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694382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0940835.4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装备,包括:壳体,壳体内顶壁固接有竖直的支撑杆;驱动机构包括主驱动组件,主驱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顶部,主驱动组件上设有往复组件,主驱动组件一端伸出壳体并传动连接有副驱动组件粉碎机构包括第一粉碎组件和第二粉碎组件,第一粉碎组件与往复组件传动连接,且第一粉碎组件与第二粉碎组件转动方向相反;研磨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研磨头,研磨头与转动组件上下对应并具有间隙,转动组件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底部,通过往复的双正反搅拌破碎,能够提高粉碎均匀性,提高粉碎效果,并配合研磨机构,进一步提高建筑垃圾的粉碎效果,以达到合格要求。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69438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40835.4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装备,包括:壳体,壳体内顶壁固接有竖直的支撑杆;驱动机构包括主驱动组件,主驱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顶部,主驱动组件上设有往复组件,主驱动组件一端伸出壳体并传动连接有副驱动组件粉碎机构包括第一粉碎组件和第二粉碎组件,第一粉碎组件与往复组件传动连接,且第一粉碎组件与第二粉碎组件转动方向相反;研磨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研磨头,研磨头与转动组件上下对应并具有间隙,转动组件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底部,通过往复的双正反搅拌破碎,能够提高粉碎均匀性,提高粉碎效果,并配合研磨机构,进一步提高建筑垃圾的粉碎效果,以达到合格要求。

    一种大孔隙混凝土荷载与渗流耦合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992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1491858.9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一种大孔隙混凝土荷载与渗流耦合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通过在压力机上部压头与下部工作台之间设置试块缸筒,缸筒底部与出水底座进行连接,在大孔隙混凝土试块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透水板和下透水板,同时在上透水板的上方设注水活塞,注水活塞一方面用于传递压头施加的轴向荷载,另一方面用于接收压力水,并将该压力水下送至大孔隙混凝土试块,实现了对大孔隙混凝土试块轴向荷载和渗流压力耦合下的渗流性研究;方法:调试设备;进行保持轴向荷载不变、改变渗流压力和保持渗流压力不变、改变轴向荷载的渗透率测试,实现了对大孔隙混凝土试块轴向荷载和渗流压力耦合下的渗流性研究,便于定量分析大孔隙混凝土试块渗透性的影响因素。

    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废弃炉渣用破碎及筛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37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84037.8

    申请日:2022-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炉渣破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废弃炉渣用破碎及筛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桶体,桶体内壁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破碎组件、回收组件和筛分组件,桶体顶部设有推料组件,桶体侧壁转动连接有曲轴,曲轴竖向设置,推料组件和破碎组件均与曲轴传动连接,曲轴端部传动连接有第一动力部,桶体一侧设有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底部与回收组件位置相对应,螺旋输送机顶部与桶体进料口位置相对应,桶体下方设有出料口。本发明可以达到提高炉渣破碎均匀性的目的。

    一种能有效减小围岩扰动的盾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4877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656354.7

    申请日:2020-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有效减小围岩扰动的盾头系统,进行掘进时通过压力检测装置将实时检测的地应力反馈给地面控制系统,同时GIS定位系统对盾构机的实时位置进行定位,并将定位数据反馈给地面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系统将实时定位数据结合实时地应力数据对两个气囊进行校准调整,进而通过两个气囊实时调整盾构机的推进动力,使盾构机保持稳定的推进速度;另外防水浆液通过注浆孔排放至盾壳Ⅰ和盾壳Ⅱ连接处,此时渣土与防水浆液接触混合形成渣土防水混合物,并经过盾壳Ⅱ外部对其进行挤压,使其压实固定在盾构机掘进后形成的隧道采空区表面;从而提高了隧道采空区表面的土体强度及防水处理,达到了防止地表沉降的效果,并且平整了帮面及减少了渗水路径。

