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9501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317601.X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E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设计纵比降测算方法及应用。所述测算方法首先确定排导槽选址范围内的天然沟道平均纵比降、排导槽设计总长度、阶梯段悬空高度,然后确定无量纲参数坡比和潭配置密度,接着确定深潭段的数量,最后通过设计纵比降测算公式确定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设计纵比降。该方法基于严格的理论推导,并定义有物理意义的无量纲参数,能够合理确定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设计纵比降,为排导槽的纵断面设计提供依据,计算简便,计算结果精度高,能适应实际工程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491203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66760.9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流消能的全衬砌泥石流排导槽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所述排导槽包括全衬砌的排导槽底板及其两侧的排导槽侧墙,在排导槽中部的底板上设有若干呈梅花型布置的消能墩;消能墩高度hd为排导槽深度H的1/10-1/5,且满足消能墩高度hd小于等于1m;消能墩的结构型式为正四棱台或圆台,消能墩的下底面面积大于上底面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能够分散泥石流对槽底的磨蚀,又能降低泥石流流速、减弱对槽底的冲刷破坏,达到延长排导槽使用寿命的目的,同时大幅降低排导槽后期的修复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94362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510223986.3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的测算方法及应用。所述测算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测量、实际取样实测容重和室内流变实验等手段,分别确定泥石流流体容重、泥石流固体物质容重、泥石流沟道或排导槽坡度、泥石流过流断面水力半径、泥石流沟道或排导槽外部糙率、和泥石流粘滞系数等参数,将获取的参数代入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计算公式,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泥石流沟道或排导槽形状变化引起的外部糙率变化和泥石流流体性质产生的内部糙率,能够合理确定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为泥石流勘查和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适应泥石流野外勘察和实际工程设计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491203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366760.9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流消能的全衬砌泥石流排导槽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所述排导槽包括全衬砌的排导槽底板及其两侧的排导槽侧墙,在排导槽中部的底板上设有若干呈梅花型布置的消能墩;消能墩高度hd为排导槽深度H的1/10‑1/5,且满足消能墩高度hd小于等于1m;消能墩的结构型式为正四棱台或圆台,消能墩的下底面面积大于上底面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能够分散泥石流对槽底的磨蚀,又能降低泥石流流速、减弱对槽底的冲刷破坏,达到延长排导槽使用寿命的目的,同时大幅降低排导槽后期的修复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255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10520560.4
申请日:2015-08-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深潭段长度测算方法。所述测算方法首先确定泥石流体容重、排导槽设计纵比降、泥石流抛射角度、阶梯段设计悬空高度、排导槽设计宽度、排导槽设计峰值流量,然后确定排导槽糙率、容许流速、泥石流过流泥深,接着确定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将容许流速与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进行对比,最后通过深潭段长度测算公式确定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深潭段长度。该方法从流体在槽内的运动全过程出发,基于严格理论推导,并结合试验考虑了泥石流性质对抛程的影响,能够合理确定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深潭段长度,为该型排导槽设计提供依据,计算结果精度高,适应实际工程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479436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23986.3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的测算方法及应用。所述测算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测量、实际取样实测容重和室内流变实验等手段,分别确定泥石流流体容重、泥石流固体物质容重、泥石流沟道或排导槽坡度、泥石流过流断面水力半径、泥石流沟道或排导槽外部糙率、和泥石流粘滞系数等参数,将获取的参数代入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计算公式,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泥石流沟道或排导槽形状变化引起的外部糙率变化和泥石流流体性质产生的内部糙率,能够合理确定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为泥石流勘查和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适应泥石流野外勘察和实际工程设计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25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20560.4
申请日:2015-08-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深潭段长度测算方法。所述测算方法首先确定泥石流体容重、排导槽设计纵比降、泥石流抛射角度、阶梯段设计悬空高度、排导槽设计宽度、排导槽设计峰值流量,然后确定排导槽糙率、容许流速、泥石流过流泥深,接着确定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将容许流速与泥石流断面平均流速进行对比,最后通过深潭段长度测算公式确定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深潭段长度。该方法从流体在槽内的运动全过程出发,基于严格理论推导,并结合试验考虑了泥石流性质对抛程的影响,能够合理确定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深潭段长度,为该型排导槽设计提供依据,计算结果精度高,适应实际工程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489501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17601.X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E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设计纵比降测算方法及应用。所述测算方法首先确定排导槽选址范围内的天然沟道平均纵比降、排导槽设计总长度、阶梯段悬空高度,然后确定无量纲参数坡比和潭配置密度,接着确定深潭段的数量,最后通过设计纵比降测算公式确定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设计纵比降。该方法基于严格的理论推导,并定义有物理意义的无量纲参数,能够合理确定阶梯-深潭型泥石流排导槽的设计纵比降,为排导槽的纵断面设计提供依据,计算简便,计算结果精度高,能适应实际工程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4849699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638416.6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林式泥石流拦挡结构。该拦挡结构包括沿沟道垂直向布置、位于上游的前排桩,与前排桩平行布置、位于下游的后排桩,及连接前排桩与后排桩间的水平连梁;前排桩为一排按等间距均匀布置、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矩形桩,后排桩为一排按等间距均匀布置、横截面形状为T形的T形桩;T形桩包括翼缘和肋板,翼缘位于沟道下游侧,肋板位于沟道上游侧;前排桩和后排桩交错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既能拦截块石、延缓泥石流流速,又不影响洪水快速下泄,构造简单、易于施工、可广泛应用于流域泥石流治理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205296075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20004189.6
申请日:2016-0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E02B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板消能型全衬砌泥石流排导槽。该排导槽包括全衬砌的排导槽底板和两侧的排导槽侧墙,在排导槽中设有若干按一定间距分布的环板,环板沿排导槽横截面布设、与排导槽侧墙和底板均相连、顶端开口、中间开有泄流通道,环板上游侧设有弧形引流贴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排导槽内的多级环板实现减小泥石流流速、消散泥石流能量,能够大大减少泥石流对排导槽的磨蚀破坏程度,延长排导槽的安全使用年限,减小对沿途基础设施冲击破坏的威胁。
-
-
-
-
-
-
-
-
-