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9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91665.6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可可盖煤业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区地热能井上井下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取热循环模块、二次换热模块、监测模块、补温模块和维护模块,取热循环模块包括:驱动泵和井下换热器,井下换热器内安装有导流壁管,驱动泵上连接有井下输送管和井上回流管,井下输送管和井上回流管均插设于井下换热器内,二次换热模块包括二次换热装置,二次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箱,第一换热箱与驱动泵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次换热输出管和一次换热输入管,补温模块包括补温装置,补温装置上安装有加热管。本发明通过相关的设计,提高对地热能的利用效果,实现取热不取水的效果,从而不会破坏地下水资源,另外还能够避免地热尾水的出现,进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长期循环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5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91900.X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可可盖煤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甲烷抽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炭甲烷高效抽采方法及设备,其中,一种煤炭甲烷高效抽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采前:预先探测煤层深度,根据煤层深度架设水平井和直井,将通过水平井和直井抽采的煤水气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利用;S2、开采中:在煤层采空区架设抽采管路系统以及回风井,根据抽采瓦斯浓度进行利用;S3、开采后:关闭矿井,在煤层采空区架设地面抽采井,利用地面抽采井抽采剩余甲烷,通过浓度智能混配技术对甲烷进行再利用。本发明在开采前、开采中以及开采后都可以根据瓦斯浓度进行分类抽采,并根据抽采的瓦斯浓度进行不同的利用,进而可以大大提高煤炭甲烷抽采效率以及抽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2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94608.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可可盖煤业有限公司 , 西安科技大学 ,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D9/11 , E21D9/02 , E21D9/12 , E21F15/00 , E21F15/08 , B01J19/00 , B07C5/02 , B07C5/34 , B07C5/3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低碳矿区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煤炭资源勘察方面: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绿色智能化勘查技术及设备,创建煤炭资源勘查过程的数字化平台;S2、煤炭开采方面:主、副斜井采用TBM工法施工,开发TBM云服务平台;S3、煤炭洗选方面:建立井下TDS智能分选系统,并与井下充填联动,实现“采‑选‑充”一体化的智能开采新模式;S4、降废方面:高盐水固化煤矸石技术与充填开采相结合。本发明从煤炭开发利用自身出发,围绕保障供应和低碳建设双重目标,突破煤炭精准保供以及开发开采‑运输‑洗选用“减碳、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煤炭开采‑运输‑洗选全过程碳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17308.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可可盖煤业有限公司 , 西安科技大学 ,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低碳,减碳:运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实现节能降耗;S2、负碳:开发新能源多能互补负碳技术,推动煤矿与新能源优化组合;S3、固碳:充分发挥煤矿区土地资源优势开发碳资源,实现煤矿区碳自平衡;S4、煤矿CO2的其他应用。本发明通过创新实施“低碳、减碳、负碳、固碳”煤矿建设四大工程,推动煤矿绿色低碳升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煤炭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完成煤矿5G系统应用全面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赋能;推进煤炭绿色开采,积极采用TBM工法、5G智能化煤矿等技术,优化选煤厂设计,确保满足绿色矿山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4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94448.2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C47/0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预埋式露天矿煤炭分层运输系统,包括提升运输段、分层运输段和可变运输段,提升运输段连通露天矿地表和坑底,分层运输段一端与提升运输段连通,另一端位于该层运输道路上任意位置,可变运输段为分层运输段的延长段且设置在相应分层的运输道路上。