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98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03808.3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 灏鸣能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IPC: C25B11/089 , C25B11/065 , C25B1/02 , C25B1/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孔碳毡/金属合金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离场电催化中的应用,属于有害气体资源化利用和新能源规模化制氢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孔碳毡组装到液流电池的电化学池中作为阴极电极,将酸性金属盐溶液加入到电化学池的阴极电解液中,在阶梯电流密度的恒电流充电条件下,沉积金属,得到所述多孔碳毡/金属合金复合电极;所述酸性金属盐溶液中包含至少一种金属的可溶性盐。本申请通过阶梯电流密度条件下电化学池原位电沉积铋铜或铋银合金,提高了电化学池电流密度和电池阴极效率。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活性电极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控,稳定性好,易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654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24230.2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硫磺泡沫絮凝沉淀剂及其应用,包括脂肪醇、芳香醇、高聚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脂肪醇、芳香醇和高聚醇在20‑30℃下均为液态醇。本发明提供的硫磺泡沫絮凝沉淀剂是添加在吸收液中,能够在硫磺泡沫生成过程中,促使硫磺快速团聚,形成较大的硫磺聚集颗粒,在反应过程中就快速沉淀,从能有效避免了硫磺粘附和堵塞,也避免了对反应器的不断清洗,保证了装置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70571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0630782.1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氢吸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吸收硫化氢的方法,所述硫化氢吸收液包括铁离子、硫酸根和添加剂;添加剂的浓度为0.01~10wt%;来自磺基水杨酸、甲基磺酸、丝氨酸、柠檬酸、8‑羟基喹啉、顺丁烯二酸或冠醚中的至少一种;酸根离子选自硫酸根;浓度为0.1~3mol/L。使用温度为‑10~90℃。本发明提供的吸收液能够有效提高Fe2+在较低温度下的稳定性,抑制Fe2+的析出,提高Fe2+在吸收液中浓度,增加硫化氢的吸收容量。在硫化氢吸收和电解再生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会分解产生其它副反应。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且廉价,易于产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88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36645.8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催化分解硫化氢制绿氢的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包括:将含有硫化氢的进料通入含有电催化媒介体和催化剂的电催化系统中,采用可再生能源驱动所述电催化剂系统,反应,获得氢气。本申请所提供的工艺及方法,主要通过对电极、电催化媒介体、催化剂的系统调控优化,实现电催化反应系统宽范围操作弹性空间。该工艺系统可以充分适应风、光、水、核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的出力间歇性及波动性,实现硫化氢气体吸收、转化的稳定、连续操作,消除危废气体硫化氢的过程中高效、连续、稳定输出绿色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143184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463625.8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5B11/093 , C25B11/067 , C25B1/02
Abstract: 本申请包括一种二氧化钛基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二氧化钛载体和活性组分;活性组分含有金属元素;金属元素选自Pt、Ir、Rh、Ru、Au或Pd中的至少一种;活性组分的含量为二氧化钛载体质量的0.001~50wt%;活性组分负载于二氧化钛载体表面,在二氧化钛表面形成活性中心;活性中心中金属元素原子为2~10个,形成金属多位点中心。此外,还包括二氧化钛基金属催化剂在硫化氢分解产生氢气工艺段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10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18308.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混合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吸收硫化氢中的应用。含有Fe3+离子、Fe2+离子、VO2+离子、酸根离子和水;所述Fe3+浓度为0.1~2mol/L,Fe2+浓度为0.1~0.5mol/L;VO2+浓度为0.01~2mol/L,VO+浓度为0.01~0.5mol/L。本申请提供的混合溶液作为吸收液具有高的硫化氢吸收速率和吸收率,硫磺纯度高,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阳极电解液或者阴极电解液用于电解处理硫化氢制取氢气和硫磺。
-
公开(公告)号:CN109539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25084.8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连城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3G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G7/06 , C01B23/001 , C01B23/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惰性气体中还原性气体杂质去除的载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载氧体材料组成为AxByCz,其中A为至少一种非贵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B为VIIIB族金属或其氧化物,C为至少一种IIB或IIIB族金属氧化物。上述载氧体材料可以有效脱除惰性气体中杂质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和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杂质。上述载氧体具有反应温度低、活性金属组分利用率高、能够一步脱除多种还原性气体杂质。脱除深度可低至1ppm以下。并且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操作方便,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34988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0810228595.0
申请日:2008-1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金属催化烃类氧化脱氢合成芳香烃的方法,即在温和反应条件下,氧气为氧源,非金属有机醌类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为催化剂,催化烃类氧化脱氢高选择性合成芳香烃。所述催化剂中有机醌为苯醌、萘醌、蒽醌,或含有取代基的这些有机醌的衍生物,氮氧化物为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该方法具有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产物选择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13252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810012010.1
申请日:2008-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在金属和醌类复合催化剂存在下,用氧气或者空气为氧源,烃类化合物催化选择氧化生成醇、酮、醛、酸及烷基过氧化氢等含氧化合物。使用的金属包括Co、Fe、Mn、Mo、Ru等过渡金属化合物,醌类包括苯醌、萘醌、蒽醌化合物及其取代衍生物。该方法具有催化剂用量少、底物烃类化合物适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产物选择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724494A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200410054609.3
申请日:2004-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35/08 , C07C29/03 , C07C49/403 , C07C45/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分解环己烷过氧化氢反应体系。所使用的催化剂包括负载型催化剂如钌/碳、金/氧化铝;含铬MCM41;以及酸性β分子筛等。分解反应在含有极性溶剂如乙醇,水等介质存在下进行。与现有催化分解环己烷过氧化氢反应体系相比,本发明的突出特点是由于使用了极性溶剂而避免了所使用的催化剂失活,使催化剂可以长期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