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小型矸石山的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202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611193594.8

    申请日:2016-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小型矸石山的修复方法,包括对矸石山进行削坡整形,调整边坡坡度值,然后在矸石山顶部进行坡顶平台修整,以及对矸石山边坡进行多级放坡;在矸石山边坡的第二级台阶以及第二级台阶以上的斜坡表面埋入钢筋钩;在矸石山边坡的第一级台阶的斜坡表面设置挡土墙,在矸石山边坡的第二级台阶以及第二级台阶以上的平台处设置抗滑桩;在矸石山边坡平台上铺垫石子。本发明通过在矸石山前缘平地开挖人工水塘,使人工水塘与矸石山生态修复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利用水塘中天然的淤泥底质作为生态修复养料实现矸石山生态修复。同时,人工水塘修建后既可以为矸石山生态修复提供水源,亦可作为矸石山或矿山灭火水源地。

    基于聚类耦合确定变权区间阈值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59838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261500.6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说明书提供一种基于聚类耦合确定变权区间阈值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数据采集、量化和归一化处理;主成分分析确定综合评价指数;对综合评价指数进行K均值聚类;变权区间阈值的确定。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与K均值聚类耦合的方法进行煤层底板脆弱性评价预测中的变权区间阈值的确定方法,其根据煤层底板突水各主控因素指标值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的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各主控因素的主成分因子,进而计算主成分因子的综合评价指数值,利用统计分析手段有效地对综合评价指数进行K均值聚类,然后根据分类的临界值求取变权区间阈值,能有效的提高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预测的精度。

    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控制的土壤环境修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640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75205.7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控制的土壤环境修复系统,包括受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常规土壤环境监测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差值分析系统、土壤环境调节控制系统和中央处理系统;由所述中央处理系统控制受损土壤环境监测系统、常规土壤环境监测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差值分析系统以及土壤环境调节控制系统的运行。本系统主要借助土壤内部的能力进行修复,并且借助辅助调节装置,加快完成土壤环境的修复,此种修复方法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修复周期短,修复过程中无需对地热源泵区的地埋管做任何处理,整个过程方便、快捷,本系统的设计在土壤系统的热量平衡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种矿井采空塌陷区地下水位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234624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2347647.2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井采空塌陷区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包括:防水套管、钢筋、压力式水位计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防水套管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钢筋一端可滑动的插装在所述防水套管内,所述压力式水位计设置在所述钢筋的端部并位于所述防水套管内,所述数据处理装置与所述压力式水位计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压力式水位计所在位置的水位。本实用新型的监测系统能够将所述防水套管布置在巷道侧壁低端,当监测某处水位时,能够通过所述钢筋带动所述压力式水位计至相应位置,再通过外连的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测出该位置的水位;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水位的随用随测,而且无需进行钻孔,能够有效提高监测效率和降低监测成本。

    一种地热和太阳能的新型冷热集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395990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2029520.9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地热和太阳能的新型冷热集成系统,包括地热采集系统、第一太阳能供电系统、第二太阳能供电系统、热补偿系统、换热系统、能耗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地热采集系统、第一太阳能供电系统、第二太阳能供电系统、热补偿系统、换热系统以及能耗系统由智能控制系统控制运行。本系统实现了同时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对空调、地热等耗能设备供热,完全采用了清洁能源,环保无污染,采用两种能源互补的方式供能,有效避免其中一个供能单元故障时整个系统瘫痪的问题。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浅层地热的地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399246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2029562.2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浅层地热的地埋系统,包括地埋管组件结构设计存储模块、地埋管组件结构设计数据导入模块、BIM处理平台,地埋管组件编码服务器、地埋管连接件智能加工平台、地埋管成型装置、地埋管组件射频编码装置,地埋管组件接口检测装置、地埋管组件编码识别装置、地埋管组件分拣装置、中央控制器和智能显示屏。本实用新型装置将BIM技术应用到地埋管组件的加工中,有该系统加工得到的地埋管组件具有唯一的编码,在安装施工时根据唯一的编码进行组装,可避免安装出错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最大化的避免了对地埋管和地埋管连接件的损伤。

    一种煤层顶板水害成灾机理与危险性的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9126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19883.7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顶板水害成灾机理与危险性的模拟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远离所述支撑平台的端部的模拟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模拟单元的上方的上覆层;所述模拟单元包括控制组件、煤层和冒裂带;所述煤层设置在所述模拟单元靠近所述支架的端部,所述煤层与水平方向形成倾斜角度;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煤层靠近所述支架的表面;所述冒裂带设置在所述煤层远离所述支架的表面;所述上覆层设置在所述冒裂带的上方,并距离所述冒裂带预设距离;所述煤层能够在所述控制组件的驱动下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冒裂带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使所述冒裂带导通或不导通所述上覆层。

    一种不改变覆岩水文地质条件的煤水双资源矿井开采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0916271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22572.4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一种不改变覆岩水文地质条件的煤水双资源矿井开采模式,包括根据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水体采动等级和水体允许采动破坏程度划分开采区域:根据所述划分开采区域确定开采模式;可开采区域,直接进行开采;在不宜开采区域仍不满足安全需求的情况下,采用短壁机械化开采,其中满足所述安全需求是指工作面涌水量不影响正常生产;若选择所述短壁机械化开采,在安全系数计算中将煤层埋深置换为压力拱高度计算,通过所述安全系数确定所述短壁机械化开采的采宽留宽;根据所述开采模式进行不改变覆岩水文地质条件的煤水双资源矿井开采;所述开采模式代替仅采用长壁大采高开采,大大减小了采煤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煤层底板突水变权脆弱性评价法中调权参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1448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55096.1

    申请日:2014-0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7/10 G01V99/005 G01V2210/66

    Abstract: 煤层底板突水变权脆弱性评价法中调权参数的确定方法,在确定矿区各主控因素及常权权重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步骤:1.状态变权向量公式的构建;2.选取或给定符合约束条件的一个评价单元;3.确定选定评价单元的理想变权权重值;4.根据求参数模型求解调权参数值。首次提出了在应用变权模型进行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预测中调权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先设定选取的评价单元的理想变权权重值,然后采用构建的求参数模型对调权参数进行求解。经实际应用检验,该方法确定的调权参数可以有效的反应多种主控因素指标数值在不同组合状态水平下对底板突水的控制作用,符合决策者的评价偏好,可有效的提高煤层底板突水脆弱性评价预测的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