    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5634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61886.7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面皮压制机构包括下料斗和多对压面辊,下料斗支设在皮带输送机A的上方;侧边切割机构包括一对圆形切刀;压面机构包括与皮带输送机A间隙配合的压面辊筒;第一分割机构包括由一对直线电动推杆A驱动的条形切刀A;第三分割机构包括由直线电动推杆B驱动的条形切刀B;第二分割机构包括沿切割辊筒长度方向安装的多个环形切刀;加注捏合机构包括接料平台和捏合机构;接料平台上设有多个下料口;溜料板过渡连接皮带输送机A的左端与接料平台;托架上设有多根下料管路;储料料斗右端底部通过多个出料管路与多根下料管路的中部贯通连接;捏合机构设包括由成对直线电动推杆D驱动的成对夹板。该装置可便于实现馄饨的批量化生产。

    一种建筑密封材料弹性恢复率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4804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731599.1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一种建筑密封材料弹性恢复率测试装置,一对侧护板相间隔地固接在底板的上端;下夹具由一对L型夹具单体A组成;一对L型夹具单体A的竖直段固接在底板的上端;上夹具主要由连接梁、圆柱梁和L型夹具单体B组成,一对L型夹具单体B的竖直段分别与连接梁的两端固接;圆柱梁与连接梁上端固接,其外侧设有外螺纹;电机通过一对固定板设在一对侧护板的上端之间,其输出轴与加载套筒的上端固接;加载套筒的下部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圆柱梁上部的外侧;一对套筒限位板的里端与加载套筒中部的环形凹槽相配合;导向横梁里端与一侧的L型夹具单体B固接,其外端与固接在侧护板上的一对导向限位板限位配合。该装置体积小巧、重量轻、操作方便、且制造成本低。

    一种涨紧式锁紧锚杆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979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0319294.4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一种涨紧式锁紧锚杆,包括锚杆组件、涨紧组件和锚头组件;涨紧组件包括套筒、支撑涨杆、定位套和调节螺母;套筒左右移动在锚杆杆体左部,每个支撑涨杆的左端转动安装在套筒上,绑带将多个圆周均匀布置的支撑涨杆的右端聚拢绑紧;调节螺母螺纹安装在锚杆杆体上;定位套滑动套装在锚杆杆体上,套筒与定位套相对移动时,定位套将多个支撑涨杆涨开并使支撑涨杆的一端与钻孔内壁接触;锚头组件包括固定头和第二弹簧,锚杆杆体的左端左右移动并限位设置在固定头右端的盲腔内;当第二弹簧压缩时时,其一端与固定头接触、另一端与套筒接触。本涨紧式锁紧锚杆,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锚杆在钻孔内涨开自锁,提升锚固力,更加稳固可靠。

    一种能提高抗拔效果的注浆膨胀锚杆

    公开(公告)号:CN11287905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0062393.9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提高抗拔效果的注浆膨胀锚杆,包括锚头、锚杆主体、托盘和多个侧向膨胀装置,所述锚杆主体中心沿轴线开设通孔,锚头固定在锚杆主体一端,锚杆主体的侧部开设多个排浆口,多个侧向膨胀装置装在锚杆主体的外侧、且分别覆盖各个排浆口;所述侧向膨胀装置包括钢片和柔性带,钢片一端通过铰链与锚杆主体的外侧连接,柔性带覆盖钢片外部并使钢片与锚杆主体的外侧紧密贴合;托盘装在锚杆主体上并通过螺帽限位;本发明通过注浆的同时实现锚杆的膨胀展开,进而使倒刺嵌入围岩及钢片对围岩施加的膨胀力,有效增大锚杆对周围围岩的锚固范围,防止锚杆在使用过程中从围岩内滑脱的情况发生。

    一种适用于软弱围岩条件下的膨胀锚杆

    公开(公告)号:CN1128328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0061631.4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弱围岩条件下的膨胀锚杆,包括锚杆本体、托盘和杆芯;所述锚杆本体由四个锚杆片组成,四个锚杆片合围组成圆锥形锚头和圆柱形锚体、且圆锥形锚头的端部通过接头固定,锚体内部开设空心腔,将杆芯从杆尖部分通过锚体尾端的开口插入空心腔内,在插入过程中杆芯对空心腔内壁施压,进而使接头与圆锥形锚头的端部分离,此时四个锚杆片向周围持续展开,直至杆芯的外螺纹和空心腔内壁的内螺纹相互配合使底盘与锚体尾端压紧固定,四个锚杆片达到最大展开角度。本发明能在锚杆进入围岩后通过膨胀展开达到锚杆所需的锚固作用,进而大大减少锚杆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最终提高锚杆持续的支护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