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4894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711295571.2
申请日:2017-12-0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共混改性氨纶,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聚氨酯脲87.0~99.0%,聚酰亚胺0.5~10.0%,聚氨酯酰亚胺0~1.0%,助剂0.5~2.0%。本发明还公开了聚酰亚胺共混改性氨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醚二元醇、二异氰酸酯与溶剂混合,反应后得到预聚物;2)用溶剂稀释预聚物,冷却,加入扩链剂和反应控制剂进行反应,得到聚氨酯脲溶液;3)向聚氨酯脲溶液中,加入含有聚酰亚胺、聚氨酯酰亚胺、助剂与溶剂的混合液,熟化后得到氨纶纺丝原液;4)将步骤3)得到的氨纶纺丝原液经干法纺丝,得到聚酰亚胺共混改性氨纶。本发明制备的氨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经过高温染整处理后,仍保持较高的断裂强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95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711353233.X
申请日:2017-12-15
申请人: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砜‑聚氨酯脲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含有特殊化学结构的相容剂与聚砜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聚砜溶液,将聚砜溶液加入到聚氨酯脲原液中,进一步搅拌熟化混合均匀,经干法纺丝得到聚砜/聚氨酯脲复合弹性纤维。由于特殊化学结构的相容剂存在,能有效降低聚砜和聚氨酯脲之间的表面张力,在干法纺丝成纤后使得分散相聚砜在聚氨酯体系中降低了分散尺寸,提高了分布的稳定性,两种聚合物能够稳定相容,从而使聚砜‑聚氨酯脲复合弹性纤维的机械力学强度及耐高温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18318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88693.8
申请日:2018-08-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氨纶的分子主链中含有酰亚胺结构,酰亚胺结构通过采用含有酰亚胺结构的二醇单体共聚的方式引入。本发明还公开了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醚二元醇、含有酰亚胺结构的二元醇单体、二异氰酸酯与溶剂混合,反应后得到预聚物;用溶剂稀释预聚物,冷却,加入扩链剂和反应控制剂进行反应,得到聚氨酯脲溶液;向聚氨酯脲溶液中,加入助剂浆液,熟化后得到氨纶纺丝原液;将步骤(3)得到的氨纶纺丝原液经干法纺丝,得到共聚改性氨纶。本发明制备的氨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以及适当提升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档泳衣、运动健身服饰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94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95571.2
申请日:2017-12-0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共混改性氨纶,按照质量分数计,包括聚氨酯脲87.0~99.0%,聚酰亚胺0.5~10.0%,聚氨酯酰亚胺0~1.0%,助剂0.5~2.0%。本发明还公开了聚酰亚胺共混改性氨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醚二元醇、二异氰酸酯与溶剂混合,反应后得到预聚物;2)用溶剂稀释预聚物,冷却,加入扩链剂和反应控制剂进行反应,得到聚氨酯脲溶液;3)向聚氨酯脲溶液中,加入含有聚酰亚胺、聚氨酯酰亚胺、助剂与溶剂的混合液,熟化后得到氨纶纺丝原液;4)将步骤3)得到的氨纶纺丝原液经干法纺丝,得到聚酰亚胺共混改性氨纶。本发明制备的氨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经过高温染整处理后,仍保持较高的断裂强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18318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810988693.8
申请日:2018-08-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氨纶的分子主链中含有酰亚胺结构,酰亚胺结构通过采用含有酰亚胺结构的二醇单体共聚的方式引入。本发明还公开了高模量共聚改性氨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醚二元醇、含有酰亚胺结构的二元醇单体、二异氰酸酯与溶剂混合,反应后得到预聚物;用溶剂稀释预聚物,冷却,加入扩链剂和反应控制剂进行反应,得到聚氨酯脲溶液;向聚氨酯脲溶液中,加入助剂浆液,熟化后得到氨纶纺丝原液;将步骤(3)得到的氨纶纺丝原液经干法纺丝,得到共聚改性氨纶。本发明制备的氨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以及适当提升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档泳衣、运动健身服饰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95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53233.X
申请日:2017-12-15
