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污染区建筑基底污染物隔离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0881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0257064.8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污染区建筑基底污染物隔离净化系统,包括:隔离净化垫层及隔离传输层,隔离净化垫层包括:活性吸附层、气液传输层及水体吸附净化层,活性吸附层靠近建筑基底,气液传输层设置在活性吸附层与水体吸附净化层之间;活性吸附层包括:高吸附型生物碳、活化铁矿尾砂、水及中砂;气液传输层包括:粗砂、碎石及多根并排布置的多孔管;水体吸附净化层包括:火山泥球及中砂;隔离传输层包括:土工膜、生物炭聚合颗粒及多根导管,生物炭聚合颗粒设置在多根导管的四周,土工膜将生物炭聚合颗粒及多根导管包裹,导管连通对应的多孔管。该隔离净化系统能有效完成对于新建工业污染区污染物的隔离净化。

    一种垃圾飞灰制备的陶质砖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13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0055262.0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环保处置和建筑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飞灰制备陶质砖方法,包括:将焚烧垃圾飞灰与稳定剂混合、陈化得到稳定化飞灰;按照重量百分比,将25%~45%的所述稳定化飞灰、22%~55%的脊料、15%~48%的校正料,混合均匀制成复合粉料;将所述复合粉料干压成型,并自然干燥得到待烧坯体;将所述待烧坯体高温烧结,而后冷却得陶质砖;其中,所述稳定剂为焙烧水滑石。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在飞灰的处置过程中,兼顾飞灰处置和利用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从材料设计的角度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飞灰与其它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置和利用,实现在大宗固废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同步进行。

    一种垃圾飞灰制备的陶质砖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1333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55262.0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环保处置和建筑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飞灰制备陶质砖方法,包括:将焚烧垃圾飞灰与稳定剂混合、陈化得到稳定化飞灰;按照重量百分比,将25%~45%的所述稳定化飞灰、22%~55%的脊料、15%~48%的校正料,混合均匀制成复合粉料;将所述复合粉料干压成型,并自然干燥得到待烧坯体;将所述待烧坯体高温烧结,而后冷却得陶质砖;其中,所述稳定剂为焙烧水滑石。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在飞灰的处置过程中,兼顾飞灰处置和利用的无害化和资源化;从材料设计的角度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飞灰与其它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置和利用,实现在大宗固废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同步进行。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利废烧结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12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55265.4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利废烧结陶粒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原料混合研磨后得到混合粉料,向所述混合粉料中加水陈化后造粒得到陶粒核生料;将第二原料混合并加水搅拌得到陶粒包裹料;将所述陶粒核生料和所述陶粒包裹料复合制粒,在所述陶粒核生料外覆盖一层陶粒生料包裹层得到陶粒生料;将所述陶粒生料经干燥、预烧、烧成以及冷却,得到飞灰利废烧结陶粒;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第一原料包括:19%~48%垃圾焚烧飞灰,15%~30%玻璃粉,20%~40%干化市政污泥以及6%~10%成孔剂;所述第二原料包括:10%~30%玻璃粉、15%~45%干化市政污泥以及25%~65%校正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良好的固化飞灰重金属,实现无害化和良好的产品质量。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利废烧结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1266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055265.4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利废烧结陶粒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原料混合研磨后得到混合粉料,向所述混合粉料中加水陈化后造粒得到陶粒核生料;将第二原料混合并加水搅拌得到陶粒包裹料;将所述陶粒核生料和所述陶粒包裹料复合制粒,在所述陶粒核生料外覆盖一层陶粒生料包裹层得到陶粒生料;将所述陶粒生料经干燥、预烧、烧成以及冷却,得到飞灰利废烧结陶粒;其中,按照重量百分比,所述第一原料包括:19%~48%垃圾焚烧飞灰,15%~30%玻璃粉,20%~40%干化市政污泥以及6%~10%成孔剂;所述第二原料包括:10%~30%玻璃粉、15%~45%干化市政污泥以及25%~65%校正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良好的固化飞灰重金属,实现无害化和良好的产品质量。

    一种垃圾填埋场气体多参数收集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853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88732.5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气体多参数收集检测装置,包括:气体收集模块:所述气体收集模块包括竖井管、六口通气座、吸引管、抽气头、干燥器、过滤器、第一抽气泵和和储气罐,所述竖井管底端设有螺纹接头,所述六口通气座连接在竖井管上,吸引管设在竖井管内,干燥器连接在吸引管顶部,过滤器连接在干燥器上方,第一抽气泵连接在过滤器,储气罐连在第一抽气泵上方,储气罐内设有光离子传感器;气体检测模块:所述气体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气体流量计、第二抽气泵、检测腔、及通过无线连接的检测终端;气体回收模块。本发明能够经济、高效、快速的,可工程规模化应用的垃圾填埋场气体多参数收集检测装置,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一种工业污染区建筑基底污染物隔离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0881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57064.8

    申请日:2018-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污染区建筑基底污染物隔离净化系统,包括:隔离净化垫层及隔离传输层,隔离净化垫层包括:活性吸附层、气液传输层及水体吸附净化层,活性吸附层靠近建筑基底,气液传输层设置在活性吸附层与水体吸附净化层之间;活性吸附层包括:高吸附型生物碳、活化铁矿尾砂、水及中砂;气液传输层包括:粗砂、碎石及多根并排布置的多孔管;水体吸附净化层包括:火山泥球及中砂;隔离传输层包括:土工膜、生物炭聚合颗粒及多根导管,生物炭聚合颗粒设置在多根导管的四周,土工膜将生物炭聚合颗粒及多根导管包裹,导管连通对应的多孔管。该隔离净化系统能有效完成对于新建工业污染区污染物的隔离净化。

    压感式河湖底泥厚度测量仪

    公开(公告)号:CN10685540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710151539.0

    申请日:2017-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2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湖清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感式河湖底泥厚度测量仪,包括:压力传感结构、加压杆、位移计量结构、驱动结构以及测量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结构设置在所述加压杆一端;所述位移计量结构与所述加压杆相连,计量所述加压杆的轴向位移;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加压杆相连,驱动所述加压杆轴向移动;所述测量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结构和所述位移计量结构相连,获取压力值和轴向位移。本发明提供一种河湖底泥厚度测量仪,提升了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