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采样切刀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10114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0609650.7

    申请日:2020-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采样切刀,包括:切刀本体,所述切刀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一侧为刀刃;敲打部,设置在所述切刀本体的两端,所述敲打部具有受力面,所述受力面与所述刀刃方向垂直,并且所述受力面与所述刀刃分别位于所述切刀本体的两侧。采样时,当采集框罩住土壤后,可将本土壤采样切刀置于采集框开口上部的土壤处,使刀刃朝下,两敲打部延伸出采集框外,用手扶住敲打部或切刀本体,再用锤子逐次交替敲打两敲打部,使切刀本体逐渐向下移动,并将采集框内的土壤与外界土壤分割开,由于切刀本体与敲打部的配合作用,相对现有工兵铲来说,本切刀可以提高土壤切割效率,并且不易破坏采集框内的土壤,保持土壤结构的完整性。

    用于烟株套袋的手持式便携套袋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9309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0097934.1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烟株套袋的手持式便携高效套袋设备,包括手持机架、撑袋收紧机构、胶带缠绕机构、胶带存储机构和胶带断带机构。其中,手持机架用于操作者持握;撑袋收紧机构安装在手持机架上,并能够撑开和收紧套装袋;胶带缠绕机构安装在手持机架上,并用于将胶带缠紧在套装袋上;胶带存储机构安装在胶带缠绕机构上,并用于储存和向胶带缠绕机构供给胶带;胶带断带机构安装在手持机架上,并用于剪断胶带。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不仅能够保证袋口收紧程度基本一致,抑芽效果稳定,而且整个套袋过程稳定可靠,操作方法简单,作业强度小、效率高,降低了种植成本。

    手持式植株套装袋自动封口打结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50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710469515.X

    申请日:2017-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植株套装袋自动封口打结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安装座、手持部、送料导向管、盘线器、送料控制结构、折弯结构、打结结构和切断结构。通过送料控制结构和送料导向管的配合,能够使金属丝快速、准确地环绕套装袋一圈,再通过折弯结构折弯并定位金属丝,然后送料控制结构将位于送料槽内的金属丝向外拉出,收紧金属丝并预拧紧,接着通过切断结构剪断金属丝,最后再通过打结结构拧紧金属丝,使金属丝完成对套装袋的封口。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手持式植株套装袋自动封口打结机及其控制方法,结构新颖,便于携带,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模拟人手动作完成用金属丝对套装袋进行封口的全部动作,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好。

    轻简式株苗塑料罩投放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2640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711221946.0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简式株苗塑料罩投放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基座和固定在该基座上部的储物框,其中,所述储物框为圆筒形的框架结构,并具有用于储放株苗塑料罩的筒状内腔,在该储物框上安装有用于将筒状内腔内的株苗塑料罩逐个运送至安装位置的送料机构;所述基座上具有与筒状内腔连通的输送通孔,在该基座上安装有沿输送通孔阵列分布的拨土块以及与拨土块相连的拨土块执行电机,各个所述拨土块均能够在对应拨土块执行电机的带动下摆动,用于对运送至安装位置的株苗塑料罩进行覆土加固。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便携性好,易于操作和使用,劳动强度低,作业效率高,特别适用于山地丘陵地区的烟草植株种植。

    一种应用植物种子评价全生物降解材料生态毒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338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041390.2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植物种子评价生物降解材料生态毒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溶液提取:1)将降解材料制备成粉末或块状样品待用;2)在所述样品中加入有机溶剂后密封浸泡;3)振荡所述样品和有机溶剂的浸泡溶液,并将溶液过滤后作为实验组,设双对照,分别是有机溶剂对照组合蒸馏水空白对照组;4)将实验组和双对照组溶液分别进行旋转蒸发,水浴加热,获得实验组和双对照组的蒸馏提取溶液;5)溶解蒸馏提取溶液,分别得到实验组和双对照组的实验用提取液;(二)发芽实验及指标测定。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不能有效评价全生物降解材料生态毒性的缺陷,能够更加准确、更加直观反应出全生物降解材料的生态毒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