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7476.2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3/263
Abstract: 一种甲烷原位燃爆压裂助燃剂多级投放工具与方法,工具:外导流筒同轴地套装在内储气筒的外侧,其上端通过环形连接板与内储气筒的上部连接;中心筒同轴地设置在内储气筒中,其下端依次穿过内储气筒底板、外导流筒底板,其上端连接封堵漏斗;内储气筒底板上开设有定压喷孔,并安装有定压塞;外导流筒上开设有侧向开孔;方法:在多个投放工具中分别充入需求量的气态助燃剂;使各级封隔器坐封;投入钢球,封堵中心筒,利用高压氮气推动环形活塞下移,将气态助燃剂压入密封投放区段中;由下向上依次进行各个密封投放区段的助燃剂投放作业。该工具及方法可以根据各段甲烷储层空间需求对助燃剂进行分段定量投放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625531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000851.5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03G4/00
Abstract: 一种新型规模储能的方法,构造能够进行循环取热与发电的增强型地热系统;地热储层裂缝网络封堵;将注入管道接入热力发电站,将取热管道通过辅助加热系统接入热力发电站;使用富余风电、富余光电驱动辅助加热系统对导热油进行加热;热力发电站通过注入井内的注入管道向地热储层注入取热流体,使取热流体由注入井向地热储层的裂缝网络内部流动扩散,并与地热储层充分接触进行换热后转变成高温取热流体;利用生产井中的取热管道将地热储层中的高温取热流体抽采到地面,然后经过辅助加热系统的二次加热保温后流入热力发电站进行发电;交替进行储热和取热发电过程,从而保证电能稳定输出并网。该方法能实现风、光和地热等新能源的协同开发与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915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427867.X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线立井凿井井架受力监测系统与承载性能评价方法,系统:传感器及采集单元主要由加速度及表面应变传感器、无线加速度及应变采集模块、云计算平台、显示及移动监测终端组成;加速度及表面应变传感器均安装在立井凿井井架上,云计算平台分别与无线加速度及无线应变采集模块、显示监测终端和移动监测终端连接。方法:建立立井凿井井架三维有限元模型;求解立井凿井井架工作荷载分级作用下结构受力和振动特征参数数据库;根据受力监测结果和实际凿井工况对立井凿井井架的受力状态和承载性能进行实时评估;实时评估结果按照设定安全等级在监测终端显示或预警;该系统及方法可实现对立井凿井井架受力状态和承载性能的实时远程监测、评估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817445.4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家渠煤矿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及其表面高速激光熔覆铁基非晶防护层的制备方法,属于表面工程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基体表面进行前处理,所述基体为无缝钢管;将铁基非晶粉末通过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基体表面制备单层多道铁基非晶防护层,其中,铁基非晶粉末为真空气雾化球形粉末,粉末粒度15~53μm;高速激光熔覆系统的熔覆头的位置保持在无缝钢管的轴线位置,高速激光熔覆实验的离焦量为12~15mm的范围内,激光功率为1600W~2000W,扫描速度为50mm/s~150mm/s,得到铁基非晶防护层,所述铁基非晶防护层的非晶含量不低于90%。
-
公开(公告)号:CN116771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55244.X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3/263 , E21B43/26 , E21B43/267
Abstract: 一种甲烷原位燃爆压裂缝网支撑的方法,筛选出小粒径、大粒径煤矸石颗粒;将压裂装置送入压裂目标层段;利用压裂车对助燃剂进行加压后再泵入井筒周围的压裂孔道中,直至甲烷浓度达到燃爆条件时停止,并进行点火作业,使甲烷‑助燃剂混合气体发生燃爆;使小粒径煤矸石颗粒和助燃剂充分混合形成小粒径煤矸石颗粒‑助燃剂混合物,再泵送至复杂裂缝网络的内部;使大粒径煤矸石颗粒和助燃剂充分混合形成大粒径煤矸石颗粒‑助燃剂混合物,再泵送至复杂裂缝网的内部;对甲烷‑助燃剂混合气体进行点火作业,使煤矸石颗粒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强度莫来石,形成高强度支撑剂;完成所有层段作业。