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44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01466.X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武汉长盛煤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部岩体强度孔内外随钻联合测试装备及其测试方法,深部岩体强度孔内外随钻联合测试装备包括钻机、孔外钻参数测试单元、钻杆、孔内岩石强度测试单元、孔表地震波检波器、激光测距仪、控制处理单元和外部钻取装置。本发明通过孔内、孔外、孔表的随钻测试,分别实现离散的岩石强度、连续的岩石强度以及岩体纵波速度和岩体结构面的识别,并通过岩体结构面和岩石强度信息计算岩体强度参数,可用于随钻测量钻头实际钻入的岩体强度参数,有助于提升深部地下工程勘察的精确程度,为工程灾害风险评估和支护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01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99745.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N20/00 , G06Q10/063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地质预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极高应力深部洞群围岩变形演化预测方法,包括用于预测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程度构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类模型;收集地下洞室围岩多源监测数据建立多源特征数据集,从中筛选出主成分因子;基于筛选出的主成分因子与围岩的稳定性程度建立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构建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模型,并对进行训练;构建目标围岩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训练完成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模型基于目标围岩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对目标围岩进行形变预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极高应力下深部洞群围岩形变演化结果,为现场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167693.1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钻探工具领域,具体公开了超硬地层大角度曲线导向连续取心钻头,包括钻头本体,钻头本体的切削部包括分别沿钻头本体的端部环绕布置的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沿钻头本体的径向方向由内而外地连续布置;其中,第一切削部具有沿钻头本体的端部向外侧凸出的圆弧状切削刃;第二切削部具有沿钻头本体径向方向布置的3个以上的齿形切削刃,且沿钻头本体的径向方向由内而外,齿形切削刃的外端部与连接部的距离是逐渐减小的;最内侧的齿形切削刃的外端部与连接部的距离小于圆弧状切削刃的外端部与连接部的距离。本发明的钻头具有更好的导向性,解决了钻头在曲线定向取心钻进过程中的偏离路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01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099745.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N20/00 , G06Q10/063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地质预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极高应力深部洞群围岩变形演化预测方法,包括用于预测地下洞室围岩的稳定性程度构建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类模型;收集地下洞室围岩多源监测数据建立多源特征数据集,从中筛选出主成分因子;基于筛选出的主成分因子与围岩的稳定性程度建立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构建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模型,并对进行训练;构建目标围岩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训练完成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模型基于目标围岩的地下洞室围岩形变预测的影响因子集对目标围岩进行形变预测,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极高应力下深部洞群围岩形变演化结果,为现场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6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53101.4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震监测的硬质混合岩隧道TBM卡机预警方法,该基于微震监测的硬质混合岩隧道TBM卡机预警方法通过收集TBM历史微震监测数据,分析得到发生岩爆时的围岩状态;将岩爆等级分为无岩爆、轻微岩爆、中等岩爆和强烈岩爆四个等级,每个岩爆等级对应的所述TBM开挖过程中的所述TBM参数的数值大小不同,通过TBM参数与岩爆等级之间的关系建立TBM卡机预警方法;实时采集微震数据以及对应的围岩状态,根据上述基于所述岩爆等级的所述TBM卡机预警方法,实时调整所述TBM的参数,发出预警提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基于微震监测的硬质混合岩隧道TBM卡机预警方法具有对TBM可能遭遇的卡机进行提前预警提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24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501466.X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武汉长盛煤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部岩体强度孔内外随钻联合测试装备及其测试方法,深部岩体强度孔内外随钻联合测试装备包括钻机、孔外钻参数测试单元、钻杆、孔内岩石强度测试单元、孔表地震波检波器、激光测距仪、控制处理单元和外部钻取装置。本发明通过孔内、孔外、孔表的随钻测试,分别实现离散的岩石强度、连续的岩石强度以及岩体纵波速度和岩体结构面的识别,并通过岩体结构面和岩石强度信息计算岩体强度参数,可用于随钻测量钻头实际钻入的岩体强度参数,有助于提升深部地下工程勘察的精确程度,为工程灾害风险评估和支护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54993.6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部工程块状围岩洞室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电工程结构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于深部工程洞室建设,支护效果显著提高的用于深部工程块状围岩洞室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支护结构包括开挖深部工程洞室,所述的支护结构还包括三维加固系统和排水系统,在开挖深部工程洞室表面以及临近的块状围岩中均布置有三维加固系统,开挖深部工程洞室底平面以上岩体中的地下水通过排水系统排至开挖深部工程洞室外;运行过程中,开挖深部工程洞室周边的块状围岩通过三维加固系统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620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84057.2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震信息的岩爆动态预警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在采矿和隧道掘进等工程场景中,钻机、掘进机等设备的持续振动会产生大量的背景噪声,使得有效提取岩体内微震破裂事件的难度增加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典型强岩爆洞段岩体施工过程的作业机械振动对周围岩体的作业扰动信息,以提取作业扰动特征;根据微震监测的采集点范围确定作业中及作业停止后作业扰动在采集点范围的持续影响周期;基于所述作业扰动特征、所述持续影响周期、作业设备工作状态信息对采集到的微震信息进行动态去噪,以通过去噪后的微震信息进行岩爆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377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02683.3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雅江清洁能源科学技术研究(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震事件群定位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微震事件群定位方法包括:获取微震事件集,并对所述微震事件集中的微震事件进行配对,得到微震事件对;将所述微震事件对进行聚类,得到微震事件类;在所述微震事件类的数量不为预设值时,计算所述微震事件类中每一对微震事件对的源间距;根据所述源间距,进行微震事件群定位。本申请能摆脱传感器阵列布置的影响,提高微震事件群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21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29590.X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应力硬质混合岩隧道TBM卡机脱困方法,该高应力硬质混合岩隧道TBM卡机脱困方法包括对盾体区域及掌子面前方进行加固处理、在TBM刀盘上方有序搭建三角钢筋排、在所述TBM护盾的上端均匀布设若干个高频振动钻具高压出水设备、在所述TBM护盾的前方两侧分别扩挖左导洞和右导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高应力硬质混合岩隧道TBM卡机脱困方法具有避免因掉落的破碎岩石导致TBM刀盘抱死和TBM护盾抱死致使TBM卡机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