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05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91900.X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可可盖煤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甲烷抽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炭甲烷高效抽采方法及设备,其中,一种煤炭甲烷高效抽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采前:预先探测煤层深度,根据煤层深度架设水平井和直井,将通过水平井和直井抽采的煤水气混合物进行分离回收利用;S2、开采中:在煤层采空区架设抽采管路系统以及回风井,根据抽采瓦斯浓度进行利用;S3、开采后:关闭矿井,在煤层采空区架设地面抽采井,利用地面抽采井抽采剩余甲烷,通过浓度智能混配技术对甲烷进行再利用。本发明在开采前、开采中以及开采后都可以根据瓦斯浓度进行分类抽采,并根据抽采的瓦斯浓度进行不同的利用,进而可以大大提高煤炭甲烷抽采效率以及抽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2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94608.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可可盖煤业有限公司 , 西安科技大学 ,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D9/11 , E21D9/02 , E21D9/12 , E21F15/00 , E21F15/08 , B01J19/00 , B07C5/02 , B07C5/34 , B07C5/3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低碳矿区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煤炭资源勘察方面: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绿色智能化勘查技术及设备,创建煤炭资源勘查过程的数字化平台;S2、煤炭开采方面:主、副斜井采用TBM工法施工,开发TBM云服务平台;S3、煤炭洗选方面:建立井下TDS智能分选系统,并与井下充填联动,实现“采‑选‑充”一体化的智能开采新模式;S4、降废方面:高盐水固化煤矸石技术与充填开采相结合。本发明从煤炭开发利用自身出发,围绕保障供应和低碳建设双重目标,突破煤炭精准保供以及开发开采‑运输‑洗选用“减碳、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煤炭开采‑运输‑洗选全过程碳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17308.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可可盖煤业有限公司 , 西安科技大学 ,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低碳,减碳:运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实现节能降耗;S2、负碳:开发新能源多能互补负碳技术,推动煤矿与新能源优化组合;S3、固碳:充分发挥煤矿区土地资源优势开发碳资源,实现煤矿区碳自平衡;S4、煤矿CO2的其他应用。本发明通过创新实施“低碳、减碳、负碳、固碳”煤矿建设四大工程,推动煤矿绿色低碳升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煤炭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完成煤矿5G系统应用全面推进信息化、数字化赋能;推进煤炭绿色开采,积极采用TBM工法、5G智能化煤矿等技术,优化选煤厂设计,确保满足绿色矿山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98794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91665.6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陕西延长石油榆林可可盖煤业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区地热能井上井下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取热循环模块、二次换热模块、监测模块、补温模块和维护模块,取热循环模块包括:驱动泵和井下换热器,井下换热器内安装有导流壁管,驱动泵上连接有井下输送管和井上回流管,井下输送管和井上回流管均插设于井下换热器内,二次换热模块包括二次换热装置,二次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箱,第一换热箱与驱动泵之间固定连接有一次换热输出管和一次换热输入管,补温模块包括补温装置,补温装置上安装有加热管。本发明通过相关的设计,提高对地热能的利用效果,实现取热不取水的效果,从而不会破坏地下水资源,另外还能够避免地热尾水的出现,进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长期循环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20007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14910.2
申请日:2025-04-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双向恒阻让压吸能锚杆及抗冲击方法,包括杆体、尾端变形吸能构件、首端变形吸能构件;杆体插接在钻孔内,且杆体的锚固段与钻孔之间通过锚固剂胶接固定;尾端变形吸能构件包括承载组件Ⅰ、形变组件Ⅰ和定位组件Ⅰ;定位组件Ⅰ固定在杆体的首端;形变组件Ⅰ套设在杆体上;承载组件Ⅰ设置在杆体上;首端变形吸能构件包括承载组件Ⅱ、形变组件Ⅱ和定位组件Ⅱ;承载组件Ⅱ套设在杆体上;形变组件Ⅱ套设在杆体上,且与承载组件Ⅱ抵接;定位组件Ⅱ可拆卸连接在杆体上,且与形变组件Ⅱ远离承载组件Ⅱ的一端抵接。本发明能够提供较大支护阻力,并能够在重复扰动冲击波作用下维持较高吸能效率,能有效降低锚杆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4036.0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华电煤业集团数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用液压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型高水基大流量数字比例阀,包括阀座,所述阀座的内部设置有阀体,阀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先导轴,先导轴的外表面套接有推杆,推杆与阀体活动连接,推杆与阀体之间设置有恒压腔,阀座的一端设置有盖板,先导轴设置在盖板的内侧,推杆的盖板之间设置有敏感腔,推杆的内部开设有低压配流孔和高压配流孔。本发明通过先导电机对先导轴进行转动并使得敏感腔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该阀根据敏感腔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化实现三种工作位置状态和三个流体通道连接方式的转换,同时通过精确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能够实现不同工作状态之间的平稳切换,满足各种复杂的流体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2142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9989.2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粉自燃温度与着火温度的测量方法,属于燃烧特性测试技术领域,发明使用同步热分析仪得到煤粉加热至燃烧过程的DSC曲线,将其对时间求一阶导数得到DDSC曲线,基于Semenov的热爆炸理论确定煤粉燃烧过程的特征温度。DDSC曲线第二个极值点对应的特征温度为煤粉的自燃温度Tis,该温度下对应的放热加速度最低;DDSC曲线第三个极值点对应的特征温度为煤粉的着火温度Tig,该温度下对应的放热加速度最高。本发明通过测量煤粉燃烧的DSC数据,准确测量出煤粉燃烧过程中的自燃温度与着火温度,并结合活化能的研究进行了验证。本发明检测的可燃物不仅适用于煤粉,其他可燃物同样适用,对着火与自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646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231953.8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行经济型的光储协同控制能量管理系统,涉及光储协同管理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光伏电站在实际投产后,不方便对其所发电能进行有效且经济的利用,同时不能够稳定的向公共电网进行供电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公共电网、电网供电控制系统、光伏发电站、储能系统、电网供电控制系统、供电量分配系统、储能控制系统、补充供电控制系统、电站供电控制系统、光伏发电站、环境监测系统、发电预测系统,所述储能系统与公共电网连接,所述光伏发电站分别连接有公共电网与储能系统。本装置可以避免对碳纸进行直接的夹持而造成压痕或者损坏,且可以对碳纸进行全面的涂布,避免浪费,又可以适用多种不同大小尺寸的碳纸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873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8621.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可重构气动软体机器人,涉及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其包括:柔性外壳,所述柔性外壳内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固定连接有T型尼龙垫圈,所述T型尼龙垫圈固定连接有第一柔性导管,所述第一柔性导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动三通接头,所述气动三通接头其余接口固定连接有第二柔性导管,所述第二柔性导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相邻气动三通接头或气动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模块化可重构气动软体机器人能够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实现人机安全交互;在狭小空间和易变环境下作业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复杂易碎品的仿生抓持和患者的医疗康复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7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33313.0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站发展的配电网规划方法,涉及配电网规划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用的碳纸涂布时容易留下夹痕或对碳纸造成损坏,且夹具固定的位置无法进行涂布,造成碳纸资源浪费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储能站,而使得整个电网有了缓冲,及每天向公共电网中输送的电量虽然是固定的,但是当该值小于当天的实际发电量时,多余的电量将会被储存在储能站中,而当该值大于当天的实际发电量时,则通过储能站中储存的电能向公共电网中进行供给。本方法使得光伏电站每天可以稳定的向公共电网输送一定值的电能,有助于稳定公共电网的运行,同时自身也可以通过设置的储能站而有效进行缓冲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