该方法能实现压裂缝网的可靠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3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32515.X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上海城建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受力自感知顶管管节及其制造方法、施工监测方法,管节:管节中装配有土压力计、孔隙水压力计、双向混凝土应变计、集线盒和无线数据采集设备;方法:在管节外侧面沿周圈定位出四个安装位置A和六个安装位置B,在对应管节端面上沿周圈定位出四个安装位置C;在每个安装位置A安装一支土压力计和一支孔隙水压力计;在每个安装位置B安装一组双向混凝土应变计;在每个安装位置C安装一支位移计;在管节内侧安装集线盒;将传感器接入集线盒,并与无线数据采集设备连接;管节经过预制和养护;现场使用时由数据采集设备按设定频次采集传感器信号,并发送给云服务端。该管节及方法可实时获取顶管施工过程中管节的核心受力变形数据,指导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6986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570510.3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海钻机起升钢丝绳弯曲摩擦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一种深海钻机起升钢丝绳弯曲摩擦疲劳试验装置,由机架模块、驱动模块、旋转模块、升降模块、夹具模块、接触加载模块、腐蚀模块、采集模块及数据处理模块组成:所述机架模块包括一块底板、支撑柱、长横梁、短横梁、加强筋、导向轴和导向轮,用来保证试验装置稳定性和承载驱动模块、驱动模块、旋转模块、升降模块及夹具模块。采用该技术方案后,该装置能模拟电化学腐蚀环境、弯曲疲劳、摩擦磨损的复杂耦合工况,可揭示不同工况条件和不同摩擦配副下钢丝绳的弯曲摩擦疲劳损伤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500995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857052.5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江苏蒙哥马利电梯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66B5/00 , B66B7/04 , G06F30/17 , G06F119/04
Abstract: 一种超高速电梯振动及滚动导靴磨损耦合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超高速电梯检测系统领域。滚动导靴安装在超高速电梯的电梯轿厢顶端,振动检测模块、滚动导靴磨损检测模块和损伤定位模块安装在滚动导靴上,PC端处理模块与预警模块放置在电梯井底处;振动检测模块、滚动导靴磨损检测模块和损伤定位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与PC端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PC端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可视化模块和预警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优点:本发明能够实现振动和磨损在线无损检测,具有检测效率高、安装简单和安全性强等特点,能实时检测速度>3m/s的超高速电梯振动和滚动导靴磨损,动态评估电梯振动与滚动导靴磨损程度耦合作用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6255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00851.5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F03G4/00
Abstract: 一种新型规模储能的方法,构造能够进行循环取热与发电的增强型地热系统;地热储层裂缝网络封堵;将注入管道接入热力发电站,将取热管道通过辅助加热系统接入热力发电站;使用富余风电、富余光电驱动辅助加热系统对导热油进行加热;热力发电站通过注入井内的注入管道向地热储层注入取热流体,使取热流体由注入井向地热储层的裂缝网络内部流动扩散,并与地热储层充分接触进行换热后转变成高温取热流体;利用生产井中的取热管道将地热储层中的高温取热流体抽采到地面,然后经过辅助加热系统的二次加热保温后流入热力发电站进行发电;交替进行储热和取热发电过程,从而保证电能稳定输出并网。该方法能实现风、光和地热等新能源的协同开发与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788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367031.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3/26 , E21B7/04 , E21B43/2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煤层增透方法,按照从巷道底部向巷道上部的方式依次钻取水平钻孔,在已经形成的水平钻孔内,沿竖直向上和与水平钻孔垂直的水平方向钻出多组竖直钻孔以及侧向钻孔;在顶板下部钻出顶板水平井;在最上层的各个水平钻孔内向上钻出对应的竖直连通孔,使竖直连通孔连通最上层的水平钻孔与顶板水平井的水平段;对煤层内水平钻孔进行封堵,然后投放液态助燃剂;对煤层内甲烷进行预抽采,待抽采出甲烷浓度超过80%后,关闭地面井口,然后引燃引爆煤层复杂钻孔网络内的甲烷‑助燃剂混合物;不断在煤层内进行助燃剂投放与燃爆致裂作业,促进复杂钻孔网络周围裂缝不断扩展延伸。该方法操作简单,实施成本低,其对煤层的增透效果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