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98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03808.3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 灏鸣能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IPC: C25B11/089 , C25B11/065 , C25B1/02 , C25B1/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孔碳毡/金属合金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场电催化中的应用,属于有害气体资源化利用和新能源规模化制氢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孔碳毡组装到液流电池的电化学池中作为阴极电极,将酸性金属盐溶液加入到电化学池的阴极电解液中,在阶梯电流密度的恒电流充电条件下,沉积金属,得到所述多孔碳毡/金属合金复合电极;所述酸性金属盐溶液中包含至少一种金属的可溶性盐。本申请通过阶梯电流密度条件下电化学池原位电沉积铋铜或铋银合金,提高了电化学池电流密度和电池阴极效率。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活性电极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控,稳定性好,易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5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6363.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场电催化固体生物质氧化联产甲酸和氢气的方法,属于电催化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引入水溶性电子媒介体,将传统电催化电极与固体生物质之间质荷转移缓慢的固‑固反应解耦为快速的液‑固反应,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催化无法处理固体反应物的难题。同时,氧化和还原反应被转移到电解池外部的反应器中,这使得涉及气、液、固等相的复杂反应能够远离电极表面进行,根本上避免了反应物或产物对电极、催化剂及隔膜等的污染,从而防止电催化反应体系失效或活性下降。这一方法显著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适合大规模生物质制氢和选择性制备化学品。
-
公开(公告)号:CN11448115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111536167.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媒介体辅助的电化学分解硫化氢制取氢气和硫磺的全流程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包括以硫化氢为原料,包括媒介体吸收硫化氢制硫磺、媒介体催化析氢、媒介体电化学转化三个单元。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及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各单元反应进度,平衡各单元的反应速率,通过媒介体循环有效提高原料处理效率并降低运行能耗。媒介体辅助条件下实现硫化氢100%吸收及转化并制取高纯氢气和硫磺,为硫化氢资源化转化利用提供切实可行的电化学路径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364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91470.9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场电催化反应方法和反应系统。所述离场电催化反应方法包括:电池系统中电解液离子对与电极进行电子交换反应,获得氧化电势或还原电势;获得氧化电势或还原电势的电解液进入电池系统外部的独立反应系统,与反应系统中的反应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含反应产物的混合物;经分离后,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的电解液返回至所述电池系统再次获得氧化电势或还原电势。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离场电催化串联反应技术可将涉及气、液、固等相的复杂反应移出电极表面,将反应过程放到电池外部,避免了反应物和/或产物对电极、催化剂、隔膜等的污染;通过该离场电催化合成技术搭建的反应系统运行稳定,可用于基础理论研究,且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10175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1518308.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混合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吸收硫化氢中的应用。含有Fe3+离子、Fe2+离子、VO2+离子、酸根离子和水;所述Fe3+浓度为0.1~2mol/L,Fe2+浓度为0.1~0.5mol/L;VO2+浓度为0.01~2mol/L,VO+浓度为0.01~0.5mol/L。本申请提供的混合溶液作为吸收液具有高的硫化氢吸收速率和吸收率,硫磺纯度高,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阳极电解液或者阴极电解液用于电解处理硫化氢制取氢气和硫磺。
-
公开(公告)号:CN115738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85647.9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场电化学中的硫磺沉降剂及其应用,包括一价碱金属离子盐、二价碱土金属离子盐、二价第IIB族过渡金属离子盐、三价铝金属离子盐、有机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该离场电化学中的硫磺沉降剂能够适应间接电解法处理硫化氢(H2S)体系中脱硫液较强的酸度,具有较强的电荷中和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能改变脱硫溶液中生成硫磺的表面性质,改善硫磺的颗粒性状使得生成的硫磺颗粒粒径增大,硫磺易于沉降,降低脱硫液中悬浮硫浓度,并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提高硫磺的易滤性能,同时硫磺沉降剂的加入对脱硫溶液的脱硫效果无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60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1542175.1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离子价态分布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测量待测离子标准溶液的价态分布‑电位标准曲线;b)测量标准溶液的pH‑电位标准曲线;c)测量待测离子标准溶液的电位,确定温度和压力对电位的修正系数;d)测量实际溶液的电位、pH、温度和压力,按照步骤a)和b)中给出的价态分布‑电位标准曲线和pH‑电位标准曲线,再结合步骤c)给出的温度和压力对电位的修正,计算溶液中待测离子的价态分布。所述的检测装置结构上包括:检测池、参比电极、工作电极、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pH传感器。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测量待测金属离子的价态分布,其绝对误差不大于±0.01。
-
公开(公告)号:CN11487057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30782.1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氢吸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吸收硫化氢的方法,所述硫化氢吸收液包括铁离子、硫酸根和添加剂;添加剂的浓度为0.01~10wt%;来自磺基水杨酸、甲基磺酸、丝氨酸、柠檬酸、8‑羟基喹啉、顺丁烯二酸或冠醚中的至少一种;酸根离子选自硫酸根;浓度为0.1~3mol/L。使用温度为‑10~90℃。本发明提供的吸收液能够有效提高Fe2+在较低温度下的稳定性,抑制Fe2+的析出,提高Fe2+在吸收液中浓度,增加硫化氢的吸收容量。在硫化氢吸收和电解再生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分解产生其它副反应。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且廉价,易于产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19349.1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解槽单元、电解槽堆及其在硫化氢间接电解处理工艺中的应用。所述电解槽单元包括:按照叠合顺序,依次包括正极端、离子交换膜、负极端。本发明涉及的电解槽单元具有特殊的沟道结构,一方面能够优化电解液的传质,使其在多孔电极内均匀分配,另一方面对离子交换膜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使得当正负极电解液室压力差较大时电解槽也能正常工作。本发明涉及的电解槽堆为上述电解槽单元串联拼装而成,工作时需对所有电解槽单元同时进料,可通过实际进料需求调变串联电解槽单元的数量。本发明涉及的电解槽堆适用于硫化氢间接电解处理工艺中的电解单元,能够在实现电解液再生的同时保持整个电解液系统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4811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36167.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媒介体辅助的电化学分解硫化氢制取氢气和硫磺的全流程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包括以硫化氢为原料,包括媒介体吸收硫化氢制硫磺、媒介体催化析氢、媒介体电化学转化三个单元。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及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各单元反应进度,平衡各单元的反应速率,通过媒介体循环有效提高原料处理效率并降低运行能耗。媒介体辅助条件下实现硫化氢100%吸收及转化并制取高纯氢气和硫磺,为硫化氢资源化转化利用提供切实可行的电化学路径和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