平均值为基准,每测量一组井下工程数据,都与平均值相减进行差分,得到残差,同时确定井下工程数据的最小精度值;基于残差和最小精度值,确定各井下参数的传输变化值;比较相邻两次测量的井下工程数据是否发生变化,并将各井下工程数据的编码序列按照预定排列顺序组合形成井下工程数据的压缩编码。本发明利用差分和排列组合方法相结合能够在传输多个井下工程数据时,减少重复数据的传输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10444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111334557.5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生产及气井生产管柱除垢技术领域,是一种油气井生产油管清垢装置及清垢方法,前者包括上接头、中心杆、滑套、锥筒、压缩弹簧和存储筒,中心杆呈竖向设置且上端外侧与上部内侧具有内螺纹的上接头下端内侧密封螺接,中心杆下端设有上端延伸至中心杆上部的沉孔。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可以实现气井油管壁附着的垢物,为气井正常生产提供必要的生产通道,有效避免了因油管壁内部垢物堵塞造成的修井作业,同时本发明装置可通过钢丝试井车进行作业仅需配套加重装置即可入井施工,投入成本极低,有效避免了化学剂除垢对气井油管产生伤害,是一项方便快捷的气井油管壁除垢装置,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67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432572.2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密封特殊螺纹振动疲劳失效试验评价和分析方法,对实物试样进行气密封特殊螺纹振动疲劳失效试验评价方法;根据有限元分析螺纹结构和主密封面在载荷状态下最大主应变和最大主应力;依据主密封面应力状态判定是否满足发生材料力学性能改变循环软化条件,依据最大主应力变化幅值,采用疲劳实验轴向力控制方法进行材料循环应力应变试验并建立材料屈服强度变量函数;确定最终屈服强度代入有限元模型分析主密封接触压力和长度的密封能变化与内压比较,确定密封完整性和螺纹结构疲劳失效性能,完成气密封特殊螺纹振动疲劳失效分析。本发明为气密封特殊螺纹在特定工况振动载荷下密封和结构两个完整性使用及分析预测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2967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922404.0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浆脉冲数据编码和传输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编码方法包括:确定需要编码的测量数值和总数;确定出每个维度所对应的十进制数范围;将各测量数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在每个维度上;确定每个维度在理论上需要的第一维度时间槽数量x0;确定相似度H和相似度时间槽数量y;将相邻两次传输数据中出现维度坐标值差异的某一维度i所需要的第二维度时间槽数量xi确定为第一维度时间槽数量x0;将编码序列确定为:相似度时间槽数量y加上第二维度时间槽数量xi的组合形式。所述传输方法按照所述编码方法进行编码后完成数据传输。本发明的编码方式简单,且引入相似度指数对传输数据进行了压缩,提高了传输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67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2095.5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黏结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石油与天然气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油基黏结堵漏剂领域,所述堵漏剂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所述多种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胶乳溶液10%‑30%、环氧树脂40%‑60%、催化剂1%‑5%、疏水改性纳米二氧化硅2%‑8%、硅酸钙1%‑5%、固化剂5%‑20%和促进剂0.5%‑2%。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常规油基堵漏材料无法膨胀的缺点,提升油基堵漏中封堵层的致密性与承压能力;可有效提升与其他堵漏材料间的黏结能力,避免油基流体中堵漏材料间的相互滑脱;提升了堵漏材料在漏层中的滞留能力与封堵层的封堵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