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0757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1072009.8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中羟基肉桂酸酰胺的深度注释方法。首先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从植物提取物中非靶向地获取代谢物数据;其次,依据植物中可能存在的羟基肉桂酸酰胺生物合成途径,构建羟基肉桂酸酰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虚拟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基本的分子信息,如分子式、精确质量数和[M+H]+;基于结构保留预测模型获得的预测保留时间;基于二级质谱特征碎裂规律获得的预测二级质谱特征碎片。最后,将植物提取物非靶向代谢物数据进行虚拟数据库搜库,通过对比一级离子质荷比、二级离子特征碎片和保留时间,进行羟基肉桂酸酰胺的鉴定。本发明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植物中羟基肉桂酸酰胺的鉴定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2627.3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甜菊糖苷糖链识别方法。首先,构建虚拟单糖链库;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在负离子模式不同能量下获取待测样本的代谢组学数据;筛选同一代谢物在不同能量下二级质谱图中虚拟单糖基个数不为0且由低到高达到最大值时的最低能量;该能量下二级质谱中强度最高的碎片以及质荷比之差为虚拟单糖基的最小子离子碎片分别识别为苷元‑羟基端糖链碎片和苷元碎片;羟基和羧基端糖链组成分别通过苷元‑羟基端糖链碎片与苷元碎片以及母离子与苷元‑羟基端糖链碎片质荷比之差分别搜索虚拟单糖链库进行识别,通过苷元碎片搜索甜菊苷已知苷元精确质荷比进行苷元识别,并通过虚拟糖基和羟基端糖链的匹配度去除假阳性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59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811411867.0
申请日:2018-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1/73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利用超高分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对链霉菌农药活性菌株进行筛选的方法,涉及蛋白指纹图谱检测及质谱领域。本发明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首先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对具有农药活性差异的链霉菌菌株进行蛋白指纹图谱检测,通过利用筛选得到的特征蛋白质峰对盲样菌株有无农药活性进行判别,经盲样测试验证,预测正确率达到90%。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67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1165038.3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极坐标散点灰度图、基于肯德里克质量(Kendrick mass,KM)、肯德里克质量亏损(Kendrick mass defect,KMD)及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RT)相互关系来判断质谱分析样本中是否含有聚乙二醇(PEG)聚合物的方法,属于分析化学应用研究领域。该方法适用于评价待质谱分析的临床或生物样本在采集及制备过程中是否存在PEG污染。该方法的检测过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来完成,在得到质谱分析样本的LC‑MS数据后,通过构建数据的KM‑KMD‑RT极坐标散点灰度图即可判定样本中PEG峰及其碎片离子的存在情况。本方法有助于评估质谱样本的质量、采集耗材的质量及制备方法的可靠性,进而保证了代谢组学等高通量质谱数据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165038.3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极坐标散点灰度图、基于肯德里克质量(Kendrick mass,KM)、肯德里克质量亏损(Kendrick mass defect,KMD)及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RT)相互关系来判断质谱分析样本中是否含有聚乙二醇(PEG)聚合物的方法,属于分析化学应用研究领域。该方法适用于评价待质谱分析的临床或生物样本在采集及制备过程中是否存在PEG污染。该方法的检测过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来完成,在得到质谱分析样本的LC‑MS数据后,通过构建数据的KM‑KMD‑RT极坐标散点灰度图即可判定样本中PEG峰及其碎片离子的存在情况。本方法有助于评估质谱样本的质量、采集耗材的质量及制备方法的可靠性,进而保证了代谢组学等高通量质谱数据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46427.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直接进样质谱的代谢物定性方法,采用四极杆隔离窗口移动的数据非依赖采集模式获取混合样本中代谢物二级信息,根据子离子强度与隔离窗口中心值变化得到母离子与子离子潜在对应关系;随后将不同浓度的个体样本提取物分别注入质谱,采用谱图拼接式分段扫描模式获取代谢物一级信息,数据非依赖模式获取二级信息,根据母离子与子离子强度相关性得到母离子与子离子对应关系。最后将同一母离子采用上述两种模式得到的共有子离子作为该母离子的二级质谱实现母离子‑子离子的精确归属,从而对质量相近的代谢物进行精确鉴定。有助于基于直接进样质谱技术的高通量代谢组学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263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1896.4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直接进样高分辨质谱的高通量检测代谢物新方法,涉及小分子代谢物的检测及高分辨质谱领域。本发明基于直接进样高分辨质谱技术,首先利用直接进样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超高分辨质谱构建高覆盖、高质量准确度的血清代谢物分子式数据库;其次,根据自建数据库中分子式个数在不同质核比范围内的分布,指导建立基于直接进样纳升喷雾电离高分辨质谱的高通量代谢组检测方法;最后,通过对高通量检测方法获得的非靶向代谢物数据进行自建数据库搜索,实现代谢物的高通量分子注释。本发明通过两步采集的策略,以高可靠、高覆盖代谢组分子库为桥梁,兼顾了检测通量、覆盖度及可靠性。本发明方法的可靠性更高、代谢组覆盖范围更广,适合大规模代谢组数据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90757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11072009.8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中羟基肉桂酸酰胺的深度注释方法。首先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从植物提取物中非靶向地获取代谢物数据;其次,依据植物中可能存在的羟基肉桂酸酰胺生物合成途径,构建羟基肉桂酸酰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虚拟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基本的分子信息,如分子式、精确质量数和[M+H]+;基于结构保留预测模型获得的预测保留时间;基于二级质谱特征碎裂规律获得的预测二级质谱特征碎片。最后,将植物提取物非靶向代谢物数据进行虚拟数据库搜库,通过对比一级离子质荷比、二级离子特征碎片和保留时间,进行羟基肉桂酸酰胺的鉴定。本发明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植物中羟基肉桂酸酰胺的鉴定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59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411867.0
申请日:2018-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1/73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利用超高分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对链霉菌农药活性菌株进行筛选的方法,涉及蛋白指纹图谱检测及质谱领域。本发明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技术,首先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对具有农药活性差异的链霉菌菌株进行蛋白指纹图谱检测,通过利用筛选得到的特征蛋白质峰对盲样菌株有无农药活性进行判别,经盲样测试验证,预测正确率达到90%。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2602.3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重要差异途径识别新方法。首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非靶向采集待测生物样本的代谢组学数据;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代谢物鉴定;采用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再利用串联质谱信息对其中未知差异代谢物进行类别推断。在此基础上利用已知结构或类别信息的代谢物与未知差异代谢物共建分子网络,对未知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途径进行预测。最后利用差异代谢物的途径信息进行重要差异代谢途径识别。该方法充分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数据中已知和未知差异代谢物的途径信息,有效提高了差异途径的解析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