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59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989243.7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1N3/38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型原位材料疲劳试验方法,包括:初始化准备工作;对当前材料试样进行拉伸;对当前材料试样进行卸载;对当前材料试样进行压缩;对当前材料试样进行再卸载;对当前材料试样进行再拉伸;当前拉累积循环周次到达预定CT扫描的周次数,停止直线运动机构、并启动旋转运动机构、同时向第三方同步辐射X射线系统发送触发信号;旋转运动机构无级旋转;控制系统重复操作,直至材料试样疲劳断裂为止,或者累积循环周次达到预定的疲劳极限;本发明通过采用伺服电机系统+防转盘的往复式直线运动机构,解决了传动方法只能进行拉伸试验不能进行压缩试验、或者只能进行应变比大于零的疲劳试验的难题,以及试验过程中材料试样360度自转时被第三方CT机无障碍扫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5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867250.8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容限评估与设计领域,公开了基于微孔隙率增量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热机械损伤表征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材料孔隙率和所施加的热机械载荷之间的定量相关性;S2:考虑孔隙率的影响,建立计算CMCs宏观有效弹性模量模型;S3:将材料孔隙率对材料宏观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通过权函数的形式分配给纤维相和基体相;S4:建立材料的能量释放率与材料微孔隙率增量的相关性。其可以更为准确地描述热机械损伤演化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408848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340474.7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块状水合物沉积物样品的制备方法及模量分析方法,包括:用纯四氢呋喃水合物球形颗粒模拟储层沉积物中的块状天然气水合物;依据原位土层处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来等同模拟水合物球形颗粒的直径及数量配比;依据原位土层处天然气水合物的总体积分数,计算获得某一大小天然气水合物的体积分数,获得水合物球形颗粒的体积分数;依据设定的目标重塑样品体积,结合体积分数,计算不同直径的水合物球形颗粒的数目;混合后分五层填入土工三轴制样三瓣膜模具内并砸实达到目标高度,以获得目标重塑样品,并在三轴仪上进行测试以达到与现场相似,以该样品进行模量分析,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海底灾害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088487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40474.7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块状水合物沉积物样品的制备方法及模量分析方法,包括:用纯四氢呋喃水合物球形颗粒模拟储层沉积物中的块状天然气水合物;依据原位土层处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来等同模拟水合物球形颗粒的直径及数量配比;依据原位土层处天然气水合物的总体积分数,计算获得某一大小天然气水合物的体积分数,获得水合物球形颗粒的体积分数;依据设定的目标重塑样品体积,结合体积分数,计算不同直径的水合物球形颗粒的数目;混合后分五层填入土工三轴制样三瓣膜模具内并砸实达到目标高度,以获得目标重塑样品,并在三轴仪上进行测试以达到与现场相似,以该样品进行模量分析,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海底灾害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93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989243.7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1N3/38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小型原位材料疲劳试验方法,包括:初始化准备工作;对当前材料试样进行拉伸;对当前材料试样进行卸载;对当前材料试样进行压缩;对当前材料试样进行再卸载;对当前材料试样进行再拉伸;当前拉累积循环周次到达预定CT扫描的周次数,停止直线运动机构、并启动旋转运动机构、同时向第三方同步辐射X射线系统发送触发信号;旋转运动机构无级旋转;控制系统重复操作,直至材料试样疲劳断裂为止,或者累积循环周次达到预定的疲劳极限;本发明通过采用伺服电机系统+防转盘的往复式直线运动机构,解决了传动方法只能进行拉伸试验不能进行压缩试验、或者只能进行应变比大于零的疲劳试验的难题,以及试验过程中材料试样360度自转时被第三方CT机无障碍扫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573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910867250.8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容限评估与设计领域,公开了基于微孔隙率增量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热机械损伤表征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材料孔隙率和所施加的热机械载荷之间的定量相关性;S2:考虑孔隙率的影响,建立计算CMCs宏观有效弹性模量模型;S3:将材料孔隙率对材料宏观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通过权函数的形式分配给纤维相和基体相;S4:建立材料的能量释放率与材料微孔隙率增量的相关性。其可以更为准确地描述热机械损伤演化行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