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99207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410469215.8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一种能减缓前段堵塞的可反冲洗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出水渠顶部密封,湿地前段(前1/4~1/2)基质粒径大于后段基质粒径,进水端到出水端底部有一个上升的坡度,进、出水均采用穿孔墙,长度较常规人工的常用长度小,一般在15m以内,最大不超过20m,前段基质粒径为12mm~30mm,后段基质粒径为4mm~12mm,进水端到出水端的上升坡度为0.5%~2%,进水穿孔墙和出水穿孔墙上的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匀布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前端粒径大于后段,可以延缓湿地前端的堵塞,并能提高湿地的水力效率,出水渠密封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通过反冲洗解决湿地的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199516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08566.1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3D1/02 , B03D1/14 , B03D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识别的加药量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模式识别与浮选加药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利用训练好的煤质识别模型,对入料煤质图像进行实时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判定多模态工况后与预设规则相结合,计算对应的初始加药量。通过实时采集尾矿灰分、尾矿白色泡沫量以及尾矿跑粗情况等关键特征,采用三角隶属度模糊方法进行区间划分和加权计算,动态优化药剂补偿量。将基于初始加药量与综合药剂补偿量计算得到的加药量决策值,及时传输至智能加药站,完成加药控制的闭环操作。本发明综合考虑入料煤质及尾矿情况,实现了复杂工况下加药量的精准计算与控制决策的实时反馈,保障了浮选工艺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399207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469215.8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一种能减缓前段堵塞的可反冲洗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出水渠顶部密封,湿地前段(前1/4~1/2)基质粒径大于后段基质粒径,进水端到出水端底部有一个上升的坡度,进、出水均采用穿孔墙,长度较常规人工的常用长度小,一般在15m以内,最大不超过20mm,前段基质粒径为12mm~30mm,后段基质粒径为4mm~12mm,进水端到出水端的上升坡度为0.5%~2%,进水穿孔墙和出水穿孔墙上的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匀布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前端粒径大于后段,可以延缓湿地前端的堵塞,并能提高湿地的水力效率,出水渠密封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通过反冲洗解决湿地的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204400705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20036211.0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端底部曝气可反冲洗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易于堵塞的前端部分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同时采用一定的粒径级配,前端粒径小于后端以减短堵塞的距离,缩短设置曝气装置的距离,进水端采用穿孔墙,出水端采用穿孔墙或穿孔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底部曝气与出水端进水反冲洗的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反冲洗效果,同时前端底部曝气可以强化处理效果,特别是脱氮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4342526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20529452.4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基质级配和冲洗防治堵塞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在常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基础上,根据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常发生堵塞的前段距离,将湿地基质床分为两部分,进水端一侧的左下方大粒径基质和出水端一侧的右上方小粒径基质。在两种粒径的分界线上设置冲洗管,其靠近大粒径基质一侧的开孔率大于靠近小粒径基质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粒径分配和冲洗,可以在不降低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有效延缓和防止人工湿地的堵塞,延长人工湿地使用寿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