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54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811642540.4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触交互信息的多足机器人行走稳定性评价方法,在足式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其足端与接触表面产生的三维接触反力及各足的压力分布信息,在机器人驱动和保持平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测试设备和系统,获得足式机器人在行走运动过程中脚掌与运动表面间的接触力变化规律及运动协调能力评估效果,对优化足式机器人的控制具有显著意义。当前,足式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策略、运动机构、能源控制等是机器人领域关注的重点,大多研发机构基于目标机器人搭建针对性试验平台进行局部的功能、性能测试,鲜有涉及足式机器人整体运动性能综合评价,特别是,缺乏行走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8879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1379471.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气浓度传感器响应速度提升方法,用于提升氧气传感器测量响应速度,依据氧气传感器的阶跃响应特性,基于一个二阶微分函数算法来修正氧气浓度传感器输出信号,对氧气浓度传感器信号响应进行动态补充,进而提升测量系统中氧气浓度传感器响应时间速度。该方法利用数字软件方式提升了氧气浓度传感器的响应速度,为氧气浓度实时性测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12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129119.1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223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藻富集‑X射线荧光光谱水体重金属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以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的淡水微藻中的绿藻作为吸附材料,以带状滤膜作为藻细胞和重金属的承接载体,通过藻对重金属的吸附、藻‑重金属富集形成均匀薄试样、滤纸带传送、重金属薄试样烘干及XRF光谱测量与分析程序实现水体多种重金属同时快速、连续、自动在线检测。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经济环保、运行维护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显著提高了XRF光谱法对水体重金属检测的稳定性、灵敏度。所采用的液体流量精确控制及连续抽滤方式可实现同一待分析水样的多次连续重复制样,更有利于提高XRF光谱法对水体重金属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5547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129284.7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223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水体重金属的藻富集装置及方法,基于藻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特性,且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吸附效率高等优点,以淡水微藻中的绿藻为吸附材料,同时吸附水体多种重金属,以滤膜为重金属和藻细胞的承接载体,通过吸附和抽滤过程制成重金属均匀分布的圆形薄试样,实现水体多种重金属同时、快速、自动有效富集。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无需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经济环保、运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富集制成重金属均匀分布的圆形薄试样,可有效去除水体复杂基体干扰,有利于提高后续X射线荧光光谱测量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为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实时、在线检测水体多种重金属提供了新的富集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19268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398915.1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级分布式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及其搭建方法,包括体质数据测试单元、体质数据上报单元、体质数据融合单元、体质数据审计单元、体质数据统计分析单元、健康知识库单元、健康报告生成单元、健康指导建议生成单元、监测人群管理单元、监测站点管理单元;本发明能够满足三级或更多级别结构的国民体质监测机构的管理要求,具有很高的可配置性和实用性。各节点能够独立运行和提供服务,同时通过数据同步技术,共同为跨节点的测试者提供统一的、无差异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将单纯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健康促进系统做了整体融合,形成国民体质监测和国民体质改善服务闭环,更有效推进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03588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75695.0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重力量训练装置,包括丝杆纵向运动控制装置和电磁铁横向伸缩控制装置,所述的丝杆纵向运动控制装置包括轴承基座、滑轨、丝杆、滑块、轴承座、联轴器和步进电机,滑块中间的螺纹孔与丝杆配合穿过,滑块两侧通孔与滑轨配合穿过,丝杆一端与轴承基座连接,另一端先穿过轴承座,然后通过联轴器与进步电机的电机轴固定;所述的电磁铁横向伸缩控制装置包括横向插销高度的控制结构和横向插销插拔结构。本发明输入配重指令就可以完成砝码配重,省去了手动插拔横向插销对砝码配重的过程。本发明电动插拔横向插销的精度和安全系数高,避免了手动插拔横向插销不到位造成的设备损伤,降低了设备的危险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984726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642373.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划船器的柔韧协调性训练系统,通过在训练者使用划船器的过程中,实时检测四肢用力及身体姿态情况,给出科学地指导方案,指导训练者进行柔韧协调性训练,更具体地说,利用划船器本体、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上位机人机交互界面组成的划船器系统,在训练者使用划船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实时地检测训练者手部及脚部的用力及身体划船姿态的情况,分析训练者在划船过程中的四肢用力情况及身体协调性,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展示四肢力曲线图,提示并指导训练者按正确的顺序发力、均衡用力、实现四肢协调运动,达到科学训练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6554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29284.7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223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水体重金属的藻富集装置及方法,基于藻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特性,且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吸附效率高等优点,以淡水微藻中的绿藻为吸附材料,同时吸附水体多种重金属,以滤膜为重金属和藻细胞的承接载体,通过吸附和抽滤过程制成重金属均匀分布的圆形薄试样,实现水体多种重金属同时、快速、自动有效富集。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无需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经济环保、运行维护成本低等特点,通过富集制成重金属均匀分布的圆形薄试样,可有效去除水体复杂基体干扰,有利于提高后续X射线荧光光谱测量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为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实时、在线检测水体多种重金属提供了新的富集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9635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42540.4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触交互信息的多足机器人行走稳定性评价方法,在足式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其足端与接触表面产生的三维接触反力及各足的压力分布信息,在机器人驱动和保持平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测试设备和系统,获得足式机器人在行走运动过程中脚掌与运动表面间的接触力变化规律及运动协调能力评估效果,对优化足式机器人的控制具有显著意义。当前,足式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策略、运动机构、能源控制等是机器人领域关注的重点,大多研发机构基于目标机器人搭建针对性试验平台进行局部的功能、性能测试,鲜有涉及足式机器人整体运动性能综合评价,特别是,缺乏行走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93009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369108.2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
IPC: F16F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圆柱磁铁副的双向旋转阻尼器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设置一对径向充磁的烧结钕铁硼圆柱磁铁副,构成磁铁副的分别是第一圆柱磁铁和第二圆柱磁铁;第一圆柱磁铁固定嵌装在中轴中,第二圆柱磁铁固定设置在筒体中半径为R的圆周位置上,中轴处在筒体的中轴位置上,中轴与筒体共轴,并且可以相对转动;第一圆柱磁铁和第二圆柱磁铁的磁力线是在沿中轴的径向方向上。本发明阻尼力输出恒定、零点定位精度高、无需密封、无需电控、适用场合广、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性能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