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3756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03636.6
申请日:2017-11-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锂粉及其电化学制备方法,其中,金属锂粉为具有一维、二维和三维结构的粉体,该方法是以导电材料为沉积基体,在有机电解液体系中通过电化学沉积的方法进行制备。操作的程序至少包括:1)沉积基体的处理;2)金属锂粉的电化学沉积;3)金属锂粉的剥离;4)金属锂粉的分散。以该方法制备的金属锂粉具有尺寸和结构连续可控、化学活性高、结构稳定性的特点,该方法具有低能耗、安全和易操作的特点,且可连续制备,适于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24161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237477.7
申请日:2013-06-1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分类号: H01M4/366 , H01M4/602 , H01M4/625 , H01M10/052
摘要: 一种硫化聚合物包覆硫/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高比表面碳与硫组成的复合物及硫化聚合物包覆层。其制备方法是:将硫和高比表面碳放入球磨机中球磨,将产物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将上述产物分散于含有聚合物单体溶液中,加入引发剂引发聚合,过滤、洗涤、干燥;将上述产物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得到硫化聚合物包覆的硫/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如下优点:高比表面碳材料能够提高硫的电子电导,抑制多硫化物的流失,硫化聚合物包覆层不但抑制多硫化物的流失,同时提供部分容量。由该复合材料组成的锂硫电池具有高比容量、长寿命、高倍率性能,并且制备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03594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49995.8
申请日:2012-12-1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10/0566 , H01M10/4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功能化离子液体电解质,该电解液至少包含锂盐、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等三部分;其中,离子液体为功能化的酰胺基离子液体,相对于传统的离子液体,官能团酰基、胺基的引入,提高了离子液体与电极、隔膜的匹配性;具有很高的电化学稳定性(电化学窗口>4.5V);在很宽广的温度范围内呈液态;能与有机溶剂任意比例混合,从而大大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盒采用锂作为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05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468247.2
申请日:2021-12-0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C08F132/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高电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由酯类聚合物单体、高电压电解液溶剂和锂盐在引发剂作用下在电极界面原位聚合制备而成;其电化学窗口大于4.9V,可应用于充电截止电压在4.5V以上的高电压锂电池,显著的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原位聚合方法避免了大量溶剂的使用和对环境的污染,并且能使电解质与电极间产生良好的界面接触,离子电导率优于聚合物电解质。
-
公开(公告)号:CN110707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10751753.4
申请日:2018-07-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50/457 , H01M50/434 , H01M50/403 , H01M50/446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金属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隔膜包括涂覆陶瓷涂层的有机隔膜基体层和非晶态的碱金属离子导体无机固体层组成;所述的制备方法为真空物理沉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有机隔膜基体通过卷对卷的方式通过真空沉积腔体,真空箱体真空度0.5‑5Pa,反应气体为氮气,沉积电源功率30‑180W,沉积时间5‑30分钟,沉积制得复合隔膜。沉积的无机固体层致密无孔,使隔膜具有很强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电池杂质和金属枝晶造成的内短路发生,以及电池隔膜的热形变,同时无机固体层具有碱金属阳离子高速传导性能、空气中稳定和杂离子阻隔功能,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838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152172.X
申请日:2019-11-2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表面包覆层和正极活性物质组成。通过将锂前驱体、过渡金属前驱体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材料混合,使前驱体材料均匀分布于正极活性物质表面,然后通过高温煅烧,得到包覆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过程简单,各种参数易于控制,所使用包覆原材料价格低廉,通过包覆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2406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425892.4
申请日:2018-11-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4/134 , H01M10/05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金属锂负极,其中金属锂负极包括金属锂基体和致密无机化合物表面层,所述的金属锂基体包括金属锂及其合金,所述的无机化合物表面层为包含能够在电解液中与金属锂发生原位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锂化合物和纳米金属粒子复合结构的金属化合物。该金属锂负极的致密无机表面层能够在电池注入电解液时自发与金属锂发生反应,生成高离子电导率的锂化合物相,同时锂化合物相内部生成均匀分布的纳米金属粒子相,纳米金属粒子使得无机表面层具有电子电导特性,进而形成连续无孔的具有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特性的复相结构致密无机表面层。具有该无机表面层的金属锂用于锂电池中能够有效抑制金属锂的副反应,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290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539246.1
申请日:2013-11-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分类号: Y02E60/13
摘要: 一种制备Fe2O3纳米带及其与碳的复合材料的均匀沉淀方法,利用络合剂C2O42-与溶液中的Fe3+反应生成可溶的[Fe(C2O4)3]3+络合物,再利用还原剂还原Fe(III)为Fe(II),Fe(II)与溶液中的C2O42-反应生成FeC2O4沉淀或均匀沉积在碳质材料上的FeC2O4沉淀,获得FeC2O4或FeC2O4/碳复合材料前驱体;再经一定温度煅烧处理制得Fe2O3纳米带或Fe2O3纳米带/碳复合材料。Fe2O3纳米带/碳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中,碳质材料一方面可以有效缓冲Fe2O3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改善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另一方面碳质材料形成有效的导电网络,有利于电子的快速传输,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制备方法对设备要求低,制备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周期短,成本低,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425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711203641.7
申请日:2017-11-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电池,包括正极、负极,以及置于正负极之间的隔膜和电解液。所述的正极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集流体上的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碳和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硫或硫化物的混合物;所述的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组成,其中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其中负极活性物质为硬碳、石墨、硅碳复合物或它们与锂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电解液包含含硫添加剂。上述电容电池在正极和电解液中加入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组分,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功率输出高、安全性高,同时兼具低成本的优点,此外,还提供了一种电容电池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22409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1425044.3
申请日:2018-11-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4/38 , H01M4/40 , H01M4/62 , H01M10/0525 , C25D3/4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锂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金属锂线具有一维线状结构,金属锂线外表面包覆保护层,该方法是以导电阵列模板为沉积基体,在有机电解液体系中通过电化学沉积的方法进行制备。操作的程序至少包括:1)沉积基体的处理;2)金属锂线的电化学沉积;3)金属锂线的收集;4)金属锂线的高温钝化处理。以该方法制备的金属锂线具有一维结构,能够缓冲充放电过程中金属锂体积的膨胀收缩,表面包覆保护层能够抑制金属锂与电解液或潮湿空气反应,同时该制备方法安全、简单、可实现金属锂线制备、包覆的连续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