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7399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1419985.8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焙烧法制备碳材料负载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金属的负载量为1~10wt%(以金属计),具有良好的逆水煤气变换活性。本发明利用单原子孤立位点的特性,避免了二氧化碳甲烷化副反应的发生;同时载体表面的杂原子可以锚定金属单原子,使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本发明发展了一种碳材料负载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不使用贵金属,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适合规模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5226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011321191.3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887 , B01J23/888 ,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油脂催化加氢脱氧制备烷烃的催化剂及应用,属于生物能源新技术领域。包括:(1)将γ‑Al2O3浸渍于含Ni的可溶性金属盐溶液中,然后干燥、焙烧使Al2O3表面生成镍铝尖晶石结构;(2)将表面含镍铝尖晶石结构的Al2O3作为载体浸渍于稀土元素的可溶性金属盐溶液中,然后干燥、焙烧;(3)浸渍Ni、Mo或/和W的可溶性金属盐,经过干燥、焙烧后得到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在滴流床反应器上以生物油脂为原料进行加氢脱氧反应,转化率可达100%,油品收率可达82%。本发明的催化剂,表面性质稳定。另外,该催化剂可以替代传统加氢脱氧反应的硫化态催化剂,避免了硫化物对环境造成危害,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87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68994.1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72 , B01J23/75 , B01J23/34 , B01J23/755 , B01J23/06 , B01J23/745 , C01B32/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尖晶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多步焙烧的方法制备富含较多氧空位的复合尖晶石材料并应用于逆水煤气变换反应具有良好活性。由于在尖晶石合成过程中参杂配位化合物通过多步焙烧,增加了催化剂的氧空位和分散度,并且由于其保持尖晶石结构使其具有高稳定性。由于尖晶石中金属处于高价更容易脱附生成CO而抑制了进一步加氢生成甲烷,使得催化剂具有良好的CO选择性,氧空位的增加促进活化CO2,使催化活性大幅增加。本发明发展了一种复合尖晶石催化剂的制备并在你水煤气变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73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11419985.8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焙烧法制备碳材料负载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金属的负载量为1~10wt%(以金属计),具有良好的逆水煤气变换活性。本发明利用单原子孤立位点的特性,避免了二氧化碳甲烷化副反应的发生;同时载体表面的杂原子可以锚定金属单原子,使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本发明发展了一种碳材料负载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不使用贵金属,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适合规模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7979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111374.0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载体材料负载钴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费托合成反应中的应用。催化剂以Co为活性组分。催化剂通过含有SiO2,Al2O3,TiO2的ZIF‑9为前体为模板,通过热解生成复合载体的Co催化剂。其中钴含量25‑60wt%,通过热解制备的催化剂金属与氧化物的有较强相互作用,孔容孔径增加,金属Co负载量高,有一定的自还原率能力,费托合成催化剂活性高,稳定性好,C5+烃选择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522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321221.0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7/24 , C07C29/156 , C07C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氮杂碳材料负载钴基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CO加氢制备高碳醇反应中的应用。催化剂以Co为活性中心,以Mn,Cu,Mo,Ca,Li等为助剂掺杂。催化剂通过ZIF‑8@ZIF‑67为前体为模板,等体积浸渍金属助剂通过热解制备而成。钴含量20‑50wt%,助剂含量1‑10wt%;通过热解制备的催化剂金属Co颗粒分布更加均匀,负载量高,在材料表面存在助剂,还原率高,并且反应过程中原位生成Co2C,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催化剂活性高,CO加氢生成高碳醇的选择性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0672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1003650.7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46 , B01J23/63 , B01J23/652 , B01J23/89
Abstract: 一种用于香芹醇经分子氧催化氧化制香芹酮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以硅胶为载体,主活性组分为Rh、Pd、Pt、Ru其中一种贵金属,催化剂助剂组分为W、Mo、Ce、La、Fe、Co、Ti、Zr其中一种或几种。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使香芹醇在较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地转化为香芹酮。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801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0810224899.X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甘油直接加氢制1,3-丙二醇的方法,反应体系由甘油、氢气、催化剂、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剂组成,反应体系中,溶剂与甘油的重量比为0.2~9.8:1;催化剂与甘油的重量比为0.2~2:1;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300℃,氢气压力为0.1~18.0MPa,反应过程中甘油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0.3~50小时;所述的催化剂由载体和担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组成,载体是ZrO2、SiO2-Al2O3或Al2O3,活性组分是Ru、Pt、Pd、Rh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甘油加氢直接生成1,3-丙二醇的选择性,或提高甘油的转化率,并减少副产物1,2-丙二醇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059116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0910237839.6
申请日:2009-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652 , B01J29/48 , C07C31/20 , C07C29/60
Abstract: 一种甘油直接加氢制1,3-丙二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的组成至少含有Pt、W、高熔点氧化物或其前驱物,并同时含有一种载体。高熔点氧化物或其前驱物含有ZrO2或TiO2或其前驱物。载体是SiO2、Al2O3、HZSM-5或活性炭中的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包括:a)用含有一定量的Zr或Ti的前驱物的溶液浸渍载体并烘干及焙烧制得含ZrO2或TiO2的载体。b)用含W的溶液浸渍上述含ZrO2或TiO2的载体并烘干及焙烧,得到含W并含有ZrO2或TiO2的载体。c)用含有Pt的溶液浸渍上述含W并含有ZrO2或TiO2的载体并烘干及焙烧,制得催化剂。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使甘油的水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氢气压力下与催化剂接触一定时间后高选择性地转化为1,3-丙二醇。
-
公开(公告)号:CN11613984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111399764.9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正癸醇脱水制1‑癸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组成为(Al2O3@SiO2)/SiO2,在大孔SiO2中,高韧性硅凝胶介导脱水活性组分纳米Al2O3颗粒组装在SiO2孔道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催化剂在正癸醇脱水制1‑癸烯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目标产物1‑癸烯选择性和长周期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