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507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09669.6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酸酯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乙醇溶剂中加入乙二醇,搅拌均匀,缓慢加入硼酸,其中,乙二醇和硼酸摩尔比=1:(1.0‑1.2),搅拌回流1‑2h后,通过减压蒸馏法除去其中的乙醇溶剂,得到中间体;将中间体与四亚乙基五胺混合在一起,其中,四亚乙基五胺与中间体的摩尔比为1:(5.0‑5.5),以2~5℃/min速率加热至100‑120℃,继续反应,降至室温,得到产物即为硼酸酯交联剂。本发明的硼酸酯交联剂是含有五个硼酸酯基团,具有交联时间可控、加量少、交联后冻胶耐温耐剪切性能好等特点,可用于油田产出水配制压裂液交联,有效缓解环保和压裂用水两大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7499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0120.0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相页岩用高效助排剂,包括氟碳类表面活性剂、碳氢类表面活性剂和氟硅表面活性剂,且氟碳类表面活性剂、碳氢类表面活性剂和氟硅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3):(5-7):(8-10);其中,氟碳类表面活性剂采用全氟己基聚乙烯醚磺酸盐;氟硅表面活性剂采用N-二甲氨基丙基-N-三乙氧基硅烷;碳氢类表面活性剂采用十八烷基二己基甜菜碱。本发明陆相页岩用高效助排剂剂在降低表界面张力同时可有效增大接触角,减小毛细管阻力,具有双疏效应,可以用于含水饱和度高、自吸能力差、吸附气含量高等特点的陆相岩储层。
-
公开(公告)号:CN1169486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411075.3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双疏表面活性剂及低渗致密油气储层用纳米排驱压裂液;纳米双疏表面活性剂由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端烃基聚硅氧烷线性体作为主剂与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后,将所得预聚体与N‑丁基二乙醇胺和甲基吡咯烷酮反应进行扩链,再与硅烷偶联剂反应实现封端,最后在三乙胺和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液中乳化制得;而低渗致密油气储层用纳米排驱压裂液由在包含有纳米双疏表面活性剂的基液中分散均匀交联液制备而成;该纳米双疏表面活性剂的胶束粒径满足进入地层微孔隙吼道的要求,且对外表现为疏水性、驱替性能好,使低渗致密油气储层用纳米排驱压裂液表现出吸附力小、作用距离远、效用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94862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411075.3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双疏表面活性剂及低渗致密油气储层用纳米排驱压裂液;纳米双疏表面活性剂由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6‑己二醇酯二醇、端烃基聚硅氧烷线性体作为主剂与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后,将所得预聚体与N‑丁基二乙醇胺和甲基吡咯烷酮反应进行扩链,再与硅烷偶联剂反应实现封端,最后在三乙胺和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液中乳化制得;而低渗致密油气储层用纳米排驱压裂液由在包含有纳米双疏表面活性剂的基液中分散均匀交联液制备而成;该纳米双疏表面活性剂的胶束粒径满足进入地层微孔隙吼道的要求,且对外表现为疏水性、驱替性能好,使低渗致密油气储层用纳米排驱压裂液表现出吸附力小、作用距离远、效用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08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11173.0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风光 , 蔡景超 , 常青 , 邵帅 , 尹海霞 , 张磊 , 谢银华 , 阮宝生 , 王红科 , 张秋红 , 杜立颖 , 张毅 , 王越 , 靳剑霞 , 卢伟 , 刘金松 , 郝鹏涛 , 徐瑞国
IPC: C08F283/06 , B01D17/05 , C08F220/56 , C08F220/58 , C08F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共聚物破乳剂、含有高分子共聚物破乳剂的复合型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高分子共聚物破乳剂由腰果酚聚氧乙烯醚酯、1,3‑二氟‑5‑乙烯基苯、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四种单体分别与链转移剂预制形成四种单体混合物,而后加入至由水、丙酮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形成稳定胶束体系;复合型破乳剂由共聚物破乳剂、酚醛树脂类破乳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类破乳剂和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混合制备而成;采用该高分子共聚物破乳剂复配形成的复合型破乳剂具备破乳速度更快,环境友好、抗温抗盐、破乳率高的优点,满足页岩油压裂增产措施的技术要求,且该高分子共聚物破乳剂及复合型破乳剂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易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66540.X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常青 , 李风光 , 谭锐 , 蔡景超 , 陈得裕 , 王红科 , 张秋红 , 徐昊垠 , 牛增前 , 李伟 , 刘金松 , 王越 , 刘音 , 卢伟 , 曹骕骕 , 赵鹏 , 徐瑞国 , 邵帅 , 孙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酶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生物酶增效剂通过在无菌条件下将嗜热地芽孢杆菌A‑2活化、培养、扩培后于40~60℃发酵48~72h提取得到;该生物酶增效剂具有表、界面张力小,洗油率高,耐温可达140℃的优点,使其应用于压裂施工作业中能够有效提升压裂液的助排效果和乳化作用,提升压裂液的驱油效果,满足常规油气藏80~140℃的应用条件,有效提高压后稳产时间;此外,该生物酶增效剂制备方法、条件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14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279333.7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压裂所用的减阻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悬浮型滑溜水减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解决现有悬浮型滑溜水减阻剂存在耐盐性差且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该滑溜水减阻剂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为:工业白油:40%~60%;乳化剂:5%~10%;分散剂:8%~12%;带有磺酸基团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10%~20%;其余为水;各组分在常温常压进行反应得到悬浮型滑溜水减阻剂。该悬浮型滑溜水减阻剂具有良好的耐盐性且制作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5749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430120.0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相页岩用高效助排剂,包括氟碳类表面活性剂、碳氢类表面活性剂和硅烷表面活性剂,且氟碳类表面活性剂、碳氢类表面活性剂和硅烷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3):(5‑7):(8‑10);其中,氟碳类表面活性剂采用全氟己基聚乙烯醚磺酸盐;硅烷表面活性剂采用N‑二甲氨基丙基‑N‑三乙氧基硅烷;碳氢类表面活性剂采用十八烷基二己基甜菜碱。本发明陆相页岩用高效助排剂剂在降低表界面张力同时可有效增大接触角,减小毛细管阻力,具有双疏效应,可以用于含水饱和度高、自吸能力差、吸附气含量高等特点的陆相岩储层。
-
公开(公告)号:CN1200052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23501.3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常青 , 李风光 , 蔡景超 , 徐昊垠 , 李伟 , 王红科 , 周勋 , 邵帅 , 刘金松 , 牛增前 , 陈得裕 , 冯强 , 吴兆亮 , 卢伟 , 吕选鹏 , 王晓磊 , 张秋红 , 王越 , 张磊 , 杨东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储层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盐高效聚胺硼交联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发散法分散合成树枝状聚氨基‑胺配位体再与硼酸酯反应,通过聚氨基‑胺结构对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提高交联剂的耐盐性,形成多交联点,进而提高与瓜胶的交联强度、增加交联结构复杂性,提高压裂液耐温耐剪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88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56567.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压钻井的大通径高压过滤装置,主体为一个两条大通径通路的管汇,管汇中包括两条通路,各通路分别安装有大通径高压过滤元件与大通径手动平板阀。井口返出的钻井液将经过该装置的其中一条通路过滤后进入控压节流管汇,一旦该通路的过滤装置被堵塞,可人工切换至备用通道恢复钻井液的流动。管路通径大,在各项性能满足的条件下,增大导流出口面积,减少阻力及控压设备堵塞憋压风险,同时有效解决大排量、井眼尺寸大,掉块大等工况,所造成的流量监测精度低、环空压力计算不准确、管汇及流量计易堵塞,压力控制精度低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