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复合材质撑杆索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271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00910.7

    申请日:2024-05-15

    Inventor: 杨家琦 王虎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质撑杆索,包括两碳板和支撑机构,两碳板平行设置且两端利用锚固头固定,碳板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支撑机构由N条边首尾顺次铰接围成的多边形结构,两碳板分别与支撑机构的两条不相邻的边相连,且支撑机构与碳板相连的两条边之间设置弹性元件。支撑机构为可变形的多边形结构,且在支撑机构与两碳板连接处之间设置了弹性元件,在撑杆索使用过程中,碳板承受载荷的同时,支撑机构变形,以优化碳板受力路径,提高撑杆索整体结构稳定性;与此同时,随着支撑机构的变形,弹性元件产生弹性形变吸收能量,以提高撑杆索的延展性和对脆性破坏的抵抗能力,从而在满足轻量化的前提下,提升撑杆索的结构性能。

    一种用于夹持碳板的锚具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1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98065.4

    申请日:2024-05-15

    Inventor: 杨家琦 王虎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夹持碳板的锚具及其使用方法,锚具包括波形板、盖板和连接螺栓,波形板为该锚具的主要部件,它采用交替波峰和波谷的设计,不仅通过物理形状增加了与碳板的接触面积,而且其特殊的波形结构能够分散力的传递,减少对碳板的应力集中,避免碳板在锚固点产生裂纹或断裂;盖板配合波形板使用,对于维持碳板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本发明的锚具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加固、桥梁支撑、土木工程以及其他需要使用到碳板的场合。其独特的波形设计、精确的盖板压力分布以及高性能碳板胶的应用,共同作用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且长期稳定的锚固解决方案。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质撑杆索

    公开(公告)号:CN222390632U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21061732.7

    申请日:2024-05-15

    Inventor: 杨家琦 王虎胜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质撑杆索,包括两碳板和支撑机构,两碳板平行设置且两端利用锚固头固定,碳板由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支撑机构由N条边首尾顺次铰接围成的多边形结构,两碳板分别与支撑机构的两条不相邻的边相连,且支撑机构与碳板相连的两条边之间设置弹性元件。支撑机构为可变形的多边形结构,且在支撑机构与两碳板连接处之间设置了弹性元件,在撑杆索使用过程中,碳板承受载荷的同时,支撑机构变形,以优化碳板受力路径,提高撑杆索整体结构稳定性;与此同时,随着支撑机构的变形,弹性元件产生弹性形变吸收能量,以提高撑杆索的延展性和对脆性破坏的抵抗能力,从而在满足轻量化的前提下,提升撑杆索的结构性能。

    一种用于夹持碳板的锚具

    公开(公告)号:CN222333107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21047061.9

    申请日:2024-05-15

    Inventor: 杨家琦 王虎胜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夹持碳板的锚具,锚具包括波形板、盖板和连接螺栓,波形板为该锚具的主要部件,它采用交替波峰和波谷的设计,不仅通过物理形状增加了与碳板的接触面积,而且其特殊的波形结构能够分散力的传递,减少对碳板的应力集中,避免碳板在锚固点产生裂纹或断裂;盖板配合波形板使用,对于维持碳板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本实用新型的锚具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加固、桥梁支撑、土木工程以及其他需要使用到碳板的场合。其独特的波形设计、精确的盖板压力分布以及高性能碳板胶的应用,共同作用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且长期稳定的锚固解决方案。

    基于CFD-DEM与FEM联合算法的道路塌陷灾害推演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2200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756824.0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CFD‑DEM与FEM联合算法的道路塌陷灾害推演仿真方法,涉及城市道路塌陷分析与预测治理技术领域。便于实现对城市路面塌陷灾害的推演与仿真,为实现对类似或相同地质环境和土体力学参数的城市道路的塌陷预测与治理提供依据。包括:根据道路坍塌案例获取地质环境和土体参数,计算微观参数;在CFD模块中建立三维管道模型和流场模型;在DEM模块中建立三维离散元颗粒模型;实现CFD模块和DEM模块的双向流固耦合,建立双向流固耦合模型;使用双向流固耦合模型模拟破损管道周围土体的沉陷过程;在FEM模块对不同土体模型施加荷载,模拟外部作用,计算土体的塑形破坏。本发明适用于道路塌陷沉降分析、预测及防治工程中。

    高应力水平钢筋与受横向压力混凝土间粘结性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6657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9688.X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应力水平钢筋与受横向压力混凝土间粘结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上梁和底梁,上梁位于底梁的上方,底梁上位于上梁和底梁之间设置有底部基座,底部基座上设置有容纳钢筋混凝土试件的自平衡加载框架,自平衡加载框架的一端通过箱型分配梁横向连接动静态拉压伺服作动器的一端,动静态拉压伺服作动器的另一端连接在立柱上;上梁上滑动设置有伺服作动器,伺服作动器竖向位于自平衡加载框架的上方。本装置良好的整体性使得加载框架实现刚性自平衡,可以实现钢筋混凝土试件的一端推一端拔试验及在高应力状态下钢筋混凝土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粘结滑移性能测试,符合现实中的受力及地震荷载作用情况。

    一种巷道负泊松比梯度吸能支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801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9773.2

    申请日:2025-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中的巷道围岩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巷道负泊松比梯度吸能支护装置,包含负泊松比梯度吸能结构,与常规手性负泊松比结构相比,增强了变形规律性与可控性,结合煤矿特殊工况,改变了连接杆件的形状,连接杆件为双螺旋连接杆件;且与传统六边形蜂窝结构相比,克服了蜂窝结构存在受压后失效过快的缺陷;同时结合了内凹的变形优势和手性的圆环节点刚性优势。本发明在二维与三维结构中均可采用梯度化设计,通过空间参数的非均匀分布,突破了传统结构在吸能效率与环境适应性上的瓶颈,尤其适用于煤矿地下工程的非均匀载荷场景,可集中增强某一区域的强度、改变结构的变形方式,使得结构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定制。

    基于CFD-DEM与FEM联合算法的道路塌陷灾害推演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22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0756824.0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CFD‑DEM与FEM联合算法的道路塌陷灾害推演仿真方法,涉及城市道路塌陷分析与预测治理技术领域。便于实现对城市路面塌陷灾害的推演与仿真,为实现对类似或相同地质环境和土体力学参数的城市道路的塌陷预测与治理提供依据。包括:根据道路坍塌案例获取地质环境和土体参数,计算微观参数;在CFD模块中建立三维管道模型和流场模型;在DEM模块中建立三维离散元颗粒模型;实现CFD模块和DEM模块的双向流固耦合,建立双向流固耦合模型;使用双向流固耦合模型模拟破损管道周围土体的沉陷过程;在FEM模块对不同土体模型施加荷载,模拟外部作用,计算土体的塑形破坏。本发明适用于道路塌陷沉降分析、预测及防治工程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