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7077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803721.X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质滑坡次声信号识别与野外监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组成阵列的若干个地上次声监测站点和一个地下次声监测站点;所述地上监测站点与地下监测站点分别与数据采集中心连接;所述地上次声监测站点包括:监测桩(1)、台基(3)、第一次声传感器(4)和防水盒(5),所述监测桩(1)安装固定在地表的台基(3)上,所述第一次声传感器(4)安装在监测桩(1)上的防水盒中(5)。基于上述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土质滑坡次声信号识别与野外监测的方法,能够对滑坡进行监测。本发明采用地表和地下联合监测方法,剔除环境中次声源的干扰,提高滑坡次声信号的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77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710803721.X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质滑坡次声信号识别与野外监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组成阵列的若干个地上次声监测站点和一个地下次声监测站点;所述地上监测站点与地下监测站点分别与数据采集中心连接;所述地上次声监测站点包括:监测桩(1)、台基(3)、第一次声传感器(4)和防水盒(5),所述监测桩(1)安装固定在地表的台基(3)上,所述第一次声传感器(4)安装在监测桩(1)上的防水盒中(5)。基于上述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土质滑坡次声信号识别与野外监测的方法,能够对滑坡进行监测。本发明采用地表和地下联合监测方法,剔除环境中次声源的干扰,提高滑坡次声信号的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06388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317357.6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次声技术的滑坡监测模型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属于滑坡监测技术领域。模型装置包括次声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千斤顶,滑动块体通过土体堆积形成,滑动块体的顶面为一倾斜斜面并设置在刚性的非滑动块体上,非滑动块体通过水泥浇注形成,非滑动块体内部中空且其顶部开口,中空内腔中填充土体并夯实;千斤顶固定在刚性墙体上,所述的次声传感器通过筒管固定在筒管顶部,筒管的中段以及底部穿入在滑动块体的顶面,在滑动块体上的侧部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千斤顶对应。本发明利用次声传感器接收土质滑坡在受力‑局部破坏‑临滑‑整体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次声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完成监测滑动体滑坡的整个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06388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17357.6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G01N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次声技术的滑坡监测模型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属于滑坡监测技术领域。模型装置包括次声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千斤顶,滑动块体通过土体堆积形成,滑动块体的顶面为一倾斜斜面并设置在刚性的非滑动块体上,非滑动块体通过水泥浇注形成,非滑动块体内部中空且其顶部开口,中空内腔中填充土体并夯实;千斤顶固定在刚性墙体上,所述的次声传感器通过筒管固定在筒管顶部,筒管的中段以及底部穿入在滑动块体的顶面,在滑动块体上的侧部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千斤顶对应。本发明利用次声传感器接收土质滑坡在受力‑局部破坏‑临滑‑整体滑动过程中产生的次声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完成监测滑动体滑坡的整个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1187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747570.5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泥石流发生降雨I-D曲线阈值构建方法、泥石流预警方法。本发明I-D曲线阈值构建方法首先获取用于Richard模型与Van Genuchten方程数值模拟所需的流域下垫面数据,在给定降雨强度条件下启动水文模拟过程,沿时间序列判断流域各栅格稳定性与产流状况,计算水土混合物容重,记录符合控制点的数据以拟合I-D曲线,最终得到前期雨量条件下一组I-D阈值。本发明同时提供相应的流域泥石流预警方法。本发明方法摒弃通过历史数据资料统计分析拟合曲线的构思,实现了从测量泥石流本身特征动态指标出发构建泥石流发生条件阈值的突破。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无资料流域采用I-D曲线阈值实施泥石流预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474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52305.1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类泥石流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沟道单元为泥石流沟道的环境载体,所有沟道中的模拟计算均在沟道单元环境下计算,构建沟道单元尺度的堆积物量模型使具体位置的沟道单元内堆积物量明确化,为起动堆积物的计算模型提供了合理的边界控制条件,利于泥石流机理预报向精确预报发展,填补了沟道段(沟道单元)尺度的可定量计算的堆积物量计算模型的空白;S2、根据水土耦合之后的水土石混合物的密度大小进行泥石流预报。建立了流域尺度的水力类泥石流机理预报方法,解决了“点尺度”机理模型在流域尺度上的应用问题,填补了流域尺度的水力类泥石流机理预报方法的空白,提高了水力类泥石流机理预报方法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50646.7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T17/0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预报单元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泥石流流域的DEM数据提取河网所在的沟道位置,将该沟道基于微分原理分割为多个适当步长的恒定均匀流沟道段,以影像分辨率尺寸大小为恒定均匀流沟道段流速方向的步长长度;S2、建立沟道段空间几何形态与地形的傅汝德数Fr表征公式,获得每个恒定均匀流沟道段的Fr;S3、依据S2步骤中得到的Fr值大小,即可提取获得缓流沟道单元、临界流沟道单元与急流沟道单元这三种沟道单元。本发明构建和提取沟道单元作为预报单元,能够切实反映实际沟道的空间几何形态与地形特征和与之对应的水动力要素,从而指导如何精准的选用机理模型,以及给予泥石流机理模型一个可靠尺度的应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11871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747570.5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G08B21/10 , G08B31/00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泥石流发生降雨I‑D曲线阈值构建方法、泥石流预警方法。本发明I‑D曲线阈值构建方法首先获取用于Richard模型与Van Genuchten方程数值模拟所需的流域下垫面数据,在给定降雨强度条件下启动水文模拟过程,沿时间序列判断流域各栅格稳定性与产流状况,计算水土混合物容重,记录符合控制点的数据以拟合I‑D曲线,最终得到前期雨量条件下一组I‑D阈值。本发明同时提供相应的流域泥石流预警方法。本发明方法摒弃通过历史数据资料统计分析拟合曲线的构思,实现了从测量泥石流本身特征动态指标出发构建泥石流发生条件阈值的突破。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无资料流域采用I‑D曲线阈值实施泥石流预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872533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10209738.0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预制警戒雨量值实现的流域泥石流预警方法及系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作为预制警戒雨量值的临界雨量值无法准确定义、临界雨量计算方法应用所需数据要求高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以特征雨量值作为流域泥石流警戒雨量值的流域泥石流预警方法及系统。本方法及系统选取指定泥石流流域的相关日降雨量长期观测数据序列为基础,经计算分析,确定将日降雨量数据序列中与泥石流发生直接紧密相关的某一雨量特征值作为流域警戒雨量值用于泥石流预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原理可靠、基础数据容易获取、计算指标简单、计算过程科学简便,配套系统设备简单、建设成本不高。经验正,对流域泥石流发生预测具有较高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99296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910216042.8
申请日:2009-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流速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及其应用。针对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测量泥石流内部流速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测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测量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其测量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冲击力传感器和至少一个静水压力传感器,冲击力传感器的受力面与泥石流流向垂直;静水压力传感器的受力面与泥石流流向平行;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一个冲击力传感器和一个静水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该水平高度的泥石流浆体原始冲击力和静水压力。本发明提供的测量方法依据测量系统获取的数据计算得到泥石流内部流速。本发明的测量系统结构简单,测量方法原理可靠、易于操作、测量结果准确性高,可以用于泥石流野外原型和室内实验的流速测量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