本发明实现煤炭或剥离物从坑底至坑外的连续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胶带运输机布置在箱式管道内,隔绝外部环境,消除了冬季、雨季等恶劣环境因素对胶带运输的影响;大部分设备设施不需要移设,工作面和内排向前推进时,仅需加铺箱式管道,延长水平运输段和坑底运输段即可,全矿开采完成后,提升运输段和分层运输段深埋于地下无需拆除,可用于人防工程或其他用途的地下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54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32427.9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山修复用酸碱中和剂喷洒装置,包括喷洒箱,所述喷洒箱的内壁上安装有L形隔板,所述喷洒箱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与L形隔板相对应的摆动孔。本发明中,需要喷洒时,通过搅拌机构可以对酸碱中和剂进行搅拌,进而防止酸碱中和剂产生堆积,通过水泵将酸碱中和剂吸入并通过水管进入喷洒腔条内,并通过多个喷管排出,同时搅拌机构在搅拌过程中会带动摆动机构让多个喷管来回摆动,从而满足固定宽度水域进行均匀喷洒,通过对准机构和调节机构可以满足不同宽度的水域进行对准,同时在对准时会使得传动机构带动摆动机构进行对应调节,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宽度的水域进行均匀喷洒。
-
公开(公告)号:CN11285390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69278.4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固废基碱激发胶凝筑路材料、制备方法及筑路方法,筑路材料:矿渣45~68份;粉煤灰23份;原道路泥结碎石材料382份;水玻璃40~55份。制备方法:将硅酸钠、氢氧化钠、水均匀混合制成含水率75%、模数为1.5的水玻璃激发剂;将粉煤灰23份、矿渣45份、原道路泥结碎石材料382份以及所述的水玻璃激发剂55份依次放入搅拌机中进行均匀搅拌得到筑路材料。筑路方法:采用粉料摊铺机将粉煤灰和矿渣均匀摊铺在原道路路面上;采用冷再生机对原有土质硬化路面进行刨铣;喷注激发剂,使激发剂与固体混合材料充分混合;采用压路机、平路机对路面进行反复碾压与刮平;该材料及制备方法制造成本低、环保性能好;该方法工艺简单,筑路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93944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687414.9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C47/02
Abstract: 一种巨厚倾斜煤层采区转向方法,露天煤矿开采中使用。利用工作线将整个开采区划分为两个部分,沿着沟槽的两侧进行煤层剥离,当北部的煤层少于南部煤层时,北部区域煤层率先开采完成时,将北部区域煤层的开采设备逐渐搬运到南部煤层的工作线参与后续开采,在西段工作线的最西侧逐步增加开采设备数量直至放置最大数额可容纳开采设备从而加大推进速度使原先的直线工作线变成弧线工作线推进,最终形成与原始工作线逆时针旋转90°的工作线,至此转向工作全部完成。其步骤简单且更早释放内排空间,缩短了排土运距,显著降低运输成本;而且还增加了剥采工作线长度,有效提高作业系统的年生产能力,从而改善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9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25669.1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C4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煤层露天矿平推扇形联合转向方法,包括跨区扩帮、平推保产、扇形联动、新区准备和回填平整五个步骤;本发明平推保产与扇形联动分别在浅部煤层和深部煤层同步进行,有效均衡了剥采比,避免了剥采比的突然增加;平推保产、扇形联动、新区准备等工序的紧密衔接,确保了露天矿在转向期间的有效工作线,确保了矿山产量的连续性;排土场可随工序推进而跟进排土,避免了排土空间不足的问题;扇形联动释放的采空区是最小的,有效避免了方案结束阶段剥离物料的大量远距离运输;方案各个阶段均在露天矿不同区域施工,避免了设备过渡集中带来的安全管理问题;方案整体结合了传统直角转向和扇形转向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54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0232427.9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山修复用酸碱中和剂喷洒装置,包括喷洒箱,所述喷洒箱的内壁上安装有L形隔板,所述喷洒箱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与L形隔板相对应的摆动孔。本发明中,需要喷洒时,通过搅拌机构可以对酸碱中和剂进行搅拌,进而防止酸碱中和剂产生堆积,通过水泵将酸碱中和剂吸入并通过水管进入喷洒腔条内,并通过多个喷管排出,同时搅拌机构在搅拌过程中会带动摆动机构让多个喷管来回摆动,从而满足固定宽度水域进行均匀喷洒,通过对准机构和调节机构可以满足不同宽度的水域进行对准,同时在对准时会使得传动机构带动摆动机构进行对应调节,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宽度的水域进行均匀喷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