申请人: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砜‑聚氨酯脲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将含有特殊化学结构的相容剂与聚砜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聚砜溶液,将聚砜溶液加入到聚氨酯脲原液中,进一步搅拌熟化混合均匀,经干法纺丝得到聚砜/聚氨酯脲复合弹性纤维。由于特殊化学结构的相容剂存在,能有效降低聚砜和聚氨酯脲之间的表面张力,在干法纺丝成纤后使得分散相聚砜在聚氨酯体系中降低了分散尺寸,提高了分布的稳定性,两种聚合物能够稳定相容,从而使聚砜‑聚氨酯脲复合弹性纤维的机械力学强度及耐高温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32200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172376.5
申请日:2018-10-09
申请人: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氨纶产品性能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含有不同分子量脂环族聚酯多元醇的合成、脂环族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分别与二异氰酸酯的预聚以及预聚反应物通过扩链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扩链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按1~40%的质量比通过共混的方法形成原液,在制备的原液中添加制备好的含有各种助剂的浆料,通过搅拌的方法形成均匀的纺丝原液,通过干法纺丝的方法将上述纺丝原液制成氨纶纤维。本发明通过改变氨纶软、硬段的结构组成,在氨纶高分子化合物中引入不同结构的单元,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氨纶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对降低氨纶生产成本、提高氨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20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1048432.9
申请日:2019-10-30
申请人: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除臭氨纶及其制备方法,在氨纶原液中加入抗菌除臭剂,经搅拌熟化,干法纺丝得到抗菌除臭氨纶,其中,抗菌除臭剂占氨纶原液中固含量的0.2~2%。所述的抗菌除臭剂是指一种聚环氧氯丙烷季铵盐化学接枝改性海泡石。该抗菌除臭剂能在氨纶原液中均匀分散,加入抗菌除臭剂后对生产设备更换周期无影响。在保持氨纶原有高弹性、高强度的基础上,赋予氨纶优异的抗菌除臭功能。用该方法制备的抗菌除臭剂在氨纶原液中能够分散良好,稳定存在,不团聚,制备的抗菌除臭氨纶与已公开的抗菌氨纶相比,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均一性、抗菌性、除臭性能,耐水洗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649851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98283.0
申请日:2016-12-22
申请人: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D01D5/096 , D01D7/00 , D01D10/0436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氨纶弹性纤维专用沟槽上油辊装置,该上油辊装置由沟槽辊电机(1)、轴承座减震器(8)、底板(9)组成;其中,电机(1)的转轴通过轴承座(2)接传动轴(3),传动轴(3)的另一端设置沟槽辊(4),轴承座(2)通过减震器(8)固定在底板(9)上,油盒(7)固定在底板(9)上,沟槽辊(4)的下侧位于油盒(7)中。该上油辊装置打破原有卷绕机架上喷油方式、光上油辊前、后上油方式的缺陷,采用沟槽上油辊上油方式,通过沟槽辊电机驱动沟槽辊在油盒中旋转、沟槽辊表面及沟槽内部形成油膜、纤维整截面都从沟槽油膜中经过,确保纤维整个表面上油均匀。(2)、传动轴(3)、沟槽辊(4)、沟槽(6)、油盒(7)、
-
公开(公告)号:CN10455848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16023.X
申请日:2014-12-24
申请人: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华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
CPC分类号: C08G18/6674 , C08G18/10 , C08G18/3206 , C08G18/4808 , C08G18/4833 , C08G18/4845 , C08G18/4854 , C08G2101/0066 , C08G2101/0083 , C08G18/4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道砟用聚氨酯软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A料和B料;所述的A料是包括聚醚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催化剂和发泡剂为原料制备的;所述的B料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制备得到的预聚物;A料和B料中所有的NCO基团对OH基团和NH基团的当量比为0.9~1.1。本发明拥有优良的物理性能,经过一周的高温加速老化,湿热加速老化,低温处理,紫外光曝射,其力学性能损失都不超过15%,对使用环境的宽容度大,方便施工操作。12月份的5℃左右以及7月份的40℃左右情况下都进行的非常顺利,本发明可以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极大降低了原料的毒性,有益于施工操作人员的健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