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78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107059.9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18/20 , G01V9/00 , G01V20/00 , G06F18/25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理论的隧道不良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及系统,涉及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技术领域,确定需要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的隧道里程段、需要超前预报的不良地质条件、需要超前预报的不良地质问题以及相应的多种超前预报方法,以多种超前预报方法对应的相同里程段作为数据融合的基本单元,确定各数据融合的基本单元对应的数据融合指标体系,并依据赋值标准对数据融合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赋值,获得数据融合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的赋值结果,基于卡尔曼滤波原理进行多源数据融合计算分析,获得需要预报的不良地质问题的概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计算出不良地质问题的概率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不良地质问题的概率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81859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839341.1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中水成勘院工程物探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察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隧洞TBM掘进地震超前预报接收装置,包括震源激发装置和震源信号接收装置,在TBM掘进机内靠近掌子面的位置对称安装有两组震源激发装置,在隧洞内壁的不同位置处安装多个震源信号接收装置,震源信号接收装置包括锥形套管、安装锚杆和无线地震检波器,锥形套管中空设置,锥形套管内对称设置有两个弧形加固板,弧形加固板靠近锥形套管内壁的端面固定有若干中空加强锥,锥形套管的侧壁对应中空加强锥的位置均开设有锥形孔,两个弧形加固板之间形成供安装锚杆穿过的锥形空间,安装锚杆穿过锥形空间挤压弧形加固板移动,安装锚杆连接无线地震检波器。实现了在护盾式TBM掘进隧洞中开展地震反射超前预报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90244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01466.X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武汉长盛煤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部岩体强度孔内外随钻联合测试装备及其测试方法,深部岩体强度孔内外随钻联合测试装备包括钻机、孔外钻参数测试单元、钻杆、孔内岩石强度测试单元、孔表地震波检波器、激光测距仪、控制处理单元和外部钻取装置。本发明通过孔内、孔外、孔表的随钻测试,分别实现离散的岩石强度、连续的岩石强度以及岩体纵波速度和岩体结构面的识别,并通过岩体结构面和岩石强度信息计算岩体强度参数,可用于随钻测量钻头实际钻入的岩体强度参数,有助于提升深部地下工程勘察的精确程度,为工程灾害风险评估和支护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3136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33196.2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掌子面节理裂隙连通率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图像处理的节理裂隙识别技术存在的节理裂隙识别准确率低、分析效率低、不能准确计算裂隙连通率和缺乏自动化、标准化流程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案中,首先对掌子面图像进行分割,提取掌子面区域图像并进行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的掌子面区域图像进行划分并提取裂隙,根据拓扑关系将提取的裂隙拼接为完整的掌子面节理裂隙图;接着,对掌子面节理裂隙图中的裂隙进行矢量测量,并通过聚类算法对裂隙按照倾角进行分组,并剔除干扰裂隙;最后,通过设置虚拟测线,并采用最短路径法,计算不同条带宽度条件下的虚拟测线所处条带上的裂隙连通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917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9314.0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V1/28 , G01V1/30 , G06V10/764 , G06V10/44 , G06N20/20 , G06N5/01 , G06V10/77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质工程施工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弹性波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自动化分析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人工智能应用于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分析的研究存在的训练样本较少、智能模型工程普适性差、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弹性波法参数图像进行识别,获得弹性波法参数数据,并建立弹性波法参数数据库;结合岩体力学理论、地质成灾机制等建立了弹性波法关键物探参数‑地质指标‑地质质量的映射关系,来建立分类器分类原则;最后,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根据分类器分类原则构建分类器模型,基于弹性波法参数数据库获得训练和测试样本,来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利用该模型可实现实时全过程的自动化分析,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000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35164.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前地质预报多维度参数综合分析方法,涉及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分别利用单维度参数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获得所述单维度参数对应的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并确定出所述单维度参数中的每个参数与每种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的隶属度,将每个单维度参数中的每个参数作为一个因素,将所有因素组成因素集,将所有隶属度组成评价矩阵,设定因素集中每一个因素的权重,将所有因素的权重组成权重向量,将权重向量和评价矩阵相乘获得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的置信度矩阵,从置信度矩阵中选择置信度最高的超前地质预报结果作为分析后的超前地质预报结果,解决了现有的超前地质预报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多维度超前地质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91457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39193.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合管取芯法外部套管安装拆卸工具及双曲面支柱,包括滚筒、夹管机构、基体及抱箍机构,滚筒设有封闭端和敞口端,敞口端用于插入欲拆卸的套管,封闭端同轴转动连接有转轴;夹管机构设于滚筒的封闭端内,并与转轴连接,夹管机构用于夹持并固定欲拆卸的套管的插入端;基体开有滑槽,滚筒嵌设于滑槽内,并通过滑槽与基体滑动连接,滚筒沿轴向滑动;抱箍机构设于滑槽的槽壁,抱箍机构用于抱夹预拆卸的套管的自由端。其能够解决拆卸取芯装置的外部套管时,费时费力容易打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5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0593.2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深厚河床覆盖层用作人工骨料储量的方法及相关产品,方法包括:确定勘探孔位置;钻孔;将河床覆盖层分层;找出每一层的不合格料;绘制不合格料的等厚度图;总储量计算;进行不合格料储量计算;确定每一层覆盖层的合格料储量;本发明在深厚覆盖层分层的基础上,根据勘探试验成果对每层在平面上绘制不合格料的等厚度图,利用等厚度图采用均分厚度分别计算每层中不合格料的储量,每层中覆盖层中总储量减去各不合格料储量,得出每层的合格率储量,形成一个综合分层分区储量图。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58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9707.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顺层岩质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将满足分析条件的顺层岩质滑坡分为后缘A1段、前缘A2段和中后部A3段,然后勘察顺层岩质滑坡的坡体结构、结构面发育情况、岩体完整性系数等,确定各段的变形等级;根据变形等级确定滑坡的变形阶段;根据变形阶段确定滑坡的稳定性状态;本发明可以系统地对前缘浸水、缓倾硬夹软顺层岩质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评价。本发明明确了顺层岩质滑坡的分段和变形等级,针对不同段坡体的地质特征,提出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方法,并通过提出的“拉裂推移‑浮托滑移‑锁固剪断”变形失稳机制,揭示滑坡的变形发展过程,能够准确反映滑坡在不同阶段的变形特点,从而为滑坡的监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78755.0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1N15/08 ,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力学及流体力学领域,为了提供一种适用各类型土颗粒且精度更高的渗透系数计算方法,提供了基于等效土颗粒的土体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及模型构建方法,引入等效土颗粒和等效孔隙比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将粗粒土与细粒土二者统一的柯森‑卡门公式,以此作为获取土体饱和渗透系数的手段,有效克服了试验法耗时久、费用高且难以获取高质量具代表性的试样等一系列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式法适用范围受限,且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