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域名共现关系的恶意域名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5738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729466.8

    申请日:2019-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域名共现关系的恶意域名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利用域名请求之间的时间间隔,将DNS请求序列切割成域名共现序列,从而能够有效地将不属于同一网络活动触发的域名请求划分到不同的序列中;同时利用滑动窗口从域名共现序列中提取域名共现对:一方面,滑动窗口的引入成功地消除了由于共现序列长度过长而带来的计算复杂度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滑动窗口只保留个域名和其窗口内域名的共现关系,而忽略与更远位置的域名关系,能够有效地减少噪声共现关系。本发明能够通过分析域名团簇行为发现可疑的恶意域名团伙,感知恶意域名背后的关联关系,为更深层次研究恶意域名生态系统提供支撑。

    基于海量科研资料的课题立项决策推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6957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36039.1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量科研资料的课题立项决策推荐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收集科研资料样本,并根据课题样本的课题属性进行属性特征的抽取;基于所述课题属性的数量,对所述BP神经网络的神经元初始权值与阈值进行初始实数编码,得到若干个基因染色体;将所述属性特征输入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以期望数据样本与预测数据样本相应的误差函数作为个体适应度函数,进行遗传算法计算,得到最佳个体基因染色体;基于所述到最佳个体基因染色体,初始化所述BP神经网络;利用所述属性特征对遗传算法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决策推荐模型;基于所述决策推荐模型,获取目标课题的推荐结果。本发明可以支撑和辅助科研立项决策工作。

    一种面向社交网络的虚拟恶意节点及其网络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6059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510066831.3

    申请日:2015-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社交网络的虚拟恶意节点及其网络识别方法。本方法为:1)从目标社交网络中获取未识别账户的属性数据、行为数据和通信数据;2)对于每一未识别账户,根据提取数据计算得到的信任度模型特征向量计算信誉度;3)对于信誉度低于设定阈值的每一未标识账户,根据其与正常用户的行为习惯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为虚拟恶意节点;4)对虚拟恶意节点集合进行分类并对每个分类结果中的虚拟恶意节点进行关联,形成虚拟恶意节点网络;再利用贝叶斯网络算法进行评估,确定出最终的虚拟恶意节点网络。本发明能够有效识别高伪装的恶意节点,且能够高效的识别出协同类虚拟恶意节点网络。

    一种远程控制重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4706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259810.4

    申请日:2013-0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控制重构方法及系统。远程控制重构方法包括:获取昵称参数,根据预设的昵称生成规则,利用昵称参数生成设定数目的昵称和与昵称对应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分别存放在昵称列表和URL列表中,昵称与URL一一对应,昵称用于构建虚拟主机,URL用于访问虚拟主机;从昵称列表中选择设定数目的昵称在互联网公共平台上注册,构建虚拟主机;接收重构请求,向虚拟主机发布可用的命令与控制服务器地址信息;访问虚拟主机,获取可用的命令与控制服务器地址信息并发送给远程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用该可用的命令与控制服务器替换失效的命令与控制服务器,实现远程控制系统重构。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远程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力与抗毁能力。

    一种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71631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22437.1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钩取模块接收接口调用操作,获取基本接口信息,采用重定向过滤方法,对可能访问敏感信息操作进行过滤分析;步骤2:解析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运行日志数据信息,并调用接口调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记录敏感操作的操作日志;步骤3:检测模块对可疑行为操作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基于黑名单数据库中的信息,筛选出窃密操作,并将所述窃密操作行为信息存储到黑名单数据库中;步骤4:根据黑名单数据库中的窃密操作行为信息处理窃密操作。本发明能够监控窃密行为,发现潜在的窃密威胁,并阻断其操作;监测敏感信息流转;能够全面监控、保护用户隐私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